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良好家风的价值及教育路径
2018-10-15彭雅琴
摘 要:家风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风对于个人的成长、社会的和谐以及国家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家风的内涵,其次分析了良好家风的价值,最后对高校开展家风教育的途径做出了探讨。
关键词:良好家风;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优良家风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国家和社会须传承和发扬的良好风气,是每个家庭都须培养和践行的良好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作为一个国家的基本单元,是个人思想道德形成的原始场域。家庭所固有的风气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和基本遵循,也是中华民族理想道德的独特表现形式。因此,高校应重视对于大学生的家风教育,从而促进个人人格更加健全,家庭关系更加和睦,社会气象更加优良。
一、家风的内涵及其价值
家风即“门风”,指的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在世世代代的家庭生活中所形成的风格、风气以及风尚。它体现了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主流价值观,体现了家里所有成员共同的人生理念和行为准则,体现了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内涵。家风是蕴含于每个家庭成员内心的精神力量,是凝结家庭成员的精神纽带,是推动家庭发展的动力源泉。同时,家风是与整个社会的风气息息相关的,是社会风气在家庭中的缩影,是社会价值在家庭中的映射,是对当前社会人们思维状况的反映。此外,家风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载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枢纽,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脉。
家风的好坏关乎着个人的健康成长,关乎着家庭的和谐发展,关乎着社会的稳定建设。因此,良好的家风对于个人健全人格的塑造、对于家庭和谐氛围的营造、对于社会整体风气的改善都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良好的家风对于家庭子女具有沾溉浸濡的重要作用,它一旦形成,就会潜移默化地塑造家庭成员的人格,深远持久地影响着其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良好的家风会作用于个人的道德品质、人生态度、成长目标、人际交往模式、婚恋观念以及就业观念等方方面面,是促进个人正确思想模式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次,良好的家风对于家庭的和睦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良好的家风以一种无形的形式对于家庭的文化起着净化和提升作用,对于家庭成员的道德起着规范和约束作用,对于家庭成员的力量起着激发和凝聚作用,是家庭中至关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促进家庭更加和睦、有爱以及充满正能量的重要精神力量。最后,良好的家风是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土壤,是改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抓手,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高校加强家风教育的途径
首先,高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意识,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教学宗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作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首要阵地,也应成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家风教育的有力抓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应提高对于优良家风的认识,积极主动地将家风教育带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课堂中。教师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的过程中,应多多引经据典,在传播红色家风文化的过程中增加大学生的文化底蕴。同时,教师还应增强与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通过增加课堂互动环节以提高大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比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讲述自家家风或自己身边的优良家风等,以激发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促进课堂教育效果的提升。此外,教师应注重提升自己的师风师德,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以增强家风教育的影响力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良好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的养成。
其次,高校应加强家风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依托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来促进优良家风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教育资源,无时无刻不在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起着熏陶和教化作用。高校应充分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效,积极地将优良家风教育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中。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一些显性的物质文化建设形式以促进优良家风文化的宣传。比如,制作相关标语或条幅在校园内显眼的地方进行悬挂或者印发相关学习手册对大学生进行发放等等。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一些隐性的精神文化建设形式以促进优良家风文化的渗透。高校可以借助校园广播、校园文化宣传栏等载体使优良家风文化入眼、入耳,也可以通过演讲、征文、心理剧或者读书交流会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使其入脑、入心,从而促进大学生对于优良家风文化的内化。
最后,高校应坚持与时俱进的育人理念,积极占据网络阵地,借助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举措不仅是为形势所破,更是时代的选择。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脑和手机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通讯工具,并且对于大学生的生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这在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高校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去建设网络舆论阵地,积极抢占这一战场的主动权。一方面,高校应不断创新网络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高校可在学校官网或主题网站等基础上,积极利用好微博、微信等新兴平台,以促进家风文化更广泛地被大学生们接受。另一方面,相关德育教师应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录制慕课、微课、公开课等方式来增添课堂生动性和趣味性,从而促进优良家风文化的教育和传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李宁.家风教育与高校育人的思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2).
[3]李万平.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优良家风教育的途径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
作者简介:
彭雅琴,性别:女,民族:汉族,学历:16级硕士,出生年月:1993年3月26日,籍贯:山西省晋城市,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