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读感悟,把握语言表达规律

2018-10-15吴春园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圈画词句孔乙己

吴春园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用训练方面的教学,实现让学生把握语言表达规律的教学目标。教师更要鼓励学生逐步把握文章蕴含的言语实践点,品鉴精妙的遣词造句,咀嚼其中典型的句式和丰富的修辞,了解其中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学以致用,知识内化为能力。如果学生能在实践运用中懂得优化语言表达技巧,则说明学生真正掌握了语言表达的规律。

一、圈画批注,品味细节真情

圈画批注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借此方法,学生不仅有助于抓住文本的主要内容,而且能通过优秀的语言点,快速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特点。

学习《背影》一文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展开圈画批注活动,根据需要找出文本中重要词句,并分析探究。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在圈画批注中找出“我”最初对父亲的感觉。学生圈画出不少的词句,发现在“我”的眼中,父亲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甚至可以说是迂腐,从“忙着照看行李”“忙着向脚夫讲价钱”到“嘱我路上小心”,一个为孩子操劳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展现了“我”对父亲的最初看法。“我”不能理解父亲的做法,心中“暗笑他的迂”。教师继而又鼓励学生圈画出“我”因何而流泪。学生发现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展现了父亲的不容易。学生圈画出了“穿过铁道”“跳下去又爬上去”“蹒跚地走到铁道边”等词句。

学生在圈畫中找到了作者选择词句的特点,作者擅长用普通的词句展现出丰富情感的变化。教师继而可以鼓励学生在片段描写中模仿朱自清,用质朴的语言和生动传神的动词刻画自己的父亲,进而逐步夯实记叙与描写的功力。

二、对比分析,发现言语奥妙

对比分析指的是运用对比的方式将文章中富有语言特色的句子找出来比较,分析其特色在何处,思考这样的句子是否和整篇文章的风格、人物特点相符合。阅读品鉴时,如果不会使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往往会忽略文本中隐藏的精彩点。一部优秀的作品,作者在遣词造句时都经过认真的推敲,如果我们用意思相当的词语与之对比,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匠心之处。对比分析,这有助于学生找到文章的语言奥秘,为深入解读文本做好充分准备。

学习《孔乙己》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找出文中有特色的句子,并分析其是否和文章整体风格、人物特点相互符合。如有学生认为“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个句子很有特色。教师首先鼓励学生尝试说出为何选择这句,其特色在何处。有学生提出:“其用词很有特点,窃书其实就是偷书,为何作者要特别提出呢?”教师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尝试分析作者为何如此写作。首先可以比较分析“窃书”和“偷书”之间的异同点。学生提出“窃书”较为文雅,“偷书”俚俗。教师继而提出:“这样的用词是否符合孔乙己的特点呢?”学生认识到孔乙己迂腐且书生气十足,因此“窃书”更符合其形象特点,作者如此塑造孔乙己的形象则恰切妥帖。教师又鼓励学生探究为何加入省略号,学生很快发现这不仅展现了人物说话支支吾吾,更表现了其内心的不自信。

对语言规律的把握,仅依靠圈画批注难免会有所疏漏,如果能够借助替换对比的方法,则能帮助学生对存在的语言现象深入探究,发现作者的良苦用心。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哪怕是一个精细的点,都值得我们细细品鉴,而对比分析的方法,犹如一枚放大镜一样,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语言中的亮点。

三、赏句炼句,优化语言表达

散文中不乏优美的经典语句,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课堂的亮点。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注意品鉴优美语句中修辞和句式特点,更要引领学生将所学所悟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如此这般方能生发出无限的创意趣味。

如《阿里山纪行》中就有一段非常经典的句群:“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这段文字巧用了比喻、排比等诸多修辞方法,整句和散句镶嵌其中,唯美的画面中又不失鲜明的节奏,产生和谐的音律美。又如“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这段文字用了六个比喻句,不仅形象生动,更让读者浮想联翩,整齐划一的句式,既是视觉的盛宴,朗诵起来亦使耳朵享受音乐的韵律美。以上两例都可供学生参照仿写。例如学生习作中原来有这样一句话“秋雨悄悄降临人间”,与叙事情境相衬稍显单薄,若向课文借法修改,内容就会相应丰富多了,情感也饱满多了:“悄悄地,它像精灵般打湿了我的衣襟,恋上我的鞋,爬上我的裤脚。我似乎看见它萧萧满落的寂寞,对纷飞而至的秋天静默守望。无风为伴,却只是轻轻地落下,温和地问候着匆匆的路人和匆匆的我。”

改后句子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写雨丝的飘动,动用联想、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确让人眼前一亮。所以,炼句脱胎于课本,根植于生活观察与情感体验。教师必须充分运用好课本,“赏句”之外的天地必定无限宽广。

品悟感悟文章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品悟和建构组合在一起,一方面让学生尝试通过各种方法把握住文章的语言表达规律,而另一方面则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仿写、改写等方式尝试运用自己掌握的语言表达规律。这样能让学生的认识更为深刻,逐步将掌握的表达规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四安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圈画词句孔乙己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圈画助力数学阅读
孔乙己(下)
注重方法渗透培养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