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地区美洲斑潜蝇的生活史研究

2018-10-15

吉林蔬菜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生活史豆苗美洲

刘 通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69)

1993年12月,问锦曾在中国海南省三亚市首次发现一种新的潜叶蝇危害蔬菜,确定为中国新种——美洲斑潜蝇,哈尔滨地区发现最多和最为主要的潜叶蝇种类为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它适应性强,繁殖快,寄主广泛,其对菜豆、黄瓜、番茄、甜菜、辣椒、芹菜等蔬菜作物造成较大危害,严重影响到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在我国1994年列为国内检疫对象,1995年定为国家新增加的进口植物检疫对象。因此探索美洲斑潜蝇的生活史是必要的和有意义的,可以为防治时期及方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我们对于美洲斑潜蝇生活史的研究,主要是在室内的自然状态下,在人工盆栽矮生菜豆上连续接种繁殖研究为主,结合棚室蔬菜上自然发生观察为辅,始发期、进入越冬期主要以棚室自然状态下的调查为主。

实验方法:注意调查棚室内美洲斑潜蝇的始发期,一旦发现成虫出现,即用玻璃瓶采集带回室内,依据虫量的多少分成若干组,分别接到已展开4片以上叶的矮生菜豆苗上,每代保证30~50盆以上。接虫时用细纱网罩住,让潜叶蝇成虫在网内产卵4~8小时左右(接虫时间长短依据虫量多少而定,虫量大接虫时间可短,反之则长),接虫完毕后,把豆苗与潜叶蝇成虫分离,放在光线较好的地方正常管理。随时观察豆苗上的变化,当一个世代的幼虫化蛹时,就将这些成虫接到下一批的矮生菜豆苗上,做第二代生活史试验,如果室内的成虫量不足,可以到棚内采集补充够量,以保证下一代接虫的连续性,这样每个世代连续进行,以此类推。每一个世代的调查要严格记载温度对各个虫态的影响以及各个虫态的历期,2017年经过一年的室内生活史研究,得出潜叶蝇在我市一年发生的代数,以及每一代的历期,以及各虫态的历期。

世代 各虫态天数 每一代天数卵蛹第2代第3代第4代第5代第6代第7代第8代第9代第10代第11代第12代7.5 7.0 6.2 6.0 4.0 3.5 3.5 7.7 9.0 10.3 10.0幼虫12.0 11.2 8.5 7.0 6.0 5.5 6.0 5.7 6.5 5.8 7.0 13.0 12.0 12.0 11.0 9.0 8.0 8.0 10.3 13.0 16.5 18.5成虫5.0 5.0 4.0 4.0 3.0 3.0 3.0 4.0 4.0 5.0 5.0 32.5 30.2 26.7 24.0 19.0 17.0 18.5 23.7 28.5 32.6 35.5

综合田间调查和室内研究结果表明,该害虫在我市的节能日光温室中一年可发生12代左右。当温度在15~20℃时,美州斑潜蝇发生一代所需要的时间为30天,当温度在25~30℃时,潜叶蝇发生一代的时间为20天。其规律是环境温度越高,其发生一代所需的天数越短,当环境温度高于35℃以上时,其蛹几乎不羽化;环境的温度越低,其发生一代所需要的天数就越长。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斑潜蝇的活动减弱,当环境温度低于6℃时,基本无斑潜蝇的活动迹象。把在25℃室下羽化正常的蛹,拿到4℃的恒温箱中放置96小时,然后取出再放回到25℃室温下,发现其蛹的羽化率降到介乎为零,由此可见,高温(35℃以上)或低温(低于4℃以下)都是杀灭潜叶蝇蛹的好办法。

猜你喜欢

生活史豆苗美洲
割豆苗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荣获第三届罗国杰伦理学教育基金优秀著作奖
豆苗儿家的门辩论会
美洲野牛当宠物
豆苗儿家的辩论会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八卷本)》荣获第八届高等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美洲动物
辽中地区玉米粘虫的发生与防治
谁发现了美洲
滦河口文昌鱼生活史与食性初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