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马铃薯种植技术

2018-10-15刘烨

农家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种植马铃薯

刘烨

摘 要:马铃薯是山西重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人们对于马铃薯的需求逐渐增加,使得种植户不得不扩大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本文从马铃薯的种植土壤、品种、育苗等方面对马铃薯的种植技术进行阐述,同时针对马铃薯种植中常见的疾病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关键词:马铃薯;种植;防治病虫

马铃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生活中人们对其需求量较大,对于马铃薯的做法有很多,可以使用煎、炒、蒸、煮、烤等烹饪方法,还可以将马铃薯磨成面粉状,做出其他美味佳肴。马铃薯作为世界上第四大粮食作物,富含多种维生素,研究马铃薯的种植技术,有利于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一、种植马铃薯的要点

1.土地的选择

由于马铃薯的根系在生长中需要大量的氧气,所以对于种植的土壤要选择松散的、透气性好的。除此之外,种植马铃薯土壤的酸碱度也要适中,PH值介于5.0-8.0之间。如若种植马铃薯的土地曾种植过其他瓜果等作物,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马铃薯的产量起到提升作用。除了以上条件,对于马铃薯的种植环境,要选择阳光充足的区域,远离背阴或低洼地带。

2.品种的选择

对于马铃薯的品种,要选择大小中等、表皮光滑、块状完整、无疾病、无冻伤,并且芽块在25-50克之间的高品质品种。高质量的马铃薯品种在种植时可以有效的避免因为种性不强在高温天气马铃薯发生缩水,从而干枯致死的现象。

3.种子的处理

将选择好的马铃薯种子放置在阳光下两到三天,每天三到四小时,并挑除坏掉或生病的马铃薯。对于较大的马铃薯,应该将其切片,并保证切片的马铃薯重量不低于50克,一般情况下,重量在20-25克的马铃薯片都应带有1-2个芽体。将带有芽体的马铃薯片放在阳光下晒干,再使用草木灰与4%-8%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进行混合,对切口进行消毒,促进其愈合。

4.合理的施肥

对于在生长期的马铃薯,可以按照“基肥为主、底肥为辅”的理念进行施肥。马铃薯对于氮、磷两种元素的吸收较少,对于钾的吸收较多,所以在进行施肥时,要按照钾、氮、磷4.5:2.5:1的比例进行调配施肥。除此之外,对于马铃薯应多施有机肥,因为有机肥属于绿色无公害,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并且肥效期长,对于马铃薯的生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5.科学的播种

在每年的三月份,局部地面的温度大概在3℃-5℃左右,温度较为稳定,这时即可播种。播种后要进行覆盖地膜,再用一些土壤将地膜边缘压实,每隔2-3米用土块压住,防止地膜被风吹坏或吹跑,从而影响土壤内部的温度。

6.加强水肥的管理

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尤其是在马铃薯生长出茎叶的时期,更要加强对其营养的补充。为了保证马铃薯在生长中有充足的水分,可以利用沟灌的方式。在马铃薯生长的后期,要减少浇水量,以免因浇水过多出现贪青晚熟的现象,在马铃薯收获的前十天停止浇水。由于马铃薯在生长中需要大量的肥料,所以在其生长过程中要持续施肥。因为马铃薯对于磷、钾两种元素的需求量较大,所以可以使用基肥中的磷钾肥,但不能使用氯化钾等化学肥料。

7.适时的收获

当马铃薯的茎叶由黄绿色转为黄色时,就证明马铃薯进入了成熟期。最适合马铃薯的收获期是在其茎叶枯黄并死亡时,并且最好在晴天进行收获。

二、防治马铃薯病虫害的措施

1.马铃薯早疫病

早疫病的发生是由于植株缺少水分或不适宜的环境的温度等原因造成的,在发病初期,马铃薯的叶子上出现很多小斑点,种植户很难发现,但随着病情的发展,马铃薯的植株会直接枯萎,导致产量降低。为了防止此病的发生,种植户要及时对马铃薯浇水,从而保证马铃薯的产量,增加自身的经济效益。

2.马铃薯晚疫病

晚疫病的发生是由于种植马铃薯的土地较阴暗潮湿,得不到充分的光照造成的,此种疾病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特征,共同点是叶子上会出现很多绿色斑点,当斑点扩散到马铃薯上时,马铃薯会直接死亡。为了防止此病的发生,在进行选种时要选择高质量的马铃薯;种植时要选择晴天,避免阴雨天气。在马铃薯成长中的不同阶段,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从而避免马铃薯发生晚疫病,进而保证马铃薯健康的生长。

3.马铃薯黑胫病

黑胫病的发生是由于马铃薯种植的土壤排水不畅,加之生长环境的温度较高,使得细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马铃薯的根茎发黑。染上黑胫病的马铃薯,果实比正常的小很多,表皮呈黄色,随着黑胫病不断扩散,马铃薯的茎叶也渐渐变黑,直至枯萎,并产生异味。为了防止此病的发生,种植户在育苗时,要将马铃薯种子浸泡在0.05%-0.10%的春雷霉素溶液或0.2%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时间大约30分钟,浸泡后取出晾干。当马铃薯在生长中出现黑胫病,要对发病较轻的植株进行隔离处理,以免对其他健康的马铃薯造成感染;对于发病严重的植株进行拔除,同时观察周围的植株是否受到感染,以免加大种植户的经济损失。相对于马铃薯的早、晚疫病来说,马铃薯的黑胫病对马铃薯的破坏更大,种植户一定要加强重视,及时防范。

4.马铃薯蚜虫与金针虫

蚜虫与金针虫是马铃薯种植中很常见的害虫,為了防止蚜虫与金针虫的产生对马铃薯造成危害,种植户要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当发现蚜虫与金针虫已经侵害了马铃薯,种植户可以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与50%的敌敌畏1000倍液,或者50%的抗蚜威3000倍液与2.5%的敌杀死3000倍液,对患病的马铃薯进行喷洒药物,从而解决虫害对于马铃薯生长的阻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马铃薯种植技术进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提升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为了能够种植出高质量的马铃薯,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对于马铃薯的生长环境、选种、施肥、播种、收获等方面要严格把控,除此之外,对于马铃薯生长中的病虫害也要加强防范,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马铃薯。

参考文献:

[1]张生菊.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的研究[J].新农业,2018(11):15-16.

[2]郭华.浅谈马铃薯种植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38(10):104-105.

猜你喜欢

种植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给马铃薯“开窗”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想露脸的马铃薯
“火星马铃薯”计划
浅谈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
马铃薯主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