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物理有效课堂的构建措施

2018-10-15陈良图

青年时代 2018年21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普通高中物理

陈良图

摘 要:物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但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与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相比,有很大的改变,许多学生会发现高中的物理知识变得难学起来,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每一位物理教师都应该从“新课标”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解决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普通高中;物理;有效课堂

一、普通高中物理教学的特点分析

从课程难度来看,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相较于初中课本有了明显的提升。在这一阶段,教材内容多以抽象的实验及公式推导为主,强调对学生自学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凭借教师对基础性知识的讲解和对书中内容的自学来完成相关知识点的掌握,因而出现物理学习困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从教学形式来看,高中物理课程的授课方式主要以课堂讲授和少量实验相结合为主。受教材内容抽象性的影响,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还抱有疑惑,而实验部分被大量压缩的高中物理课程则进一步削弱了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使得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吃力、紧张,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长期停留在书本阶段,学生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普通高中物理有效课堂的构建措施

(一)转变物理教学传统观念,加强学生学习自主性

在高中物理新课改标准中指出:高中物理学科应当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品质。因此,想要有效改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需要改变传统的物理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学习只是,完成知识架构体系,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促进物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在开展电磁感应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原来教师演示实验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模式,教师可以将学生化为几个小组,之后给每一个小组发放相关的实验器材,让学生通过之前的课前预习,设计完整的实验方案,针对导体切割的磁感线运动内容以及关闭、切断电源、此贴相对螺线管运动等情况,研究电流指针的偏移情况,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详细的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结论,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通过小组形势的实验操作,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还能够体现学生课堂主体性,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物理教学通常是教师通过设计教案,将知识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记忆。这样的教学过程比较枯燥,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效果并不好。简单的问题,学生会比较好接受,但是复杂的问题,如果教师不能进行清晰的讲解,学生是很难消化吸收的。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使教师从大量的板书中解脱出来,而且运用电脑操作能节省很多时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将枯燥的物理知识和图形、声音、动画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而促进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先进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接受知识更快,理解知识更到位,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应用情境教学模式,实现生活化教学

高中物理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与实际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在设立相关情境问题时,要尽可能将物理学习与生活常识进行结合,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相关问题。如关于摩擦力的学习,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在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的冬季,司机都会将自己的轮胎换成防滑胎,等到春天以后再换回普通轮胎,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地来回更换轮胎呢?问题的答案与生活中的一些常识就有着紧密联系,因为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路面经常会结冻,导致摩擦系数降低,汽车的制动距离大大增加,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而换成防滑轮胎,加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保证司机的安全。这其实就是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物理指事物的内在规律,事物的道理,是研究物质(质量)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并能够把抽象的物理知识进行真实、直观展现,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發现自身不足,还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到物理实验教学中。现阶段,我国高中物理教师因而受到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忽略了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性,即便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也是教师操作,学生在一旁观看,导致学生很难参与到其中,严重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限制学生全方面发展。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师应科学开展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先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了解相关操作流程,然后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安排学生开展分组实验。如测定电池的电动势与内阻实验教学中,现把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组织学生亲手操作。通过学生实践操作,不仅能够巩固之前所学的物理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而学生的讨论与探究,可拓展学生思考范围,加深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可培养学生探究与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全方面发展。

三、结束语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是推动科学发展和进步的基础性学科,也是高中时期学生主要学习的一门课程。物理学科中包含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和理论性,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及学习能力有着较高的标准。在以往物理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深入,对高中物理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本文就对普通高中物理有效课堂的构建措施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黄永林,陈业心.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知识经济,2015,(01):119-120.

[2]温利利.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3]徐建晓.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7,35(03):180-181.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普通高中物理
只因是物理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我不是教物理的
普通高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