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施工合同在建筑施工中的管理及应用

2018-10-15吴永钰

青年时代 2018年21期
关键词:施工合同应用策略

吴永钰

摘 要:我国建筑事业在近些年取得卓越的进步,相应的和其有关行业发展也较为迅猛,尽管当前获得如此好的成绩,但是不乏仍然会有一些问题存在于其发展中。例如实际问题及建筑施工合同间的矛盾。从此可以显著的看出,在建筑施工中,其合同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将主要致力于展开探究在建筑施工中,对其合同的管理及应用,首先指出在建造工程中施工合同的含义、重要性,以及用途,并结合起当前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指明施工合同管理及应用对策,以期更好的促进在我国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管理;应用;策略;施工合同;建筑

大批发展型企业在时代的发展中应运而生,为我国建筑行业提出更高要求,同时有助于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在经营发展中,我国的建筑行业合同管理及应用非常关键,且还具备较高的施工管理制度及技术,是保证施工质量的依据及重要手段。本文将主要致力于展开探究在建筑施工中,对其合同的管理及应用。

一、建造工程中施工合同管理的含义、重要性及用途

(一)内在含义

针对于工程建筑的施工合同,施工业界有关主要人员怎样看待极为关键,其观念无疑是无形中的动力。想要更好的施行、管理好施工合同,具备明确的含义观念极为重要。基于建造发包及承包双方有关法规政策基础上,实现的工程建筑的施工合同,经一致协商后定下的合约,依据工程的详细要求进行[1]。双方的权益和义务在施工合同中有明确的规定。其是依据规章制度、施行办法、法规及行政法治,经建筑、监督单位,以及主管机构部门、金融机构,对施工合同关联施行,处理施工合同的争执,并监视、保护、组织、引导施工合同当事人合法权益是其目的,用于实确保施工合同法治的实施及贯彻。

(二)重要性

承包方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完成有关任务,是按照合同中的工程量、设计方案、内容进行,同时发包方对于应得的资金,是按照合同规定的,支付给承包方工程款项。除此之外,建立起来的施工合同,能够有效保障双方利益,并保证工程支出成本、施工质量及进度。不仅如此,在整个的工程中,施工合同均贯穿于其中,当生产活动无法完成,则可能是因为并没有合同支持整个工程施工[2]。而工程企业的所有资金投入,以及施工计划和技术要求等,当签订合同的刹那,均需在合同的具体规范中,在同一时间归入。除此之外,承包方需履行其自身应承担的义务及责任,依據合同中规定的完成工期、工程施工质量、技术要求、技术工艺等。此外,当有严重的质量问题出现在工程施工中,合同将作为有力的依据,用于追究施工的责任。所以,想要保证好施工质量,建筑施工企业需将规范化的合同管理制度建立起来,极为关键。

(三)用途

在工程建筑中,施工合同起到确定承包并且发包方行为依据、权益的有力保障。想要获得良好的管理及施行,对于一个工程的施工合同而言下述几点作用非常关键:其一,互相监督施工建筑过程行为,经增强其合同管理,从而确保合同的顺利实施;其二,承包和发包双方详细义务及权益的明确规定,按照施工合同管理进行,从而保障合同的可施行性;其三,要起到平等、公证、合法、施行、信誉的行为依据,基于共同权利及义务的基础上;其四,在在建筑施工实施中,提升承包和发包方的主动和积极性,用于提高有效的施工合同管理,共同维护双方合法权益,并促使二者积极听从合同规定[3]。

二、建筑管理中施工合同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现状

像《合同法》、《建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在现如今的建筑管理中并未获得很好的完善,且其中的一些根本无法适应建筑管理现状,因其还是多年前制定的,所以出现滞后的法律法规。除此之外,有不规范的现象存在于当前市场行为中,发包人制定出的条款较为苛刻,通过应用自身买方市场的优势地位,促使其履行合同方面较随意,但是承包人只能无奈接受,而且发包人通常情况下,还不依据行业惯例实施,不依据之前本来的意思进行。再者,当前存在较为薄弱的施工企业法律意识,存在十分低下的对合同的管理水平。而投诉、签约等工作,在通常情况下,对于检查、考核、监督等,这些履行合同过程方面则缺乏有效管理,但是施工企业看来更重要。

(二)存在问题

施工 合同执行力度不足。是为了保证工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进行的施工合同的签订及管理,其是重要的用于保持双方合作关系的纽带。但是很多的建筑工程企业,基于当前的建筑企业合同而言,均存在不依据合同办事问题[4]。例如:在施工中一些单位发现存在的设计问题,会自主修改之前的设计方案,但是并未和工程方进行沟通,如此一来,当结束了工程施工之后,因在正规的合同中并没有写入设计中修改部分的费用支出,所以存在的这一部分费用,工程企业事先并不知晓,且施工企业也不愿白白承担。所以,双方基于合同依据缺失的情况下,较容易会产生经济层面的纠纷。

对合同企业领导无充足重视度。在整个施工阶段,施工合同会贯穿始终,对于控制工程支出,以及保证质量而言均是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很多的建筑企业,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对于合同的签订上,存在领导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例如,像一些标准完善的制度,在很多建筑单位的合同中并无明确规定,造成有很多的问题和漏洞存在于合同的签订过程中。除此之外,专业性合同管理签订人员、正规合同签订部门机构设置、对合同所有条例支持、审核力度不足等问题,存在于很多的企业内部,均成为合同管理中产生影响的因素之一。

三、施工合同管理对策

(一)施工合同管理对法规认识的增强

特别是针对于颁布实施的《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国内完善的施工合同管理文件法规,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合同管理及工程招标均提出详细要求标准,关联条例在各行业中均规定了出来,依据国内法规规定的。在签署合同的时候,承包和发包商当事人需对所签合同的合同施行期限、地点、计量规范、质量要求、合同条则的释疑、标的、价款开支形式、合同条则等内容进行明确详细的讲明,了解关联法规政策,增强合同的可运行及严密性,并预防有歧义。通过不断的宣传与学习培训,以及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促使合同的承发包双方意识到,法规无疑是向市场经济科学管理桥梁,是保护双方合法权益、保障施工安全实施的必备工具,用于实现对承、发包商双方关于合同法规意识的增强。减少质量没保障、造价高、施工误工等方面的误差,通过应用施工合同评审、监视等管理方法,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避免有可能引起的合同争执[5]。在约束建造市场经济行为中,需将工程施工合同这一管理认识,作为广大规则,加强合同的法规惩处、行政监视力度,并将经济所需要的,基于社会主义建设市场中的法规法治体系真正建立起来,落实招投标管理和合同管理于实处,将法规的威慑力度充分的体现出来。

(二)项目完工后检验及实际操作的参照

不管是灵感及施工工艺,或者是在技术及结构层面,在实际进行施工项目的时候,均需严格执行及参照合同中条款展开。且完成项目之后的预检以及验收,均需和实际施工过程相符合,其具有具体化检验的过程、条件以及期限、标准和方式方法,需严格遵循施工条款。

参考文献:

[1]谭美卿.建筑施工合同风险管理及索赔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5,(19):162-163.

[2]杨春雷.分析施工合同在建筑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7):292.

[3]顾栋华.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7,(18):143.

[4]宋述杰.大型工业总承包项目的合同管理及控制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6,(2):213-213.

[5]王惠贞.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6,(5):299-300.

猜你喜欢

施工合同应用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基于承包方施工索赔的六大步骤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