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激励性语言优化策略

2018-10-15李宵岚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激励性狐狸语言

李宵岚

激励性语言以人的内在期望、社会的需要以及两者的动态结合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一种具有相共性、普遍性以及积极性的行为。激励性语言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由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尊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越来越不敢正面地评价学生的发言,甚至连学生的发言出现错误时,也不敢明确地指出和纠正,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我们很多老师激励性评价前没有经过仔细斟酌和推敲,语文课堂上使用激励性语言的过程中慢慢出现使用过滥、语言乏味以及评价不切实际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正逐渐使得这一评价方式失去其评价价值。

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促进发展”,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学生多少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对学生学习的鼓舞和激励。因此,如何优化教师课堂中的激励性语言,真正发挥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在课堂上的作用,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

一、把握激励性语言的适度性

1.激励性语言使用要适时。于永正先生提出,课堂评价具有及时性的特点。教学《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时,我出示了一个填空“( )的狐狸”,大部分同学学完课文后都会说出“狡猾的狐狸”这样的答案,而有一名同学出人意料地回答了“善良的狐狸”,话一出口全班同学便哈哈大笑。这时候,我及时地对他进行了正面评价:“这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答案。你的小脑袋转得很快,已经想到我们其他同学还没想到的地方了。请问,你为什么会这么评价狐狸呢?”原来,他在《成语故事》上看过“兔死狐悲”这个故事,狐狸对兔子的死表现出了很真诚的悲伤,因此他认为狐狸还有善良的一面。我很庆幸自己及时的正面评价,让孩子有了表达的勇气,帮助他树立了信心,同时又对其他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

2.激励性语言使用要适量。我在日常教学中尝试去探索在哪些时机必须使用激励性语言,而哪些情境可以省略激励性语言,以求学生不会对我的激励性语言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发现,对于学习能力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当他们回答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时,只需要简单有力的肯定就可以了;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成绩中下的孩子来说,引导性的话语比简单的夸奖更有效,能够促进他们进一步深入地思考,学会如何学习。

3.激励性语言使用要适切。教师对学生使用激励性语言时要有所克制和区分。真正好的才发自肺腑地表扬,不吝溢美之词;而一些表现平平的地方,则可以使用鼓励的语句来引导。例如:“不错,你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很有勇气”“别紧张,慢慢来,再想想”等。

二、关注个体与群体的差异性

1.目中有人,立足全局。作为老师,对于自己教授的班级整体情况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明确班级学生类型和分布情况,了解每名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情况,利用合适的激励性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课堂参与性。学生一旦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认可,就会更主动、更乐学。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多肯定,多鼓励,坚持肯定性评价,从而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共同参与合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入最佳发展境界。

2.关注个体,尊重差异。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都存在阶段性和差异性。不能仅仅用一些片面的标准,比如学习能力去衡量学生,因为每名学生当前阶段呈现出来的能力势必是有差异的。如果我们的评价只局限于一个方面,比如学习成绩,这对于存在差异的学生来说多少有失公允,也缺少了对于差异群体应有的激励。因此,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孩子,我们也要学会如何“有技巧地夸”“换着方法夸”。

3.多重角度,多元指标。教师语言激励时,要关注不同孩子不同的方面,结合语文学科的三维目标,针对其不同的表现有区别性地激励。比如,一个思维比较慢的孩子,如果我们在他答错的时候也表扬他“回答得真好”,那么孩子不但不会从我们的激励性语言中得到鼓舞,反而会觉得老师似乎在讽刺他,不仅不利于他建立信心,获得兴趣,反而适得其反。针对此类学生,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去看待他。例如,我们可以从他思考的角度激励他“你思考问题的角度很特别,回答得很独特,让我们看看其他人是怎么想的”。这样既肯定了孩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做得好的一面,又侧面鼓励他听听其他人的想法,让他自己在倾听中学会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调动他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三、优化激励性语言的情感性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是敏感的,他们能很容易地从教师的表情、动作和语言中读出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是否是真情实感。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将激励性语言变成机械式的口头禅,请学生回答完问题后,甚至眼睛都没有直视着孩子,就脱口而出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此时,你的语气再温柔,表扬再动听,孩子都感受不到老师的真诚。这样的激励性语言完全没有意义。一位老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感情,才能发自内心地去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激励性语言拥有生命力。

1.让语言形式蕴含情感。课堂上,请孩子回答问题时,我会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表现,通过改变激励性评价时的语气、声音、语调等,对他们进行不同的激励。比如,学生的回答很优秀时,可以使用语气强烈的祈使句——“真精彩,让我们向他学习!”当学生的回答有一些问题时,可以使用一些引导话语,先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的行为,再鼓励他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并用上试探、询问的问句——“再想想,好吗?”

2.使激励表达有感染力。(1)可以用学生喜欢的口吻激励。如:“哇,你的回答真棒啊,我们都好崇拜你!”“你的小伙伴们都快羡慕死你啦!”这样的表达方式很适合小学生喜歡新鲜、充满好奇、渴望被认可的心理特点,充满感染力。(2)有时候,也可以不局限于口头的赞美和鼓励,而是用几个眼神和轻轻点头,以及竖大拇指等肢体语言代替激励性语言。甚至可以轻轻地抚摸学生的头部,拍拍其肩膀等,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也让学生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真情实感的激励。(3)将激励性语言变成文字。例如,结合孩子一阶段的表现,事先准备好表扬信,课堂上恰当的时候赠送给学生。这种“郑重其事”的表扬方式能够充分刺激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3.发挥同伴激励的作用。班集体中,除了得到老师的肯定外,孩子们也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因此,我们在课堂激励时,要充分重视同伴在激励中的作用。我给自己班级的孩子编了一首“表扬歌”,通过有节奏地拍手,配合儿歌,能让被表扬的孩子充满荣誉感,从中体会到来自同伴激励的能量,产生积极性。这比教师单调的激励更具有生长力,也能让课堂激励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总之,激励性语言的恰当使用是每位一线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而激励性语言的优化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关键在于平时教学活动多学习,多积累,多探究,多练习,多改进。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激励性狐狸语言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小学习作教学激励性评价的运用策略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狐狸和猫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依托激励性评价提高低学段口琴口头作业效度的实践研究
狐狸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