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探讨
2018-10-15刘秀丽
刘秀丽
(无锡第八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体温是一项重要的生命体征,体温的良好维持对于保证机体各项机能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1]。临床研究指出,对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存在低体温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手术过程中麻醉药物的使用会抑制患者的中枢,加之术中体腔长时间暴露,静脉输入大量冷液体等因素引起的[2]。临床进一步研究指出,在相同的手术治疗条件下,术中出现低体温的患者,其病死率要显著高于术中体温维持正常的患者。同时术中低体温会给患者带来诸多的不良影响和危害[3]。因此,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来预防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意义重大。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以随机抽样的方式从2015年—2016年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各类手术患者中选取100例实施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包括50例研究对象,和对照组包含50例研究对象。观察组50例,共包含26例男性、24例女性;年龄在23-65岁之间,中位年龄(48.6+6.2)岁。对照组50例,共包含27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在35—64岁之间,中位年龄(49.3+6.5)岁。两组研究对象各项资料之间的分别情况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本次研究实施前上报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入组研究对象均签署了入组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
1.2 临床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术中低体温预防护理,具体如下:在患者手术治疗前,加强对其进行体温监测,及时发现低体温现象。术前20min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患者的腋温,术中使用多功能监护仪对患者进行持续体温监测,分别在术前20min、术中每隔20min、术后1h、3h进行体温监测,并根据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给予患者合理的处理[4]。将手术室的室温维持在25℃左右,湿度调节至40%—60%之间,并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加盖大棉被进行保温。对患者进行输液时,使用加温仪将液体加热到合适的温度之后在进行给药,积极避免患者体温丢失。患者在手术中进行冲洗时,需将冲洗液加热到体温水平再进行冲洗[5]。
1.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别以(%)和( )形式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运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检验结果以0.05为水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体温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体温保持比较平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体温均明显低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如下:
表1 两组患者围术期体温变化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中低体温和寒战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和寒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如下:
表2 两组患者术中低体温和寒战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输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如下:
表3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3 讨论
综上所述,对手术患者在术中实施低体温预防护理干预,能够保持患者围术期体温稳定,避免患者发生术中低体温和寒战,从而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利于患者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