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乙拉西坦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对癫痫患者血清NSE、GFAP水平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10-15臧文举张爱玲张志军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8年9期
关键词:左乙拉西经颅

臧文举,张爱玲,张志军

(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为临床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也是目前威胁人们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此病的防治已引起临床的广泛重视[1]。左乙拉西坦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可显著抑制神经元高度同步化,作用于突触囊泡蛋白,阻断N型钙通道,在控制癫痫发作中疗效显著。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是目前临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非侵袭性新技术,可通过感应电流调节脑部神经元活动与代谢,有利于抑制神经元过度兴奋,促进神经元功能恢复正常。癫痫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相关因子水平变化在其发生、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为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一般在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活化状态下水平升高,并引起神经元异常兴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为葡萄糖代谢的关键酶,广泛存在于神经元细胞中,具有烯醇化酶活性,在神经元损伤后水平显著增高,可有效反映神经元损伤程度。本研究选取我院99例癫痫患者,分组探讨左乙拉西坦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对其血清NSE、GFAP水平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9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9例。观察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2.28±15.87)岁;病程3~12月,平均病程(7.69±3.24)月。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3.11±16.15)岁;病程4~13月,平均病程(8.01±3.15)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神经病学》[3]中癫痫相关诊断标准;年龄≥18岁;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痴呆、脑占位性病变或明显脑损伤者;有吸毒史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依从性差难以配合本研究顺利完成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左乙拉西坦(重庆圣华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3115)治疗,成人(≥18岁)起始剂量为500 mg,bid,po,根据临床疗效及患者耐受度可增加剂量至1500 mg,bid;老年人(≥ 65岁)应在治疗期间定期检查肾功能,并根据肾功能情况调整剂量。连续治疗12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治疗:①使用EldithPlus型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仪(英国Magstim公司);②取平卧位,安静呼吸,根据脑电图确定刺激区域(其中刺激头顶部5例,颞叶22例,左侧大脑半球23例);③频率设置为1 Hz,刺激 10 s,间隔5s,重复 100 次 ;④每周治疗5d,休息2 d,连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①脑电图疗效。②血清NSE、GFAP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2 mL,离心后取血清送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SE、GFAP。③安全性。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④生活质量。分别于治疗前后以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4]评估生活质量,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5 评定标准

根据脑电图检查结果拟定正常、明显好转、好转、无效。

总有效率=(正常例数+明显好转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痫样放电完全消失为正常;痫样放电减少≥50%为明显好转;痫样放电减少<50%为好转;痫样放电未减少为无效[5]。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脑电图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脑电图疗效更为显著,且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电图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SE、GFAP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NSE、GF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NSE、GFAP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SE、GFAP水平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对照组服用左乙拉西坦期间发生嗜睡2例,头晕1例,乏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观察组服药期间发生嗜睡1例,乏力2例,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治疗期间出现轻微头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75)。

2.4 两组治疗前后QOLIE-31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QOLIE-31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QOLIE-31评分比较

3 讨论

癫痫是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仅次于脑卒中,该病以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导致精神、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等方面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6-7]。左乙拉西坦属吡咯烷酮衍生物,为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选择性抑制癫痫样突发放电的超同步性及癫痫发作的传播作用有关。单纯使用左乙拉西坦虽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但仍难以取得理想疗效。重复经颅磁电刺激是近年发展并完善起来的一种脑刺激电生理技术,主要利用脉冲磁场刺激大脑皮质,以产生感应电流调节脑异常神经元电活动,同时诱导大脑皮质形成长时程增强及长时程抑制效应,进而达到抗癫痫的目的。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脑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左乙拉西坦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治疗癫痫疗效显著,且不会明显增加治疗副作用,安全性好。

近年随临床对癫痫的认识深入发现,癫痫的发生过程中,神经元损害具有重要参与作用,且始终伴随着相关因子异常表达[8]。GFAP是一种主要存在于星形胶质细胞内的中间丝蛋白,在细胞骨架构成及张力强度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临床研究发现,GFAP水平升高通常提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正常情况下,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能够分泌多种因子保护神经元,并稳定细胞外K+含量,以保证正常的神经元电活动,但当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增生时,则可导致细胞外K+稳态失衡,神经元异常兴奋,诱发癫痫[9]。NSE是脑组织中活性最高的一种烯醇化酶,在神经元受损时,NSE活性增强,并透过血脑屏障释放至血液,导致血中NSE水平显著升高,故检测血清NSE水平可准确评估神经元损害程度。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SE、GFA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左乙拉西坦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可有效改善癫痫患者血清NSE、GFAP水平,促进疾病良好转归。

癫痫反复发作不仅威胁身心健康,亦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且患者负性情绪及心境障碍严重,显著影响其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QOLIE-31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左乙拉西坦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治疗癫痫,比单纯药物治疗更为有效,有利于减少癫痫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总之,左乙拉西坦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电刺激治疗癫痫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NSE、GFAP水平,且安全性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本研究选取样本量少,且未对病例进行中远期随访观察,故临床仍需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左乙拉西经颅
勘误
经颅电刺激技术对运动性疲劳作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效果观察
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冰糖葫芦
经颅磁刺激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酒依赖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影响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析
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癫痫孕妇胎儿致畸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