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2018-10-14甘辉

考试与评价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提高有效性

甘辉

【摘 要】课堂教学有效性应根据现阶段素质教育的目的,在课堂上传递知识点的同时,基于学生的能力水平,因材施教辅助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尤其对于高中生来说,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学生面对长篇大论的政治教学难免会顾此失彼,学习呈现片面化的特点,教师应从应试教育中过于关注高考成绩的思维模式中脱离出来,以多元化元素的导入,为枯燥乏味的高中政治课堂填充活力,教师应依托教材文本,在充分了解学生性格特点的情况下,拓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吸引学生的眼球,结合现代化科技教学手段,直观的呈现较为抽象的政治认知,启迪学生的智慧。

【关键词】提高 高中政治 课堂 教学 有效性

引言:高中政治的教学任务,重在让涉世未深的高中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以积极的生活态度迎接学习与日常面临的挑战,从而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以专业能力与道德思想的同步化进步,成为复合型人才,真正为国家的发展储备力量,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惯于逼迫学生进行死记硬背,学生对政治内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模棱两可的理解下,难以提高学生的政治思维,受到接触层面的局限,学生鲜少以宏观的政治思路表达独立的观点,教师应创建自由的沟通空间,鼓舞学生形成个性而积极的政治辩证能力。

一、迁移政治内容到生活问题

政治的内容虽与我国每一个公民息息相关,但对于长期处于校园这个象牙塔内的高中生来说,政治仍旧与高中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直截了当的政治知识点铺陈,难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学生凸显出消极萎靡的状态,教师可将教材中呆板的政治内容迁移到实际问题当中,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政治,从身边的政治问题出发,领会政治的核心内涵。如讲授“股票、债券与保险”这一知识点时,设计下面的生活情境:在班级设立三个部门——股票部、债券部与保险部,每个部门推选一位能力强的学生任部长,带领部门成员分别去推销自己部门的理财产品。为了保证活动的有效性,课前我已经布置学生利用多种形式去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股票、债券、保险这三方面的知识,如每种投资方式的优劣、影响投资收益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等,学生们积极行动起来,有的回家请教自己的爸爸妈妈,有的上网搜查资料,有的专门去向保险推销员请教,还有的直接到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进行实地考察等。学生们都准备得很充分,在课堂展示中,教师作为推销对象,三个部门组成了一场辩论赛,纷纷展示自己产品的优势,整个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自身的参与增加了感悟、体会,了解、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我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即设计一个适合自己家的投资方案,方案要求切合实际、有理有据。

二、填充科技教学手段

传统的政治教学只能以板书的形式,滔滔不绝的口头描述,导入新科技手段后,教师可在恰当的时机,发挥出多媒体的功效,直观动态化的展示出高中政治趣味性的一面,促使学生产生心灵共鸣,在感官的冲击下或者政治的真知灼见。例如,在教学“文化生活”的内容时,利用视频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在课前事先收集了一些表现各国文化的视频片段,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领略文化的多样性,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播放视频之前,笔者根据所要教学的内容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视频播放完毕后,进入“解答问题环节”,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他们基本上不需要教师的帮助,就解答了所有的问题。

三、展开互动提问激趣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交往发生的教学只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教师要在教学中实践互动,在互动中提出问题,在动态中实现有效教学。在讲“文化的传承”时,提出了“联系自己的实际,看看对哪些文化进行了传承?态度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等”一系列课堂互动的问题?,教师必须注重教学的“提问”艺术,完成从“独奏者”到“协奏者”角色的转变,成为名副其实的课程开发者。通过有效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进一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强化互动体验突显学生自主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向教师提问,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甚至是对教师的质疑),教师应给予重视,耐心解答,切不可粗暴地否定学生。增加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能将学生从“教师教,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形式中解放出来,活跃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讲解有关“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内容。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先利用词语“人定胜天”来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定胜天肯定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一面。人要‘胜天,必须以尊重客观的自然规律为前提,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寻找在实际生活中人与自然抗衡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学生们踊跃发言,认为温室效应、水污染、光污染等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没有尊重自然规律所导致的。此时,再对课本知识进行详细讲解。通过师生互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了發挥,学生在思考、举例、听课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了所学知识。这样教学,课堂实现了理论渗透和实践探究相结合,教学效果显著。

五、结束语

高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和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高中教育不能只是以考上大学为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把课堂变成教育的阵地,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性格和完美的人格。

参考文献

[1]余绍会.设计最佳问点 提高教学实效——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有效性初探[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10):90-91.

[2]虞春霞.优化作业设计和评价 提高政治课教学有效性初探[J].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4).

[3]万进华.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教师博览:科研版,2012(Z1):36-36.

[4]陈家骏.关于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2):82-82.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提高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