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思考
2018-10-15胡蔻琳
胡蔻琳
摘 要:高职院校图书工作与国家教育息息相关,只有不断提高图书管理水平,才能为教育水平的发展提供动力。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水平,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的图书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管理;问题;措施
随着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图书管理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图书资源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技能提升,而且给学校的管理制度与决策方法提供了动力和资源。笔者根据现今各个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一、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人员专业素养有待加强
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并不是很高,而且大多都是图书资源管理人员,在诸如外语、计算机等专业学科上仍然人才短缺,缺乏具有跨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人才的短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一些高职院校缺乏相关方面的知识型人才,较少开展对人才培训和指导方面的相关活动,同时也没有重视相关方面的科研活动,导致图书信息服务不能满足教育的需求。
2. 图书资源难以达到教育要求
随着高职院校的专业学科的扩展,图书馆相关学科的藏书难以满足师生的需求,导致很多新学科会出现图书严重缺乏的现象。在进行对学校图书资源的评估和测定时,会采用图书数量指标来作为衡量学校图书馆整体水平的标准,忽略了图书的需求和实时图书的更新等问题。在大学阶段,学校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开放,这就意味着学生需要不断地通過查阅资料和图书来进行自我学习。因此,提高图书馆的图书资料水平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水平的提升,丰富学生各方面的知识才能。
3. 图书管理体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以及图书资源只对本校学生以及教职工开放,这样就造成本校与其他院校之间缺乏适当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导致本校信息相对闭塞,各个高校之间图书资源重复,无法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同时,由于缺乏与其他高校的沟通,使得本校的图书管理体制和图书资源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更加难以达到体制上创新发展的目标。另外,高职院校的图书管理缺乏一定的奖惩机制。许多高职院校的图书管理人员一经录用便是终生,致使图书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进而降低了图书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
二、针对高职院校图书管理问题的有效策略
1. 提高人员的专业素养
学校在进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招聘时,应提高应聘人员的学历、职称等相关要求,重点引进高素质和全面型人才。在进行人员培训时,以培养全面型人才为目标,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加大对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力度。尤其是在新的科技领域的技术应用方面,要不断地增强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应用水平。
2. 及时更新调整图书资源
在高职院校的图书管理工作中,要及时处理图书信息分类和资料整理等问题,及时进行图书更新与入册。只有提高图书资源的实效性,才能及时地满足全校师生对图书最新资源的需求。对于图书馆中的电子书库,要及时更新电子资源,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在书库整理时,要清理学术价值不高的书籍,这样可以节约学生在查阅书籍资料上的时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
3. 对图书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首先,要完善图书管理工作制度,营造良好的图书管理工作氛围,进而达到规范化管理的目标。其次,对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严格、公正的工作考核办法,并定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奖罚,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严谨性,实现员工的统一化管理。最后,定期组织高职院校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外出学习和培训,向其他组织机构学习先进的图书管理体制和图书管理方式,并对人员的技能和专业知识进行再次提高,使其能够快速熟悉并应用新技能与新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来提升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向丽. 图书馆,“梦想”起飞的跑道——浅谈对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6(24).
[2]左晓英.关于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6).
[3]杨帅.对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建设的几点思考[J].世纪桥,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