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世美:援藏,就是援自己

2018-10-15张磊

浙江共产党员 2018年10期
关键词:那曲高原西藏

本刊记者/张磊

王世美,1974年8月出生,浙江省第八批援藏干部,现任那曲市色尼区教体局副局长,派出前系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校长。

23年前,遥远的那曲正式成为浙江对口帮扶地区,也正是从那时起,一批又一批的浙江援藏干部将汗水与梦想播撒在了这片广袤而神圣的土地上。

立秋刚过,坐上高原列车进入羌塘草原,看了一路援建的生动场面,也听了一路“民族情,一家亲”的动人故事,我们终于见到了援藏干部王世美。

一顶帆布遮阳帽,一件带绒冲锋衣,一双厚底运动鞋,这是王世美在那曲的日常着装。这位瞒着八旬双亲来到那曲的援藏教育工作者,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通过教育援藏的“九个一”工程为色尼区的教育发展开辟出了新的路径。

“皮肤黑了,头发也白了,但值了!”如他所言,援藏就是援自己,教育在那曲应该步履不停。

“下乡的路再远也要走下去”

空气稀薄、高寒缺氧、草木难生、生命禁区,这是那曲的关键词。

2016年7月23日,王世美第一次来到那曲,头快要“炸”了。但是为了第一时间掌握情况,还没来得及缓解高原反应的他便一头扎进了工作里,深入全县12个乡镇学校、幼儿园开展调研,最远的学校距驻地有170多公里。

尼玛乡中心小学是他下乡调研距驻地最远的学校之一。这所中心小学地处那曲地区最偏远的乡镇,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

下乡的路都是土路,路面狭窄,崎岖不平,有的路段是横直的,稍微不注意就有掉进河里的危险。一遇到下雨或下雪路就被封住了,惊险程度堪比川藏线。

比自然环境更令人堪忧的是教育环境,“一走进学校大门,整个校园很空旷,孩子们课间都在和野狗玩,诺大的一个学校没有一本图书!”他叹了口气。

地广人稀,学校分散;缺水缺电缺网缺场地缺教学设备;教师缺编缺培训;教学手段落后教学质量不高……一系列严峻的问题都摆在了眼前。

怎么办?如何解决?针对存在的问题,他充分利用内地教育的发展经验,在杭州援藏领队和江干区教育局的支持和指导下,确定了“寻求援助重民生,培训师资促发展,规范管理求突破”的三年教育援藏思路。

“众筹图书馆”,安装净水装置,让15所乡镇幼儿园的孩子都能拥有喜欢的玩具,为尚未供暖的7所乡镇学校实施供暖工程,多方筹措让每一位贫困生都能得到资助,加班加点打造浙江省“十三五”援藏规划中最大单体项目那曲杭嘉中学……如今,色尼区的孩子们不仅喝上了干净的水,还能在宽敞暖和的教室里上体验“云课程”。

从踏入那曲的第一天起,王世美不是在下乡,就是在下乡的路上。“下乡的路再远也要走下去,我希望这里的孩子能够过得越来越好。”王世美说,真实地接触了这方土地的百姓,才知道责任之重,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实现千里送教

8月初,色尼区国家统编教材使用培训暨动员会在那曲杭嘉中学举行。两位来自杭州的名师王春燕、林晓瑛不远千里来到那曲送教,助推统编教材落地。

“这已经是第7批教师送教到高原来了。”提起浙江教师高原送教,王世美道出了其中的不易。

2016年,初到那曲的他积极促成了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与那曲县教体局签订了三年对口援藏帮扶协议,将一线骨干教师送到杭州、拉萨、广州学习培训。2016年底,30多名校长、园长便来到杭州接受了量身定制课程培训。

“培训让我们看到东西部教育理念的落差,更让我们明白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意义。”参加第一批校园长培训的江央罗布说。

然而,如果要将12个乡镇的700多名教师全部送到杭州培训,至少需要10年时间。于是,王世美心里便有了让内地名师送教到高原的想法。

想法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严峻恶劣的高原环境让他有些退缩,江干区教育局接到申请后也有顾虑:“怕老师们身体吃不消”。

送还是不送?王世美最后还是没有选择放弃。

在多方沟通和协商下,2017年5月,羌塘草原迎来了第一批浙江省名优教师。“用心的课堂”“通往学生心灵的课堂”“师生共同构建的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浙江教师精湛的教学水平和优秀的职业素养让参训老师们纷纷点赞。

与藏区牧民家庭进行结对帮扶。

那几日他每晚都睡不着,直到送教老师平安回到杭州,他才舒了口气,“真的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高原送教总艰难,但他心里明白,教师队伍的发展是教育的关键。“让每一位教师都得到培训,不只是走出去,更要请进来,让高原的教师和孩子们与内地师生共同发展。”促成了第一次送教后的他不仅有了信心,更有了决心。

让党旗飘扬高原

“说起旧西藏,对于零零后的我,从来没有亲身感受过西藏的苦,但是,从新旧西藏对比宣传教育,以及我奶奶的口中,我了解到旧西藏的黑暗。”那曲镇中心小学的小讲解员曲珍正在党建文化长廊为全区学校的支部书记上一堂精彩的“党课”。

在那曲镇小,党建文化长廊成为了学校的新地标。党的光辉历程、党中央对西藏各族人民的关怀、习总书记对西藏教育的重托、党的十九大精神、“厉害了我的国”“自豪吧我的家”等内容纷纷上墙,让人眼前一亮。

至2018年8月,在王世美和杭州援藏领队王江的多方筹措下,那曲市色尼区四所学校的孩子有了干净的水喝。

“这是结合地区需求精心设计过的。”除了党建文化长廊,一本带有高原特色的《共产党员学习笔记》吸人眼球。翻开笔记本,如何开展党建工作等一系列要则都列入其中。

跑党建示范点,带支部书记入杭培训,精心设计《共产党员学习笔记》,筹措党建经费……王世美都亲力亲为,他希望“党建引领促教育教书育人争先锋”的理念能够引领着色尼区的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正如他所言“教育党建工作在藏区非常重要”。

从无到有,从有到逐步优化。下一步,他还将着力打造学校的党建文化品牌,推进基层学校党性教育基地发展,让每一所学校党支部都成为立德树人的战斗堡垒。

“只有来到了西藏,才深刻明白国家和民族的意义,才知教育责任的重大。”正如王世美初来时的援藏日记《那曲,我来了》中所写“在那曲,为生命重新铺设航线”。这条航线一端驶向了藏区的孩子,让他们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另一端驶向了自己的内心,更加坚毅地风里雨里驰而不息为教育事业奋斗到底。

猜你喜欢

那曲高原西藏
我校成功中标西藏那曲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项目
都是西藏的“错”
别了,没有树的那曲
高原往事
迸射
高原往事
高原往事
2016年7月西藏那曲持续性降雨天气过程分析
那曲河边
神奇瑰丽的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