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厚道
2018-10-15
北广人物 2018年38期
1930年,29岁的罗尔纲从上海中国公学毕业后,住到了胡适家,一边帮助胡适整理胡父的遗著,一边给胡适的两个儿子当家教。其在整理完胡父的遗著后,就回到广西老家。1934年,他又回到胡府,在胡的指导下研究晚清军制和太平天国。
罗前后两次在胡家,一共待了五年,学问大长,成为研究太平天国的专家。后来,他感恩于胡的教导,写了本小册子《师门辱教记》。胡适在看到这本小册子时,甚为激动,认为这本小册子带给他的荣光比他得到35个名誉博士还要多,并欣然为之作序:“我的朋友罗尔纲先生曾在我家住过几年,帮我做了许多事。……但他绝对不肯收受报酬……(因为)他总觉的是在我家里做‘徒弟’,除吃饭住房之外,(就)不应该再收受报酬了。”胡适还说:“这是他的狷介,狷介就是行为上的不苟且,就是古人所说的‘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我很早就看中了罗尔纲的这种狷介的品性。我深信凡在行为上能够‘一介不苟取,一介不苟与’的人,在学问上也必定可以养成毫不草率、毫不苟且的工作习惯。所以我早就对他说,他那种一点一划不放过的习惯,是他最大的工作资本。”可见,胡对罗的栽培也可谓是充满了真诚,并付出了很多心血的。
然而,当风雨来临时,罗尔纲却与自己的老师划清了界线。当年,北京三联书店为展示批胡成果,由罗主持,陆续出版了八大本300多万字的《胡适思想批判》论文汇编。
对于当年的学生对自己的批判文章,胡适则一直坚持认为是他的无奈之举。1958年底,胡还在台湾出版了罗的《师门五年记》。上世纪80年代,当罗尔纲得知此事后,深感愧疚,终又提笔,开始追忆当年与恩师种种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