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心食物—人体“发动机”的燃料(二)
2018-10-15陈日益
陈日益
胡萝卜:胡萝卜不仅是一种生熟皆可食用的蔬菜,而且还是一种良药,有“小人参”之称。它富含果胶酸钙,可与胆汁酸发生化学反应后从大便中排出。身体要产生胆汁酸势必会动用血液中的胆固醇,从而促使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降低。胡萝卜中大量的胡萝卜素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有利于保持血管畅通和弹性,能防治阻塞性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中风等多种老年性疾病。胡萝卜还含有槲皮素、山奈酚等物质,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脂,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还有降压、强心作用,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食疗佳品。
温馨提示:胡萝卜每天食用量250克~300克。胡萝卜素属脂溶性物质,只有在油脂中才能被很好地吸收。因此,食用胡萝卜时最好用油类烹调,或同肉类同煨,以保证有效成分尽可能的被人体吸收利用。但要注意,胡萝卜素容易被酸性物质破坏,故烹饪时不宜多放醋;同时吃胡萝卜不能过量,否则往往会引起皮肤黄染。
黑木耳: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有“素中之荤”的美誉,被人称之为“中餐中的黑色瑰宝”。它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一种特殊的植物胶质,能加强胃肠蠕动,促使肠道脂肪食物的排泄,减少食物中多余脂肪的吸收,从而起到防止肥胖和减肥作用。特别是它所含的木耳多糖,可明显减少血清甘油三酯、總胆固醇、过氧化脂质(一种有害身体健康的代谢产物)、血栓素A2(促进血液凝集的物质)的含量,降低血小板黏附率和血液黏度,增强纤溶酶的生物活性,提高前列环素(抗血小板凝集和舒张血管作用)的比值,起到清洁血液、疏通血管、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栓塞等心脑血管病十分有益。
温馨提示:黑木耳每天食用量15克~30克(干)。新鲜木耳中含有一种称为“卟啉”的特殊物质,这种物质进入人体,经阳光照射会发生植物日光性皮炎,引起皮肤瘙痒,使皮肤暴露部分出现红肿、痒痛,产生皮疹、水泡、水肿等症状。所以,木耳宜晒干后食用。因鲜木耳在曝晒过程中,大部分卟啉会被分解掉。加上食用前干木耳又要用水浸泡,可将剩余的毒素溶于水中(最好换2~3遍水,才能最大程度析出有害物质),这样吃起来更安全。但要注意,黑木耳具有软便作用,容易腹泻者不宜食用。
大蒜:大蒜所含的有效成分能诱导机体的脂肪代谢,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尤其是引起心脏病理变化的物质—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可防止心脑血管中的脂肪沉积;同时,大蒜能显著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使血液黏稠度下降,并可增加微动脉的扩张度,促使血管舒张,调节血压,提高血管的通透性,从而抑制血栓形成和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及动脉硬化,有利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在每人平均每日吃生蒜20克的地区,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无食用生蒜习惯的地区。
温馨提示:大蒜每天食用量15克~20克(每日控制在3~4瓣)。过多生吃大蒜,容易上火,且影响视力;也不能空腹食用,以免造成对胃肠道的刺激,尤其是患有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肾炎和便秘者更要注意少吃。
洋葱:洋葱是唯一含前列腺素A的植物,是天然的血液稀释剂,它既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又可对抗人体内儿茶酚胺等升压物质,并促进钠盐的排泄,因而会产生降血压、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和预防血栓形成的良好作用。洋葱所含的硫化物能促进脂肪代谢,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功能,若每餐食用50克~70克洋葱,其降血脂作用比服降脂药安妥明还强。洋葱所含类黄酮能降低血小板的黏滞性,常吃洋葱可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的发生概率。
温馨提示:洋葱生熟食均可,也可以做汤、做配料、调料和冷菜。但一次不宜食用过多,否则容易引起目糊和上火,还会产生胀气和排气过多。凡有皮肤瘙痒性疾病、患有眼疾以及胃病、肺部发炎者更要少吃。同时,洋葱属辛温食物,热病患者也应慎食。
茄子:茄子含有较多的维生素P(其主要成分是芸香甙及儿茶素、橙皮甙等),它能促进人体细胞间的黏着力,增强毛细血管的良好弹性,减低毛细血管的脆性及渗透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使心血管保持正常的功能,避免硬化和破裂的发生,所以经常吃些茄子,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和出血性紫癜。茄子含有的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毒害的作用。它还是一种很重要的血管扩张剂和抗凝血剂,可改善脂质代谢,调整血浆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的浓度,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症。
温馨提示:茄子每天食用量300克~500克。茄子既可炒、烧、蒸、煮,也可油炸、凉拌、做汤。吃茄子最好不要去皮,它的价值(如维生素P等)就在皮里面。茄子切成块或片后,容易被氧化而很快由白变褐。如果将切好的茄子立即放入水中浸泡起来,待做菜时再捞起滤干,就可避免茄子变色。注意:茄子属于寒凉性质食物,消化不良、容易腹泻的人不宜多食,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说:“茄性寒利,多食必腹痛下利。”
茼蒿:茼蒿含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及多种氨基酸,性味甘平,可以养心安神、润肺补肝、稳定情绪、防止记忆力减退;茼蒿含多量的钠、钾等矿物盐,能调节体内水液代谢,可通利小便、消除水肿,减轻心脏的额外负担;茼蒿所含的膳食纤维,能助消化、通便,可降低血脂,减少血液黏稠度,避免胆固醇沉积于动脉内壁,防止血管硬化的发生;茼蒿还含有一种挥发性的精油以及胆碱等物质,具有降血压、补大脑的良好作用。因此,经常吃些茼蒿,有利于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症。
温馨提示:茼蒿可氽汤、凉拌、做馅料,也可清炒或与肉、蛋共炒。茼蒿和豆腐同烧,更是餐桌上一道味美可口的素菜。但要注意,茼蒿中的芳香精油、维生素等遇热易挥发和被破坏,所以烹调时应注意旺火快炒。茼蒿氽汤或凉拌有利于胃肠功能不好的人;与肉、蛋等荤菜共炒可提高其维生素A的利用率。但茼蒿辛香滑利,腹泻者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