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2018-10-15崔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5期
关键词:单孔微创切口

崔丽

子宫疾病是目前女性的多发病和常见病, 影响到多数女性的生活质量。传统的治疗子宫疾病的方法一般是常规开腹手术。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越来越多的子宫疾病患者开始接受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1]。利用这种微创术能够减轻患者在手术中遭受的疼痛, 同时手术切口更美观。最近几年, 腹腔镜微创术由原来的4个操作孔发展到现在的单孔,手术方法日趋成熟和完善。本院针对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疾病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70例子宫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8~58岁,平均年龄(42.78±6.45)岁。经过本院全面检查, 51例为子宫肌瘤, 19例为子宫腺肌症, 子宫肌瘤的大小<12 cm。排除患有其他的严重疾病, 比如血液类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 以免干扰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5例。实验组患者中25例子宫肌瘤, 10例子宫腺肌症;对照组患者中26例子宫肌瘤, 9例子宫腺肌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3 d冲洗阴道, 手术前禁食,排空肠道和膀胱, 全身麻醉后准备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 实验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具体操作如下:置尿管和举宫器, 在脐部纵切长约2 cm的切口, 切至腹腔, 置单孔器械底座, 置腹腔镜。仔细探查子宫的大小、形状以及是否有粘连现象。钝性分离可能的粘连,选择子宫的一侧钳夹、电凝及切断输卵管根部、卵巢固有韧带、子宫圆韧带, 另一侧同法处理。经阴道切断缝扎子宫主韧带、骶韧带及子宫动脉血管, 完全游离子宫, 从阴道取出子宫, 经阴道连续内翻缝合盆底腹膜及阴道残端黏膜。腹腔镜下清洗盆腔, 检查无渗血, 拔镜放气, 逆行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排气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发热以及术后伤口粘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情况, 采用VAS统计术后疼痛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 低于对照组的6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和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实验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注 :与对照组比较 , a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术后排气时间(h)实验组 35 102.7±16.0a 179.3±103.7 5.1±1.4 19.3±8.7对照组 35 126.4±18.0 178.4±78.9 5.4±1.5 19.6±9.1 t 5.822 0.041 0.865 0.141 P<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和术后疼痛程度比较(±s, 分)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和术后疼痛程度比较(±s, 分)

注 :与对照组比较 , aP<0.05

组别 例数 满意度评分 VAS评分实验组 35 91.2±2.9a 1.89±0.71a对照组 35 83.4±1.3 2.54±0.92 t 14.520 3.309 P<0.05 <0.05

3 讨论

随着国内外对微创手术的研究和创新, 结合妇科宫颈疾病的特点, 经脐单孔腹腔镜微创全子宫切除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宫颈类疾病的治疗手术中[2-5]。单孔腹腔镜能够把微创与美容完美结合, 将传统手术中的大切口和多切口藏匿在脐部, 做到真正的无痛、无瘢痕。同时, 由于单孔手术创伤小,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少, 能够减少多孔穿刺的风险和镇痛用药量。但是目前单孔腹腔镜仍存在一定困难, 所有的操作从一个孔进入腹腔, 手术部位的视野太狭窄, 不易操作[6-10]。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手术时间为(102.7±16.0)min, 短于对照组的(126.4±18.0)min,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单孔手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 其中无伤口粘连, 术后发热占8.6%, 切口感染占2.9%;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0%, 其中伤口粘连占 8.6%, 术后发热占 28.6%, 切口感染占22.9%;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单孔腹腔镜微创术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1.2±2.9)分, 对照组为(83.4±1.3)分;实验组患者VAS评分为(1.89±0.71)分,对照组为(2.54±0.92)分;实验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患者对单孔腹腔镜手术是满意的, 同时实验组VAS评分较低,表明单孔手术带给患者的疼痛较轻。

综上所述, 经脐单孔腹腔镜微创术在治疗子宫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值得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猜你喜欢

单孔微创切口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经耻骨联合上单孔腹腔镜行直乙交界癌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