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精细化管理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应用

2018-10-15周翔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应用

摘 要:高校后勤承担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重要职能。目前,高校后勤管理存在着管理不集中、管理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随着社会化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高校教师和学生对后勤服务和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精细化管理能够使高校后勤管理更加科学化、程序化、专业化。本文主要探讨精细化管理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高校后勤;应用;对策

高校后勤管理和高校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后勤管理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除教学以外的其他学校事务,因此一个学校后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高校后勤管理的保障作用在教学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學校后勤管理出现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例如,图书采购不及时、教学设备更新换代较慢等,学生的学习直接受到后勤管理的影响。从后勤管理教师的角度出发,后勤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程度越高,给予师生的方便性越大。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精细化管理在高效后勤管理中的作用。

一、后勤管理者的专业化助力管理方式的创新

术业有专攻。对于后勤管理者来说,全局意识、服务意识比较强,他们以服务教学为宗旨,以提升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为目标,成为教学过程的良好保障。

首先,后勤管理者自身思维有待转变。后勤管理者对本管理专业的重视程度能够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其次,后勤管理者的管理方式的改变。基于管理理念方面的改变,他们能够对师生以及领导者的反馈做出快速反应,有效改善教学环境,并提出自身的意见和建议。后勤管理者要根据教师的反馈和学生的接受程度不断改进管理方式,使管理的内容和管理形式更加适应学生对学校的要求,提升校园专业化建设水平。

二、转变观念,打破专业化建设思想壁垒

管理观念的转变一直是所有后勤管理者应具备的思想基础,尤其是非专业管理教师,更应该将学校现状、学生个性发展规划、授课教师教学需求等方面作为后勤管理者转变教学观念的基础,使后勤管理更加专业化,师生能在学校学习和授课的过程中体会到后勤服务的效率。

传统的后勤管理者方式是“说教大于实践”,后勤管理者只是根据需求制订后勤的安全保卫、绿化维护保养、物业工作的监督等服务方案,而没有制订发展规划,即后勤管理应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根据校方的发展需求,制订相关发展规划,变“牵着鼻子走”转变成“为学校护航”的理念。因此,学校的大数据相当重要,即学校近几年的需求方案的收集整理,包括教师公寓、安全绿化等方面,根据目前的状况制订合理的规划。例如,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应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而制订,而不是学校规划出来后,再另行告知后勤实施,或者是双方召开相应的工作会进行部署和规划。

三、精细化管理需要彰显个性发展

后勤管理“模式模仿”制管理方式有待提升。后勤管理者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为基础,提升学生学习环境的适宜性,以加强学生生活环境建设为目的,不断提升后勤管理者的服务态度和管理者的管理效率。因此,后勤管理者可以参考自身教学和后勤的结合机制,逐渐实现后勤管理一体化,而不是盲目地照搬其他学校的发展管理成果,以此达到高效的后勤服务。

另一方面,加强后勤管理者和后勤系统个性的良好发展。高校学生更多的是需要展现自身能力的舞台,而授课教师就要提供这种舞台,后勤管理则为舞台的搭建提供保障。后勤管理工作应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服务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总结

让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与后勤精细化管理的发展相辅相成。后勤管理一定要根据学校师生的反馈及时转变管理方式,增强管理效果。不管是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还是学校的绿化维保工作,后勤管理工作都应趋向精细化操作和科学化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徐景义.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探讨.现代企业教育,2007(3).

[2]白立士,刘凯.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现状与深化路径研究.高教探索,2017(7).

作者简介:周翔(1987— ),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高校后勤管理。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应用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