APP下载

法律与社会的互动:经济法的民生价值及其展开

2018-10-15何翠萍

大东方 2018年11期
关键词:经济法社会

摘 要:经济法作为在我国法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法律,对我国的国计民生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民生而又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必须考虑和改善的问题之一。探究经济法的民生价值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经济法,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民生发展的有利途径。本文就以经济法在民生中的价值为出发点,对经济法中的民生价值进行简要地分析。

关键词:经济法;社会;民生价值

引言

在建设法治社会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关心法律的实用性,法律应该以保护人民的利益,捍卫人民的权利为出发点。经济法是一门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揭示经济法的民生价值,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探究经济法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意义,以此来更好地指导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经济发展与民生之间的契合点,挖掘其深层次的价值和意义。

1.探究经济法的民生价值的重要意义

民生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中首先要关心的问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每一届领导人必须和首要考虑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的《左传·宣公十二年》中就出现了“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话语。而在历朝历代,“国计民生”这四个字也总是密不可分的,国家大事的谋略和民生是相辅相成,地位不相上下的,这些例子足以证明“民生”在历朝历代中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探究经济法民生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2.经济法的民生价值的内在含义

民生问题是涉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从最基础的维持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利,到高级一些的收入不均、贫富差距问题,以及国家层面的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民生问题不容小觑。但是我国的经济的混合性也决定了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不能抛开任何一项来单独解决,而是要在同一时间一起解决,这就需要经济法制定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基于以上原因,本文试从初级、中等以及高级层面来探究经济法民生价值的内在含义。

2.1从人民基本生活需求出发,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利

保障人民的基本生存权利在经济法中体现在方方面面。

首先,在我国有最低生活保障金,当人民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的时候,国家会出面帮助人民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不仅仅是针对特别困难人口,对于最低工资我国也是有规定并且在逐年提高的。这就从生存层面保障了我国国民的基本生存权利。对于失业人口、突发意外、大病补助等方面,我国也在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从而真正实现“老有所依,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的理想。

其次,在各种社会福利和救助方面我国也是在不断完善的,在法律中都是有所体现的。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在2018年由之前的3500元提高到了5000元,甚至还有望在将来提升至10000元,这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国家保障人民的最低生活水平,并且根据社会实际情况不断调整。

再次,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意外灾害时,我国也是不留余力的、尽可能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比如在2003年的非典、2008年南方遭遇的雪灾、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以及2015年发生的叙利亚撤侨事件,都是国家政府启动紧急预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出动一切可动用的力量,在财政中进行拨款,为这些灾害成立“专项基金”,以此来帮助人民走出困境。不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国家都尽可能地进行救助,用法律作为武器捍卫人民的利益。

2.2缩小贫富差距,注重收入分配的均衡性

我国现在经济发展有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收入差距不均导致的矛盾也日渐显现。国家正企图通过再分配不断缩小差距,减少收入分配不均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完善税收体系,调整征税比例,在个人所得税中设置免税、减税的制度,对收入较高者采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征税。鼓励人民就业、创业,促进和保护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偷税、漏税的处罚力度,大力排查并且严厉打击这些行为,以此来减少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

2.3注重发展效率,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因为起先只能发展对环境生态破坏较大的重工业,在产业链条上存在诸多的问题。再加上许多年来的传统农业大国的标签无法摆脱,经济发展转型遇见较大阻力。为了减少产业链发展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制约,我国在不断调整自身产业链条,加大对重工业产生的环境环境问题的治理,努力减少发展重污染的工业,企图通过企业转移、机器更新换代来改善目前所处环境,解决相应问题。将环境问题列入发展经济时考虑的一大重要因素。从立法和执法层面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在我国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指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就意味着民生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在我国衣、食、住、行的各方面还都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医院看病难、房价上涨过快、儿童上学难、学生就业难等。这些是社会发展的问题,也是国家发展的方向。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也应该从立法的层面出发,用更为规范的法律来约束人的行为,以此来从根本上保障人民的利益。一个国家的法律的不断完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才會得到保障,幸福指数才会不断上升,而这也正是法律存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金良.民生与发展:经济法功能新论[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14,7(02):180-187.

[2]王博.论民生的经济法诉求[J].南都学坛,2013,33(01):92-96.

[3]王东.论促进民生问题解决的经济法制度建构[J].前沿,2010(22):95-98.

作者简介:

何翠萍(1991.1-),女,四川江油人,西华师范大学法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经济法学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法学院)

猜你喜欢

经济法社会
浅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路径探讨
经济法责任制度的缺陷及完善策略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升级路径分析
经济法理论的反思与完善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综述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