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密植栽培技术分析

2018-10-15徐昌文

农家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玉米

徐昌文

摘 要:玉米是一种与小麦、水稻等具有同等地位的粮食种植作物,其种植面积广阔,分布较为广泛。对于农民而言,玉米种植收益是其年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几年来的玉米市场价并不尽如人意,要想在这种困境中增加收益,就必须要尽可能的提高玉米的单亩产量。研究发现,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技术。基于此,本文从玉米密植栽培的基本原理、应用要点、种植方式的选择等方面展开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保证玉米生产的质量及产量对于维持国民生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国的农业部门结合当前玉米的生产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提出了“一增四改”的新举措,也相应的研制出了高密度玉米優良品种,开辟了密植栽培玉米的新道路,以促进玉米的产量逐步提高。

一、玉米密植栽培种植以提高产量的基本原理

玉米密植栽培种植技术的推广主要是为了提高其质量以及产量,主要包括3大重要措施,即质优产高可密集种植的优良品种、大垄宽窄行栽培模式、适时缩小玉米间距。其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可提高产量及其质量的基本原理为因玉米穗多、大且玉米粒重而产生的矛盾可以在适当密植的情况下得以缓解;自然界提供给玉米的光、热、水等自然条件可以在增加玉米种植密度的情况下被充分吸收,从而产生为更强烈的光合作用、更强劲的根系发展能力以及更多的营养成分累积量,从而转化为更高产的玉米生产量。但这种密植栽培玉米的总体要求为玉米的穗数、粒数、粒质量的乘积要尽可能达到最大值,这就需要适度把握玉米植株之间的间距,间距过大容易产生单株玉米的生产力达标、但总穗数较少的问题,不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若玉米株的间距过小,玉米单株的玉米穗小,玉米粒总量会逐渐降低,同样会对玉米质量和产量的提高产生不利影响。

二、玉米密植栽培技术的应用要点

密植栽培玉米,将其间距尽可能缩小在最低合适的范围之内是为了使玉米的发展群体与个体能够逐渐统一,将可影响到玉米产量的穗数、粒数以及粒质量在群体环境中逐渐达到乘积的最大值,进而真正做到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1.根据玉米的品种特性确定合理的种植间距

玉米株之间的间距与其品种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在确定其种植间距时应重点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成熟时间较晚的玉米品种其生长周期也相对较长,且植株相对高大,根茎较粗,枝叶茂密,而且单株生产力旺盛,需要较多的营养成分,一般不能采取较为密集的种植方式。其次,成熟期较早的玉米与成熟期较晚的玉米在各种生长特征上都呈相反的态势,即植株矮小、根茎细且枝叶少,单株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也较少,为了提高玉米的生产量,应适度缩小其间距,采用较为密集的种植方式。最后,为了提高玉米的单产量,应该尽可能的培育优良的玉米品种,例如株型紧凑的玉米品种、叶片直立的玉米品种,这类玉米都是为缩小玉米的种植间距提高其密集度而产生的,尤其是在种植紧凑型杂交玉米时要特别注意此类问题。

2.根据土、肥、水、气候等自然条件确定合理的种植间距

玉米的栽培种植间距受土壤性质、土壤肥力条件、土壤含水量等多种因素的直接影响,这就要求玉米在进行密集种植栽培时必须遵守“肥沃的土地应密集种植栽培、土壤条件较差地区应稀疏种植”的总体原则和要求。也就是说,在土壤肥力、水分条件、自然气候等相对较差的地区,应尽量避免玉米植株间的间距过小,应尽量保持稀疏的状态。在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的地区,应当适度缩进玉米植株间的间距,适度密集种植栽培。除此之外,玉米的密植还要兼顾温度、日照、降雨量等其他自然条件的影响,根据玉米的具体长势和发育状况确定其种植间距。正常情况下,在光照充足、气温适度、水分充足的条件下,玉米的生长周期会相应的大为缩短,可密植栽培;反之,其生长周期就会相应的延长,应稀疏种植。

三、玉米密植方式的选择

玉米的种植密度和栽培方式对玉米的产量都产生着不同的重要作用,而密度的作用相对更为突出些。即使是在相同的密度种植栽培情况下,不同的种植方式也会导致玉米最终质量及产量的不同,但差异性也可控制在5%范围内。因此,只有将种植密度和正确的种植方式搭配起来,才能产生更好的种植效果。

1.相同间距的种植方式

相同间距的种植方式即玉米植株的间距相同,植株的间距大体是相同的,但可随着具体的种植密度作出具体的调整。这种种植方式的突出表现为:在玉米发生抽穗之前其枝叶以及根茎在田间的间距是相等的,可以充分的吸取阳光、水分等自然养分;不论是播种作业还是定苗、中耕、施肥都有利于集中进行机械化操作。但在玉米吸收养分过量的情况下,其单体的生长情况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异,植株间的间距也会被改变,该区域内玉米群体的光合作用效率就会相应的降低,个体的生长差异性也会日益凸显。

2.宽垄双行栽培的种植方式

宽垄双行栽培的基本要求为行距保持一宽一窄,大行距保证大于80cm而小于100cm,窄行距保持在40~50cm之间,玉米植株的具体间距应该遵照实际密度合理抉择。宽垄双行栽培玉米的种植方式突出表现为:玉米植株的间距并不能保持相同,发育前期对光照和土地肥力的利用效率偏低,但在玉米生长后期对缓解单株玉米和群体之间的矛盾有明显的益处。因此,在自然条件优越、玉米种植密度较大的种植地带,玉米的产量也可相应的增加10%,密度过小就容易对玉米的产量产生相反的作用和影响。

四、结语

实践证明,玉米密植栽培技术的推行可以有效的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但并不代表任何一个玉米种植地区都适合此类技术,必须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玉米密植间距、玉米品种等,兼顾自然条件,真正意义上实现人工培育和自然条件良好结合的完美组合,从而更大程度上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提高农民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吴新明, 丁变红, 张小伟,等. 春玉米滴灌密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 新疆农垦科技, 2016, 39(11):9-10.

[2]肖者. 云南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 农村实用技术, 2016(3):42-43.

[3]樊君. 玉米高效施肥模式及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 农业与技术, 2017, 35(5):75-75.

[4][4]郑秋英. 玉米大垄机械密植栽培技术推广及应用[J]. 南方农机, 2018(2):90-90.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