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职学校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8-10-15潘琼琼

青年时代 2018年25期
关键词:低效思想政治课中职学校

潘琼琼

摘 要:一直以来,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面临着尴尬境地:其巨大作用与学生的重视程度不相符。为了使思想政治课走出这种尴尬境地,构建高效课堂,我们需要对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进行探索研究。在分析思想政治课低效原因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教师要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中职学校政治教师队伍建设三方面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低效;高效课堂;构建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是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一直以来,不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学生个人成长角度看,思想政治课都起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但其巨大作用与学生的重视程度不相符,出现课堂上不少学生要么玩手机,要么睡觉,要么做其他作业的情况。总之,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呈现出教师难教,学生不愿学的尴尬境地。那如何使思想政治课走出这种尴尬境地,这就要求我们对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进行探索研究。

一、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低效之归因分析

(一)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

纵观我国几千年的教育历史,其中不乏很多真正值得借鉴的教育理念,但也存在一些教学弊端。在师生关系方面,传统的教学理念是师为尊,教师是权力的擁有者,学生只是服从者;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是教授,学生只是接受的容器。在教学方式方面,多数情况下,很多教师依然采用填鸭、灌输等传统教学方式,被形容为“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单调无味。殊不知,好的教学方法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理想课堂互动的重要因素。[1]若没有这些因素,原本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在课堂上会变得更沉默,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思想政治课程自身的特点

在对“中职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的了解中,思想政治课居于榜首,成为学生最不愿意学习的课程。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持“敬而远之”,“闻之色变”的态度。即便是一些同学在思想政治科目方面的成绩还可以,他们也不是出于兴趣,而是一种功利性学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大的原因在于思想政治课程本身的特点:教学内容抽象、枯燥、复杂,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

(三)人们对思想政治课的错误认识

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人们对思想政治课存在不少错误的认识。比如,在思想政治课的价值方面,社会中普遍存在思想政治课“无用论”的观点,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学了也只是浪费时间,并无多大用处。在思想政治课内容方面,很多人认为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不是老生常谈,就是高谈阔论,给人留下假、大、空、浅、闷、硬的印象。在学习方法方面,认为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是老师讲条条,学生记条条,学好思想政治课只需死记硬背,不需要理解,不需要花时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正是由于这些错误观念,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甚至反感思想政治课,导致学习效果较差。

(四)中职学生文化素质的特点

文化素质是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因素整合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一般体现。[2]在以上概念的基础上,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总结出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基础知识差。在我国,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是未考取高中的初中毕业生,总的来说,他们的文化基础知识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二是学习方法简单呆滞。对多数文化课知识的掌握都是采用机械性的记忆,而不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因此往往会感到味同嚼蜡,索然无味。三是行为习惯不好。大多数中职学生比较懒散,只满足于课堂的知识讲授,缺乏思考的积极性和知识的探索性。四是自尊心极强。受 “唯成绩论”的影响,与普通高中生相比,很多中职学生往往具有自卑心理,自尊心极强,因此,对课堂互动一贯保持“沉默是金”的态度。五是受挫能力不强。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很怕失败,在选择任务时要么难度最小,要么难度最大,总是逃避困难。基于以上因素,从学生自身的角度看,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二、中职学校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教师要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主动的学习理念。主动性,通常表现为“我要学”、“我想学”。而相反,被动的学习理念则表现为“要我学”。前者是出于内在的动力即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后者则表现为外在的强制,如果学生不感兴趣,一味地靠外力的维持,则是事倍功半的结果。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独立的学习理念。独立性,顾名思义为“我能学”,“我可以学”,表现为:学生独立预习课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练习。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没有某些知识基础,你不可能聪明;但是你也许轻而易举获得了知识,却仍然缺乏智慧。可见,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树立合作的学习理念。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在现代社会,人不是孤立的,而是处在各种各样的联系之中,具有社会性,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合作意识,取长补短、集思广义,有效地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学生们的合作交流还有助于思想的碰撞,产生灵感的火花,促进解题的灵活性、开阔性和创新性。

(二)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

1.重新定位师生关系

俗话说,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同时,学生和教师的人格是平等的,教师要以平等的理念对待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价值理念,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潜能、智力得以充分发挥。

2.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

(1)联系实际,优选案例

思想政治课内容抽象,离学生生活较远。如何构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高效课堂,加入适当的生活实例是关键。选择生活实例应注意以下三点:其一,选择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热点,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时政知识,又能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爱国热情。其二,材料应做到与时俱进。我们的社会是与时俱进的社会。思想政治课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选用具有时代气息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使思想政治课充满生机和活力。其三,选用乡土资源,注入本土气息。乡土资源生动、具体、真实,学生易于感知、接受,容易引起情感共鸣。因此,教师在寻找乡土资源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就地取材,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实现树立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3]

(2)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教学心理学实验材料表明:“人对信息的接受,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其中视听两项合计达94%。而人对信息的记忆保存,单凭视觉为25%,单凭听觉为15%,视听结合可达65%”。[4]如何使人最大程度的接受信息,信息化教学功不可没。信息化教学既能图文并茂,又能声像兼备;既有立体感,又有情境感;既能刺激多种感官,又能增加信息量。[5]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合理使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提升学习效果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其一,通过信息技术中的色彩、动画、音频、视频、幕布、骰子工具等功能在教学中的使用,能使知识点生动形象,学生容易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其二,通过UMU、问卷星等互動平台的使用,实现师生互动和谐有序,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其三,教师利用微课、慕课等方式实现翻转课堂,突破传统方式,形成由先学到后教的教学模式,实现由有效教学到优效教学的提升。[6]

(3)教师应巧用幽默技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因此,要想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就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其中,幽默教学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教学幽默的特征之一就是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享受。[7]我们采用幽默的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幽默的语言,幽默的案例。其一,语言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同样一句话,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起到不同的效果。其中,幽默的语言能更加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理解力。其二,案例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其中,通过幽默的案例能更好的开启学生的智力,活跃思维,真正做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教师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师之责,不在教学生,而在于教学生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授渔者,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正如“授人一鱼,供其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其终生受用无穷”。只有教授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才会受益终身。

三、加强中职学校政治教师队伍建设

陶行知强调:做教师,一定要秉承“学深为师,品正为范”的理念。从中可见,学乃教育之基础,德乃教育之本源。这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俗话说,要给学生半桶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中职学校政治教师要构建高效课堂,就要有丰富的知识,用丰富的知识征服学生。除此之外,中职学生的模仿性和塑造性都很强,他们往往把教师当作学习的楷模,加上教师的角色价值和职业特点,这些都决定了政治教师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以高尚的师德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生的努力,更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不仅需要深入的理论分析,更需要我们付诸于实际行动。我们相信,水滴石穿,木锯绳断,通过大家的努力,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肯定会有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滕明兰.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4).

[2]闫大伟.文化素质与文化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02.06.08.

[3]曹仲明.整合乡土资源演绎能动课堂——韶关乡土资源的教学运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与,2013(1).

[4]郭秀艳.实验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马爱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教学与管理,2002(3).

[6]晋银峰.翻转课堂:有效教学到优效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

[7]黄志强.谈激发大学生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J].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

猜你喜欢

低效思想政治课中职学校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