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篇偏误研究

2018-10-15牛乐平

青年时代 2018年21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语篇

牛乐平

摘 要:国外语篇研究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在国内,语篇研究一直是汉语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篇偏误,从语篇中小句偏误、衔接与连贯方面的偏误以及语篇中语用偏误三方面来论述,从而希望能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篇教学提出一点小小的建议。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语篇;语篇偏误

一、汉语语篇概念及对外汉语语篇研究概述

(一)语篇概念

英文中的“discourse”或“text”在汉语中被译为“语篇”、“篇章”、“话语”。一直以来对这些术语的理解和翻译,国内学者历来不尽一致。除语篇外,有篇章、话语、连贯性话语、超句统一体等。与此相应的学科名称也不统一,有语篇学、篇章语言学、话语语言学、篇章语法、语篇分析等,不同名称含义略有不同。语篇是语言交际的手段和结果,具有目的性、有序性和情境性。目的性表现为语篇有主题,并围绕主题展开,因而具有统一性。有序性指语篇单位之间的关联。情境性表现为语篇是不自足的,具有极强的语境依赖性。

(二)对外汉语语篇研究概述

国外语篇研究开始得很早,目前国外语篇研究已从基础研究逐步转向应用研究。汉语语篇研究可以分为语篇本体研究和语篇应用研究。语篇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语篇教学、留学生语篇现象的研究、分析上。许多学者已经对对外汉语语篇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吴晓露(1994)认为: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思路、模式去演繹语段;依照关联词语、代词呼应等方式训练学生语段表达。对于留学生语篇现象研究,马明艳教授在书中较好地将偏误分析与语篇本体研究结合起来,既发现了问题,也给出了可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篇偏误研究

(一)语篇中小句偏误研究

1.小句的地位

小句相当于通常所说的单句和复句里的分句。邢福义(1995)认为:“小句是最小的具有表述性和独立性的语法单位。”“小句是最小的表述单位。”这一定义与短语没有任何关联,但“最小”与上一级单位建立了联系。小句在表述单位中的地位与词在句法中的地位类似。就像词是句法结构的基本单位一样,小句是语篇的基本单位。语言单位从总体上可以分为词、短语、小句、句组、篇五级。小句以下单位:词可以跨越短语直接构成小句;小句以上单位,小句可以跨越句组直接构成语篇。但是小句以下单位要先成为小句,才能成为语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小句是基本的动态单位,是最小的表述单位,也就是语篇基本单位。

2.留学生的小句杂糅偏误

①叠加:由几个同义词语或几种相近表达方式重叠复加而成的偏误形式。

词语叠加——

“金钱是我们过日子生活的时候,必须要的因素。”(“过日子”与“生活”叠加在一起)

句法结构叠加——

“经常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不知道过了这么多久,发现该回去的时间才告别了。”(将表示疑问的“过了多久”与表示感叹的“过了这么久”叠加在一起)

②拼接:将两种或以上的同义词语或相近表达方式不完全地拼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偏误形式。

词语拼接——

“他帮我给快递公司总部打了个电话,过两天后,我终于收到了我的包裹。”(“过了两天”与“两天后”的拼接)

句法结构拼接——

“她说想学韩语。我当时高兴得还来不及,因为一直想找一个中国朋友。”(将“高兴还来不及”与“高兴得不得了”拼接为“高兴得还来不及”)

3.留学生小句杂糅偏误的分析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篇研究》一书中通过对大量的留学生杂糅偏误表现的考察,总结出三点值得我们注意的事情。其一是:同义词及形近结构是杂糅偏误的两个主要方面,这一点与中级阶段学习内容的特性有一定的关系。其二是:形式记忆与功能使用的偏差形成了不同的杂糅类型。其三是:与介词结构有关的偏误类型最为突出。总结杂糅偏误的产生原因既有来自学习者内部的因素,也有来自学习环境外部的因素。来自学习者内部的因素主要是学习者集中性注意不够——语言的输出并不是简单地以词为单位输出,而是以语块的方式输出。来自学习环境的外部因素分为教师讲解不充分和教材设计不周密。

(二)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方面的偏误研究

本部分主要从语篇指称、语篇替代、语篇连接等方面探讨留学生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方面的运用情况及偏误分析。

1.语篇指称方面的偏误及分析

①人物指称偏误及分析

肖奚强(2001)对留学生人物指称的偏误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察:从指称关系的角度对指称采用了“照应”的概念,提出了照应偏误的六种可能:名词照应误为代词照应、名词照应误为零形式照应、代词照应误为名词照应、代词照应误为零形式照应、零形式照应误为名词照应、零形式照应误为代词照应。1

将该用名词照应的地方误为代词照应,会造成表意不明确,是学生追求经济、避免重复使然,这是高年级学生易犯的错误。而将代词照应误用为名词照应显得语言贫瘠,这类偏误多产生于低年级学生。

②时间、地点指称偏误及分析

这类指称偏误主要表现为指称词语误用、缺少指称和名词与指称词语重复。

“今年,我第一次来中国学中文有很多困难,尤其此学期极为难过。所以,时常觉得连天气都变得糟糕了。”(指称词语误用)——“此”作为指称词语,相当于“本”但与名词组合时所受的音韵限制要强于“本”,后者既可以与单音节词与组合,也可以与双音节词语组合,如“本人”、“本学期”,而“此”单独指称时只与单音节词语组合,如“此人”、“此时”。

通过对留学生指称运用中偏误表现的分析,可以发现留学生对汉语指称方式的掌握含有一定的通过个人的语感自然习得的成分。因此,指称词语的运用在教学中还有待加强,我们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寻找更为有效的、更便于学生掌握的教学方式。

2.语篇替代方面的偏误及分析

根据被替代成分的性质,替代可以分为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和小句性替代。本部分只讨论小句性替代,小句替代是用替代词取代前面的小句或句群。

通过对留学生小句替代中偏误表现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小句替代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随着汉语语感的增强而自然习得的。如果我们能够充分把握学习者语篇建构的情况,就可以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从事教学,从而缩短目前学生自我摸索的过程来加快学习者的汉语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

3.语篇连接方面的偏误及分析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中都认为“逻辑关系”是语篇衔接与连贯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连接手段或连接方式。而关联词语在句中起标记作用,通过关联词语,分句之间能相互呼应,表达一种逻辑关系。

汉语关联词语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汉语在使用关联词语这些表达方式的时候,一般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配合关系。留学生由于没有掌握汉语关联词语的灵活运用而造成偏误。通过对留学生语篇连接方面的偏误表现的分析,可以发现他们对汉语语段的语义脉络难以把握。因此我们在语篇连接方面应通过汉语篇章的脉络特点教学,讲解汉语篇章的文化精神,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把握关联词语的运用,从而实现正确的语篇连接。

(三)语篇中语用偏误研究

我们经常会发现:尽管外国人说的话里、写的文章中,每一个句子都是合乎语法的,但他们用中文说话、写作,却常给人前言不搭后语的感觉。这一类“不是指一般遣词造句中的语言错误,而是指说话虽然符合语法规则,但表达方式不妥或表达不符合习惯,不够得体的失误”,称为“语用失误”。语用失误可以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前者指的是所使用的话语不符合目的语语言习惯,后者是指因在交际中不了解谈话双方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语言形式选择上的失误。

第一种偏误有:“我从韩国到上海机场,可是没有人来接我。此时,我带着像40公斤的米袋似的行李辛辛苦苦地坐汽车来到了绍兴,天都黑了。”——此句中应该将“此时”改为“那时”。这是时间指示词语的错用,表述者所叙述的是以前发生的事件,时间的基点参照“现在”应该使用“那时”。

“……那个工人反而向司机抱歉说他把车坐翻了,司机高兴得不能合起来嘴巴。”——此句中留学生将“合不拢嘴”和“不能合起来嘴巴”两个形似的语言形式完全等同起来所导致的错误。这是因为他们不理解相似语言形式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偏误。

而第二种偏误:“老师,时间过得真快,我要回国了,我向你表示感谢请你吃饭。对了,我今天太吃惊了,没想到您的年龄这么大啊!起初难以相信,直到您亲自告诉我们。我也想向您一样年轻。”——(利奇(Leech,1983)提出“礼貌原则”包括六条准则:得体、宽宏、赞誉、谦虚、一致、同情。2)赞誉原则包括要“最小限度地贬低别人,最大限度地赞誉别人”。此句中传递出了强烈的称赞意愿,但语言的运用没有传递出所要想表达的赞誉:因为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里,女性被人称赞年轻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尽管有时仅仅是一种善意的奉承,但是此句的表达者所运用的肯定、感叹的语气“没想到您这么年轻啊!”实际上会让听话人产生不舒服的心理感受。

语言语用偏误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留学生对语言形式和使用语言形式实施言语行为的错误理解,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句义四个层面。而社交语用偏误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充分地了解汉民族的文化、思维习惯,因而不能选择正确的语用原则而产生的偏误。

三、结语

本篇论文通过参考马明艳教授的《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篇研究》对留学生语篇运用中小句偏误、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方面的偏误以及语用偏误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篇教学提出一点简要的建议。

注释:

1.肖奚强.外国学生照应偏误分析——偏误分析丛论之三.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2001.

2.利奇.英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政论家.提出得体、宽宏、赞誉、谦虚、一致、同情等“禮貌原则”.

参考文献:

[1]马明艳.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语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教学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元文性:语篇的意义生成
建设“三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实践策略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存现句的语篇功能研究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