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跟踪调查

2018-10-15陈强

青年时代 2018年25期
关键词: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民办高校

陈强

摘 要:本文运用纵向调查研究比较了民办高校女大学生在大一和大二的体质测试结果。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部分的身体素质的测试项目中,大二期间的测试结果显著的好于大一时期的测试结果。较之于2014年的体质健康标准,民办高校女大学生整体上处于及格中的中等水平。建议民办高校应建立学生的体质健康档案、加强女大学生的体能锻炼和丰富课余体育活动,从而增强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

关键词:体质健康;女大学生;民办高校

自进入21世纪之后,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每五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体质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尽管有一些项目的指标有所回升,但是整体下滑的趋势仍没有得到遏制[1]。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更为堪忧。女大学生的肥胖率、低体重和营养不良状况持续上升,下肢的爆发持续减弱[2]。一项对上海市普通高校的调查显示女生的肺活量指数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力量和耐力素质都有所下降[3]。高校急需加强对女生体质健康的监控和评价。

我国于2014年再一次修订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后简称为新标准),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各项目的权重进行了调整,以其能够更好的反映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4]。新标准中,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指标和测试项目包含了身体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及BMI)、身体机能指标(肺活量)和身体素质指标(50米、800米、仰卧起坐和坐位体前屈)。在新标准出台后,对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跟踪调查的研究还比较少,也鲜有对民办高校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纵向演变分析和报告[5]。因此,本文将从新标准的要求出发,对上海市民办高校的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纵向演变情况进行分析,以其能够在实施新标准的早期,迅速的掌握民办高校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和演变趋势,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改进和完善策略。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至2017年上海市一所民办高校的468位女大学生。2016年时的平均年龄为17.3岁,在17岁到22岁之间。她们主要来自于人文科学类专业(n=345),其次是社会学专业(n=59)和艺术类专业(n=64)。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维网等检索和查阅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相关文献,并解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内容。

2.学生体质测试

参与本研究的女大学生于2016年秋季和2017年秋季分别进行了體质健康测试。测试项目包含身体质量指数(BMI;由身高和体重计算得来)、肺活量、1分钟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50米快速跑和800米耐力跑。两次测试均由相同的教师进行监督和记录,且运用相同的器材进行评价和测量。

3.数理统计法

数据经整理后输入在excel表格,并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民办高校女大学生在大一和大二期间的体质健康状况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女大学生在大部分的测试项目上有所进步,部分项目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

(一)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数

由身高和体重计算出来的BMI是反映个体身体形态发育状态的重要参考数值。本研究中,女大学生在2016年和2017年的平均BMI指数都处于正常体重区间,且2017年较之于2016年的测试结果有显著性的下降(p< 0.01)。其中,2016年77%的女大学生处于正常体重范围,2017年正常体重的女大学生比例上升了1%。尽管2017年肥胖的女大学生比率下调了1%,但女大学生超重和肥胖的比率两次测量的结果都在20%左右。有2%的女大学生体重过轻。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重视体型的变化,女大学生的BMI指数也出现良好的趋势。然而超重和肥胖会严重影响女性身体的健康,女大学生中较高的超重和肥胖率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女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指标

肺活量是体质健康测试中反映人体机能的一项重要指标。肺活量的测试不仅可以测试人体的肺部最大通气量,还能够反映心血管机能。女大学生的肺活量通过1年的大学生活得到了显著性的提高(p< 0.01)。2017年测试的结果显示,民办高校女大学生的平均肺活量能达到2014年体质标准中的良好水平。

(三)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

一分钟的仰卧起坐主要反映的是个体腹部的肌肉力量。女大学生在间隔1年的测试中,腹部力量得到了显著性的提高(p < 0.01)。尽管仰卧起坐的个数有所提高,但也只是在及格中的中等水平。女大学生的腹肌力量仍有待加强。

立定跳远项目主要测评的是个体的下肢力量。女大学生前后两次的立定跳远测试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较之于2014年的新标准,女大学生的立定跳远大致在72分左右,处于及格中的中等偏上水平。

坐位体前屈是测评关节、韧带和肌肉柔韧性的项目。女大学生前后1年中,坐位体前屈的测试结果没有显著性变化。对照2014年的标准,均属于及格中的上等水平,在74-76分之间。

50米快速跑综合反映了个体的神经活动过程的灵活性、关节和肌肉的柔韧,以及肌肉的爆发力。女大学生在50米快速跑这一项目中前后1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且较之于2014年的标准,处于及格中的中等偏上水平。

800米的耐力跑最主要是测评个体的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以及肌肉的耐力水平。女大学生2017年较2016年跑的更快(p < 0.01),在新标准中处于及格的中等偏上水平。

综上可见,民办高校女大学生在大一和大二期间的体质健康状况有着可喜的发展趋势,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主要是仰卧起坐和800米耐力跑项目)上都有着显著性的提高。虽然各项测试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但相对于全国性的标准,民办高校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只是处于及格中的中等水平,尚没有达到良好的水平。促进民办高校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还是任重道远。

三、对策和建议

大学第一学年是调整女大学生健康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在初高中时期都处于一种被动管理和安排好的生活和学习状态。由于学业压力大,初高中的教育中缺少了对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方面指导,这也使得初入大学的女大学生缺失良好的锻炼习惯。高校的教学和管理模式与初高中截然不同,大学生要转换为自我管理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自主做决定。因此,民办高校应注重第一学年中对女大学生健康生活习惯的培养。学校可以通过打造活力的校园文化,从而积极的引导女大学生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鼓励她们参与体育活动和锻炼。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一)建立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管理

民办高校应提高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合理管理和有效运用。虽然高校每年都在进行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但各项目测试结果没有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反馈,这使得学生对于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要性认识模糊,不知道为何而测,甚至衍生出负面的情绪。因此,民办高校应有效的运用网络资源,建立起校园内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档案中可以将体质测试的各测试项目、测试目标和测试考评机制等信息分享给学生。与此同时,学生可以跟踪和监督自己在各项体质测试中的表现,以及历年的记录和变化。另外,学校可开发手机APP软件,将测试结果以及评价的标准等相关的信息通过个人信息平台及时的反馈给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自我监督[6]。

(二)体育教学中重视女大学生的体能锻炼

民办高校的大学体育课主要集中在大一和大二期間。学生的课内体育实践只有每周的两个学时,远远达不到增强体质健康的目的。男女生通常是分开上体育课。体育教师应当充分的运用体育课的时间,培养女大学生在某一到两项体育技能的能力。女大学生更偏向于群体性的活动,因此,高校教师应有意识的运用小组活动和小组任务的方式,促进学生在课内和课外的体育技能练习。除此之外,加大体育课堂内的体育活动量,如增强心肺、力量、速度和柔韧的训练,将有助于增强女大学生的体能,也充分发挥体育课内体能、技能和兴趣三项都兼顾的作用。

(三)丰富女大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

基于课时有限的大学体育课堂状况,丰富课余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民办高校应着力打造活力校园,为学生创造参与锻炼的机会和环境。学校应鼓励运动和体育锻炼类的社团活动,辅助社团进行运动和技能竞赛等的活动,如女大学生比较青睐的健美操、瑜伽、普拉提和小球类运动项目。女大学生对锻炼场地的要求较男生高,因此,高效应开放和高效的运用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尤其加大对室内场馆的开放力度。

参考文献:

[1]冯晓玲.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2]姜艳. 2003-2006江苏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06.

[3]赵军民.上海市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4]梁法泽,欧阳吉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变化之思考[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8(4):22-25.

[5]李曦,华娇.民办高校本专科大学生体质健康比较分析[J].产学研理论与实践,2017,5:180-181.

[6]林映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八年间跟踪研究分析_以广东药科大学为例[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5(2):111-116.

猜你喜欢

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民办高校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