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语专业与时政宣讲创新结合加强共青团思想引领

2018-10-15张程

青年时代 2018年25期

张程

摘 要: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团总支举办六届时政无国界宣讲比赛,入选首届全国150个“基层团建创新典型案例”(大学组仅入选26例)。活动以时政宣讲为主线,结合专业进行各国时政、风土人情外文讲解为内容,创新宣讲形式为亮点,展示宣讲成果为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时事、促进学风建设为目的,营造良好的时政宣讲氛围。通过比赛,基层团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思想引领作用,凝聚力不断增强。

关键词:时政宣讲;基层团建;应用科技大学试点建设

黑龙江东方学院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由一批离退休教育家创办的黑龙江省第一所民办高校。建校以来,学院始终以“立校为公,厚德树人”为东方精神,重视学生工作和基层团建工作的创新,积极引导校园文化活动上品位,上水平,创品牌,培养学生立志成为一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当代大学生。该校为教育部首批应用科技大学建设改革试点院校,结合创建应用科技大学对基层团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外国语学部团总支每年一次、连续举办六届、将专业与时政宣讲相结合的“创时政宣讲热潮,展外语学子风采,筑东方学院精神”时政无国界宣讲比赛成为学校基层团建工作品牌特色活动之一。由共青团中央组织部指导,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央团校、中国青年网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基层团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展示活动”中,“时政无国界宣讲比赛”从近千个基层团建创新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150个基层团建创新典型案例,其中全国大学组仅入选典型案例26例。

一、背景与起因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按照黑龙江东方学院团委的工作部署,外国语学部团总支认真落实,连续十一年为团支部订阅《中国青年报》、《参考消息》等主流报纸,并组织大一各团支部利用晚自习前10分钟、大二各团支部利用早自习前10分钟开展“时政宣讲”活动,支部所有成员轮流上台宣讲时政,由团总支组织部负责检查、评比,依据宣讲主题、宣讲人准備情况、宣讲形式、支部成员互动情况、板报设计等各项进行评分,每周公布一次成绩,此成绩作为评选“五四红旗团支部”的重要依据之一。

经过多年观察、总结,外国语学部团总支发现每学年上半年,各支部都高度重视时政宣讲,支部成员都能认真准备,积极配合,为了支部荣誉凝聚力量。可下半年,大家的重视程度有所减弱,或多或少有所懈怠。这引起了学部团总支的高度重视。通过调查,发现出现此类情况的原因是同学们觉得宣讲方式单调、传统而枯燥,有的同学甚至觉得枯燥的宣讲占用了学习时间。于是,2011年外国语学部团总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开始改革创新时政宣讲,鼓励各支部结合专业特色,用英、日、俄、韩、法语进行宣讲,协调班主任、专业课教师进行指导,打破“一人讲多人听”的传统宣讲模式,鼓励大家采取各种新颖的宣讲形式进行宣讲,宣讲内容可选择世界各国的时政要闻、风土人情。为了配合这一改革创新,外国语学部团总支将“时政宣讲”活动,更名为“时政无国界”宣讲活动。

“在宣讲中提升外语,在外语中了解时政”,改革创新后的时政无国界宣讲活动瞬间得到学部师生的一致欢迎和好评。为了展示和检验各团支部改革创新后的时政无国界宣讲成果,营造良好的时政无国界宣讲氛围,外国语学部团总支以第18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为契机,于2011年11月举行了“创时政宣讲热潮,展外语学子风采,筑东方学院精神”时政无国界宣讲比赛,现已成功举办六届。

二、做法与成效

(一)立足实际,放眼世界,创时政热潮

通过前期的调查、改革、创新、试点,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团总支组织各支部进行的时政无国界宣讲活动得到了学部师生的欢迎。为了展示和检验各团支部改革创新后的时政无国界宣讲成果,学部团总支于2011年10月开始策划,于11月中旬组织开展“创时政宣讲热潮,展外语学子风采,筑东方学院精神”时政无国界宣讲比赛。

比赛时,各团支部采取抽签方式确定宣讲顺序,比赛共设有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时政风采展示,第二个环节是现场时政无国界宣讲。在“时政风采展示”环节中,各团支部采用视频、ppt、照片等,辅以生动讲解,回忆支部每天的宣讲内容,展示时政宣讲活动的成果,诠释与时政无国界宣讲一起成长的青春风采,彰显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思想引领作用。在“现场时政无国界宣讲”环节中,每个团支部都使用自己专业的语言,采用快板、三句半、新闻联播、舞蹈、情景剧等新颖形式,展示给大家时政无国界宣讲活动的成果。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部内营造良好的时政无国界宣讲氛围,同时激发了同学们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开阔了学生们国际视野,培养和增强忧患意识。此后,外国语学部团总支每年11月份组织一次时政无国界宣讲比赛,成为展示学部基层团建创新和学院团委时政宣讲的品牌特色活动之一,完美融合于学院应用科技大学试点建设工作。

(二)声传海外,语贯天涯,展青春风采

外国语学部团总支时政无国界宣讲比赛面向大一、大二全体团支部,活动主要以时政宣讲为主线,结合专业进行各国时政、风土人情外文讲解为内容,创新宣讲形式为亮点,展示宣讲成果为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时事、促进学风建设为目的,营造良好的学风和时政无国界宣讲氛围。

“在宣讲中提升外语,在外语中了解时政”。同学们将乏味枯燥的专业学习和时政宣讲相结合,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出来,提高了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关注各国时事新闻的良好习惯,体现出同学们灵活多变的思维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同时,“网罗天下信息,云集各国时事”,同学们积极关注时事热点,开阔了国际视野,以当代大学生的眼光望眼世界,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分享自己的见解,用自己的心去感悟一二,提高大学生对事物的辨析和洞察能力,增强忧患意识,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引领外语学子把青春梦与东方梦、中国梦紧密相连,立志成为一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当代大学生。

(三)蒙以养正,学以致用,筑东方精神

一个活动能否永葆活力,在于不断地改进、优化和创新。六届比赛,从时政宣讲到时政无国界宣讲比赛,从想象设计到现实创新,从简单的比赛到精心的演出,从学部团建创新探索到成为被兄弟学部争相效仿的品牌特色活动之一,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团总支将此活动做到深入学生心,完美融合于学院应用科技大学试点建设工作。

1.日常宣讲成绩记入比赛总成绩

为了让日常的时政无国界宣讲活动和时政无国界宣讲比赛更好的连续贯通,成为一个整体,而不相互割裂,也为了让同学们平时就注重时政无国界宣讲,而并非单单只重视比赛和成绩,外国语学部团总支将各支部日常时政无国界宣讲的成绩作为比赛成绩的一部分记入比赛最终的总成绩中,占较大的权重。

2.成立时政研究会

完善基层团组织建设,结合学部团总支工作实际情况,成立“时政研究会”,专门负责时政宣讲、时政无国界比赛的改进、优化和创新,收集整理、存档资料。

3.设立主题引入新环节

通过设立时政宣讲主题,规范宣讲内容;引入时政大比拼、异国风情礼仪对与错、有奖问答等环节增加时政无国界宣讲活动趣味性和新引力。

4.定期举办时政讲坛

邀请省市社科院和学院的专家、学者做客讲坛,与同学们一起暢谈时事,分享他们对国内外时政热点的分析、见解,引导学生独立地对国际关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感悟思想,启迪人生,传递青春正能量。

5.加大座谈、沟通力度

为了能够使时政无国界宣讲活动和比赛继续成熟,营造更好的时政无国界宣讲氛围,外国语学部团总支不定期地与各支部召开座谈,与其他学部团总支学习借鉴,与学院团委沟通交流。

三、主要启示

共青团组织在高等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基层团建不仅能有效的促进高校的德育工作,也能有力的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团总支立足实际,勇于创新、扬长避短,将时事政治这个严肃的话题巧妙地和外语的专业优势结合在一起,是推进基层团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对于实现“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日常的宣讲和比赛,不仅学部内掀起了学习时政的热潮,还促进了学风建设,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基层团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思想引领作用得到了发挥,凝聚力不断增强,形成团总支主导,团支部落实,学生骨干带动,广大团员参与的工作格局,不断提升基层团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引领外语学子把青春梦与东方梦、中国梦相连,为学校应用科技大学试点建设工作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