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菜豆灰霉病的防治措施

2018-10-15

吉林蔬菜 2018年10期
关键词:豆荚保护地病斑

1 发病症状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危害茎蔓、叶片、花和豆荚。苗期叶片呈水渍状下垂,之后叶片边缘产生白色霉层。保护地栽培根茎处产生云纹斑,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间淡棕色到浅黄色,湿度大时,上生有灰色毛霉层。豆荚发病先侵染败落的花,后扩展到豆荚,病斑初淡褐至褐色后软腐,表面生灰霉。叶片病斑为较大的轮纹斑,后期易破裂。

2 发病特点

病原菌可以在病残体中营腐生生活,不断产生致病孢子侵染植株。条件不适时病原菌以菌核在田间较长时间存活,当条件适宜时,菌核长出菌丝直接侵入或产生孢子,借雨水溅射传播危害。病原菌可随病残体、水流、气流、农具及衣物传播。该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在气温20℃,相对湿度95%以上,通风不畅时,发病重。重茬栽培,保护地通风不良,浇水过多易发病。

3 防治方法

3.1 栽培措施:与十字花科、百合科蔬菜或大田农作物实行2~3年轮作。用无病原菌的新苗床或大田育苗,培育无病壮苗用于生产。

保护地栽培早晨要先放风,降低湿度,然后闭棚增温,下午放风降低湿度,把湿度降到75%以下,防止夜晚叶片结露。应在晴天早上浇水,浇后立即闭棚,使温度升到30~35℃,再通风降湿。施入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并注意增施有机肥。发现病株、病叶、病荚,及时消除,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3.2 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喷施生物农药2%武夷霉素200倍液,隔4~5天喷施1次,共防治3~4次。保护地栽培时,以发病初期用3.3%噻菌灵(特克多)烟剂,每667平方米用量250克,傍晚进行密闭烟熏,每隔7天熏一次,共熏治3~4次;或者用10%速克灵烟剂,每667平方米每次用250克,于傍晚分4~5个点点燃熏治;还可以采取粉尘防治法,于发病初期选用6.5%甲霉灵粉剂,或5%灭霉灵粉剂,或5%利得粉剂,每平方米每次用1千克,于早晚喷防治。露地栽培,可在发病初期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45%噻菌灵悬浮剂6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腐霉剂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6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900倍液。每隔7天喷一次,共防治2~3次。

猜你喜欢

豆荚保护地病斑
潍坊市自然保护地现状及整合优化对策
近50年自然保护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湖南省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重叠关系分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套袋苹果黑点病的发病诱因、机制与条件
核桃叶斑病发生动态及病情扩展进程研究初报
小房子上的绿豆荚
甜瓜霜霉病的病源生物学特性
轻松治癒花斑癣
豆荚螟的无公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