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理解和尊重走进课堂促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

2018-10-14肖李勤

考试与评价 2018年4期
关键词:理解尊重全面发展

肖李勤

【摘 要】将学生看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理解他们不同的发展过程,在教学、教育各个方面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使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快乐,得到适合他们自己特点的发展和进步,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的教诲,也是新一轮中小学课理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

【关键词】小学生 尊重 理解 全面发展

理解尊重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进而促进教育教学获得最佳效果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渗透于一言一行中,学生的心理细腻,教师的点滴言行都会影射在学生的心里,通过和老师的接触,学生能深切感受老师是否关注自己、尊重自己。细心、民主、善于反思的教师会转变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留意学生的反应,不断矫正自己的言行,将理解和尊重带进课堂,从而让教学愉悦高效。

一、教师要转变角色,理解尊重学生,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1.教师要转变角色,理解尊重学生

教师过去总是被许多美丽光环包围着,如“红烛”、“园丁”“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等,戴着这些光环。教师的地位崇高了,教师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了。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被淡化了,他们不敢冒犯教师,不管越雷池半步,只能正襟危坐、俯首静听,唯唯诺诺,对教师敬而畏之,任凭教师摆布。在这种气氛里,学生思维的火花被压制了,想象的翅膀被折断了,创新意识没有了,特长得不到发挥,个性得不到张扬,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做到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并随时注意摒弃自己的陈规陋习,解除学生的束缚,与学生积极互动,以平等的身份面对所有的学生,以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自觉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体验性、探究性不断发展和提升。

2.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部分教师对学生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大事小事都亲自操办,这样做其实就是不相信学生能力的一种表现。久而久之,不但教师身心疲惫,而且养成了学生的惰性。教师的爱,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成学生对学习的爱,对生活的爱,应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不断的锻炼,获得学习和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大教育家魏书生在一次报告中说,老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们自己能干的事老师就不必多操心,让他们自己去干就行了。这样更体现教师对学生能力的信任和尊重。

3.教师相信学生的人品

无论学生犯多大的错,教师都应该从关爱的目的出发,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人品。“你希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要用所谓的“好学生”、“坏学生”加以区分,给学生贴上不同的“标签”,从而给学生的人格发展蒙上阴影。教师对学生满怀信任和期望,就会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热情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实践告诉我们,无论有怎样不良习惯的学生,都在内心深处希望他人信任自己,理解并尊重自己。相信学生的人品,也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一种重要体现。

4.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让课堂高效

教师本身的优良品质容易唤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随时加强自身的修养,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学习目标的实现,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做到精神饱满、乐观豁达、热情,使学生在教师感染下可感到不慌乱、乐观,从而自信地对待学习。我做到利用各个教学环节,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并注意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及时沟通,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教学打下良好基础。语言是信息传播主要工具,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因此,我注意做到讲话明白、简练、清晰,尽量使用幽默语言,注意观察学生流露表情,观察学生心理活动,控制教学节奏,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尽可能得到最大的提高。

二、教师要了解学生个性特点,教学得法,促其全面发展

我们教师要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加以了解,然后再根据其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育方法。如果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就会在学习上苦下功夫,锲而不舍,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成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注意设置一定的困难,有意识地磨练学生的意志,使设计的提问或练习,并有一定的坡度和跨度,并且鼓励学生不畏困难,知难而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让学生学会用意志的制止功能排除不良情绪(如恐惧慌张、挫折感、悲观失望和狂喜等)的干扰,强迫自己保持平静的心境面对学习。

在课堂教学的提问过程中,我还注意实行鼓励性教学,注意知识的深入浅出,设计问题时力求简单明了,把容易的问题留给中下学生,当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答错也不加以指责,而是帮助他们分析,鼓励他们再找出答案。在进行提问时,我还注意做到因人而异,如对性格内向、认真吃苦的学生,我则想方设法教给他们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的方法,使他们变苦为巧学;对性情活泼、兴趣广泛的学生。在教学形式上我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抢答、分组比赛、学生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有光荣感、成就感,使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做到教给学生深化知识、夯实基础的方法,使其变浅学为深学;对学习勤奋、成绩优异的学生,我则教给他们博学多思、扩大知识面的方法,使其变学滿为学而知不足,对基础薄弱、自卑感强的学生,我尤其注意引导他们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教给他们制定目标、改进策略的方法,使他们能变厌学为愿学。这样,既提高学生独立地获得问题的解决能力,并让学生掌握探索思考的方法,获得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每个教师要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要对每个学生负責,理解和尊重学生,切实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顾航冲,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高等教育研究》,2004(4):54-55

[2]张健,教师要了解学生《中小学教材教学》,2002(25)

[3]陈晓爱,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教育教学论坛》,2010(26):86-86

猜你喜欢

理解尊重全面发展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