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与思政教育实践的探索

2018-10-15郝君涛

青年时代 2018年25期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郝君涛

摘 要: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九大高屋建瓴、举旗定向,“新时代”这一全新的历史定位以及刚刚胜利闭幕的团的十八大更是为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全国共青团工作的改革发展征程确定基调、指明方向。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肩负着做好“青年之友”,团结引领培养广大青年群众,并协助党和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优秀青年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使命。为补足青年一代思想上的“钙”。我国高校思政工作和共青团工作随取得了诸多成绩,但实践证明,随着时代更迭和改革推进,各项改革工作进入“深水区”面临新的难题和挑战。本文以实际问题作为研究导向,对现阶段高校共青团工作及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浅析,尝试对高校团组织改革实践和及其思政教育理念加以探索创新。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改革;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是青年人步入社会的第一站,也是奠定一个人终身理想信念尤其是思想政治理想信念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的个人成长中,青年学生个人在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青年大学生牢固树立理想信念的阵地之一和“青马工程”实施主体,在具体工作中担负着为青年开展提升社会实践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的责任。团组织改革与其思政教育关系密切,其成效直接影响到青年理想信念的初始确立,影响其人生发展道路的选择与践行,影响到其对于党的伟大事业的认识,更深远影响到党的执政根基和国家发展长远大计。

一、浅论新时代共青团改革与思政教育工作关系

新时代条件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务实推进改革创新是高校共青团的中心任务,从一而终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和社会舆论影响力建设是重要工作内容,而协助党组织团结带领青年群众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是团的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团组织在青年学生群体中不断强化思政引领是应有之意,必须加强团组织建设力度,撑起高校“大思政”教育格局“半边天”;第二,改革举措、考评和激励制度直接衡量团的具体工作开展质量的高下,这会影响到团组织的工作方向,也影响到团务工作者育人标准和自我发展方向的选择,同时,团组织周围的青年群众则会以团干部本身素养、团组织公信力为评判团组织的直观标准,受此影响,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作者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团组织越处于基层、具体青年群体距离愈近,这一影响就愈发深刻,例如说一批青年群体正处在一个团干部政治素质良好、工作成效优异且品行端正的周围,在与其接触中并无“官僚风气”而是友善亲切,自然会从这一为团干部身上加深对于党、对于团的积极认识,应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对党团事业加以了解的愿望,从而潜移默化中起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的效果。

二、基层团组织改革理念创新和思政教育实践探索构想:务实改革促思政

为了运用好高校共青团组织平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引领这一中心工作,首先是强化团委学生组织,即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风纪建设,在不折不扣执行党的方针,坚持正确政治立场的前提下,做到:

1.“精兵简政”,加强团的学生组织建设,并不是把各团组织人员规模越扩大越好,而是要以优秀骨干作为关键少数为重点,磨砺出一支政治信仰和实践能力可塑性强、组织观念强、精神面貌昂扬的学生骨干队伍,克服“摊大饼”趋势,要细化团学组织部门分工,根据专项任务分配和完成时间表为依据,裁撤冗杂,精简的后团学组织更能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彰显团的先进性。

2.坚持加强从严治团,首先是把好青年群体“初心关”“思想关”专职团干部、思政辅导员教师及高年级优秀学生干部要面向团学干部和青年主动做高质量价值引导。应当直接针对“机关化、贵族化”“官本位”的不良风气,向低年级团学干部及广大青年群体传递“恪尽职守、奉献服务”理念,树立“青年人要志存高远,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的思想。要在各项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主动传递“做又红又专风清气正的青年人”的价值导向,潜移默化地将这一话语常态化于生活中。要强化团干部履职尽责意识,淡化工作环境中人情關系远近对于工作务实开展的影响,主动传递“分工无分权”“分工无贵贱”的观念,倡导做有情怀有担当的青年骨干。

3.从严治团,要求了团的青年骨干要有坚强信念和过硬本领,需加强团学组织骨干队伍实务综合能力培养,主动向其传递团学工作应当更高标准、更规范化工作的导向,剔除掉“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不良现象和官僚作风,巩固起共青团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形象定位,激发学生干部对于团的工作的“事业心”,而不只是停留于对大学生活浅尝辄止的“体验”或是出于功利心态。要尝试举办专题工作技能培训活动,例如团属媒体运营培训、公共关系处理技能培训等,同时确立其更高考核标准督促团学干部以更高工作标准提升实效,专项化开展积极有益、令青年受众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向广大青年群体传递正面的思想价值导向。以此培养出综合素质过硬,毕业后快速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同时在青年群体中树立起团委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形象,提升团组织在青年中的公信力。

4.更加重视基层团支部、班集体建设。受到考核评价机制的导向,团委学生会组织倾向于致力加强本级建设,基层团支部建设因处于边缘地带常受到轻视。但实际上,处在最基层的团支部及其团干部最接近青年群体,且严把推优入党和争先创优的第一道关卡,其自身建设成效最直接影响青年学生群体对于团甚至于党的印象,所以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一是要转变团学工作考评思路,兼顾好团学组织建设和内部人才培养,又要重视起和基层团支部的沟通联系,尝试团学干部直接专项联系班级团支部及团员青年,将团委打造成服务型群团组织,营造“青年之家”氛围,帮助院系内青年学生直接解决日常生活、学业发展、人生职业规划等细微贴心的小事,让基层每一名团员青年真实感受到团组织就在身边,进而提升青年对于团员身份的认同、对于学校学院的认同、对于党和团组织的高度认同,潜移默化接受思想政治引领。

此外,要加强对于基层班团学生干部的的激励机制构建,基层团支部零距离面向青年群体,处理团群关系的工作任务最为具体也最为艰巨,发挥着最基础作用,应当构建响应的激励机制加以支持。团委和学生会等学生组织所做工作同样重要,给予其内部学生干部更大的发展空间固然是需要的,但应认识到,在育人角度看,团学组织和班级团支部并非孰高孰低,而是平台不同、分工差异,所以应避免厚此薄彼,给予优秀的基层班团干部更多荣誉感、获得感,方能更有效地激励其更重视基层工作,更乐于在基层与身边青年群众面对面服务、锻炼。

5.拓宽团委学生会骨干选拔渠道,现有的多数高校团委学生会组织骨干选拔培养机制较为闭塞,会在大一年级招纳新成员后“闭门培养”,在学生组织换届选拔中多采用内部竞聘办法。这一现状均在弊端就是从制度上就否定了组织以外有志于团学工作的优秀人才加入的可能性,导致团学组织不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有利效益最大化。所以应当改革原有人才选拔机制,尝试积极吸纳更多不同来源的有志青年在校院团组织中进行历练,在这一平台之上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6.加强团属新闻舆论宣传阵地建设,协助所在院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开展,创新构建宣传矩阵。在现今新媒体为发声主流的时代,青年群体和社会各界通过媒体来获取团组织新鲜资讯,前文分析道,共青团组織在思政引领中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但以现有的许多高校院系团属媒体处于孤立运营状态显然不符合改革发展潮流。新时代背景下,团属新闻舆论宣传阵地的建设方向应当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及时发掘热点话题,紧跟党的舆论导向,把握青年的话语特征进行宣传工作。探索构建立体化宣传矩阵,将院系党建、校园学术、基层班级团支部、社团等的宣传平台加以整合,在党属团属媒体平台上共同发声,并在这些话题中将思想政治引领一以贯之,打造立体联动宣传格局,传递青年正能量、讲述校园好故事、奏响党团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好声音。

7.完善实施优秀学生党员、团员联系青年群体的“朋辈帮扶”制度。院校层面上集中选拔培训一批在同龄大学生群体中思想政治素养强、理论领悟能力强、作风端正且尽责担当的优秀的学生党员、团员作为思政教育的学生内部先锋力量,直接面向青年群体,采用“朋辈帮扶”的模式开展学生群体内部自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龄人对同龄人开展思想政治影响的优势在于相较于师生关系而言没有代际代沟,能以同龄话语体系融入青年大群体中,零距离与青年接触,发挥多重功效,一是可以充当青年群体向党组织、团组织反映诉求的“桥梁纽带”;二是还能直接参与到青年学生工作具体开展中,例如协助组织开展学生活动、参与集体决策、直接帮扶学生们遇到的大小困难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下,优秀的学生党员、团员能够在一小范围的青年群体中彰显模范引领作用,体现党和团的先进性,在树立个人威信的同时间接提升了青年对于党和团的认同感,即发挥了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为团的改革提供了全新的社会历史背景,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实践要求,思政引领、成风化人在任何时期都是团的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共青团改革攻坚和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辩证统一的,相互之间紧密联系、互为促进,应当解放思维,深刻把握二者关系,深入构建完善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一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育忠诚可靠、昂扬奋发的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刘佳.习近平新时代共青团改革思想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37(02):61-67.

[2]刘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青团改革攻坚[J].青年发展论坛,2017,27(06):40-49.

[3]余晓玲.共青团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长效机制构建[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7,30(01):18-21.

[4]苏醒.我国共青团政治思想工作优良传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5]周俊.高校共青团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世纪桥,2015(12):69-70.

猜你喜欢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