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在输尿管结石诊断及引导体外碎石治疗中的价值探讨

2018-10-15毛银娟严天海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中段体位输尿管

毛银娟,严天海

(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陕西 西安 71004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3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其中男性73例,女性64例,患者最高年龄74岁,最低年龄26岁,平均年龄(33.67±6.51)岁。患者最长病程3个月,最短病程6小时,平均病程(19.31±3.17)天。排除标准:第一,哺乳期、妊娠期妇女;第二,合并其他疾出血性疾病,慢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患者;第三,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第四,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所有患者中,上段输尿管结石有53例,中段输尿管结石有41例,下段输尿管结石有43例。

1.2 方法

进行治疗前,所有患者均需要进行相关检查,然后选择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设置好相关参数(探头频率4.0mHz),在超声诊断前一小时,要求患者饮用600毫升纯净水,确保膀胱充盈。然后采取俯卧体位,通过超声诊断对患者集合系统、肾脏等部位进行观察,尤其是三个生理狭窄部位的观察,确定是否讯在炎症、输尿管狭窄等情况。完成诊断后,需要在超声引导下采取体外碎石治疗,具体步骤如下:首先,输尿管结石定位。根据不同段输尿管结石的位置,通过强回声结石反射对结石进行定位,无法患者采取俯卧体位时,难以探查结石的具体位置,则可以要求患者换成仰卧或者侧卧体位,并且利用探头将患者肠管推开。其次,超声定位体位碎石。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在治疗前,需要充盈膀胱,超声探头放置在患者侧脐3厘米左右的位置,做好体外输尿管结石定位。在碎石过程中,需要根据超声体外定位结果在患者结石位置放置探头,并且小范围移动。调节碎石仪器的相关参数(预定冲击次数1000次,冲击波每分钟冲击60次,电压不超过12kV,不少于6kV。进行碎石时,医生需要严格观察碎石情况,并且通过调节焦点等方式,找到理想的冲击点,尽可能缩短碎石时间。第三,完成治疗后,需要对患者采取超声复查,并且给予相关治疗和适当的运动,促进结石排出。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以患者输尿管结石确诊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作为观察指标。其中,治疗效果包括:治愈(所有症状消失,排石干净,输尿管正常,无肾积液)、无效(治疗两个月后患者超声检查没有任何变化)。

2 结果

患者确诊率为98.54%(上段确诊率98.11%,中段确诊率100%,下段确诊率97.67%),一次碎石治愈率为82.22%(上段84.91%,中段75.61%,下段81.40%),2次碎石治愈率为11.68%(上段11.32%,中段14.63%,下段9.30%),3次碎石治愈率为5.84%(上段1.89%,中段17.32%,下段9.30%),无效概率为1.46%(上段1.89%,中段2.44%,下段0%)。

表1 患者输尿管结石确诊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输尿管是人体重要组织结构,呈现出肌性管状,连接机体肾脏与膀胱,一般长度为24厘米到32厘米之间[1]。输尿管由于生理结构的特殊性,存在不少狭窄处,根据狭窄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上段、中断和下段。输尿管结石则是由于肾结石排出过程中发生了阻塞与停顿,导致结石在输尿管狭窄处聚集,从而引发剧烈的疼痛[1]。临床上针对输尿管结石的治疗重视程度非常高,体外碎石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重要手段。在体外碎石过程中,对疾病进行诊断,从而确定结石的位置、大小等尤为重要。因此,在采取体外碎石治疗时,联合使用超声诊断与超声引导尤为重要。通过多普勒超声诊断,能够为医生的治疗提供更多依据,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本文主要采取回顾分析的方式,对近两年137例输尿管结石患者治疗过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采取超声诊断和引导体外碎石治疗的患者确诊率高达98.54%,而治愈率高达98.54%。该研究结果与何鹏[2]在超声在输尿管结石诊断及引导体外碎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输尿管结石诊断和治疗当中采取超声诊断并引导体外碎石具有比较高的确诊率,治疗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中段体位输尿管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开放手术辅助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1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