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2018-10-14王云霞

考试与评价 2018年9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转化策略

王云霞

【摘 要】现有的初中物理教材,概念抽象,公式繁多,实验探究多,计算量大,涉及知识面广,一部分学生学习有困难。本文就物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作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学困生成因 转化策略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都要求现代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而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前提是对所学内容有足够的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学的首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先解决学困生的学习兴趣问题。不同学生在心理、智力、体力、感知、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差异,表现在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好恶之别。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发展成尖子生;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发展成学困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帮助学困生走出“学困”的阴影,是当今新课程改革必须面对又急需解决的问题。我结合多年来从事物理教学的实践经验谈谈看法。

一、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

物理概念抽象,公式繁多,实验探究多。计算量大,涉及知识面广,使学困生学习难度增大,加之学困生平时又懒惰,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学困生心理太脆弱,意志不坚定,经不起挫折,一遇到困难就退缩。遇到稍微有点难度的学习内容就畏惧,作业马虎、抄袭。久而久之,对物理学习丧失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觉得物理学习较吃力。由于缺乏学习兴趣,学困生感到物理知识枯燥无味,甚至放弃学习。

二、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尽量“从生活走进物理”

物理离不开生活,生活需要物理。物理教学贴近生活,这不仅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且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困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并鼓励、帮助他们解决,让物理在生活中的价值得以体现。

例如: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可在课前让学生做一做手影游戏,并注意观察什么时候才能形成影子?影子是什么颜色的?影子在什么位置?并尝试解释影子形成的原因。有了课前的初步探究和思考,学生带着疑问学习这节课,上课时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学习效果很好。

2.重视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是学好物理的重要手段,它能将抽象物理知识形象、具体化,有助于培养学困生的观察、动手能力.有助于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可以请两名学困生做一个拔河实验:準备一根木棒,一端涂上油(不让学生知道),请一位身强力壮的男同学,再请一位身材弱小的女同学,让他们俩用木棒拔河,比一比谁的力气大.先让同学们猜谁会赢.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男同学会赢。”要让男同学握住有油的一端,女同学握住没油的一端。故弄玄虚地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然后喊:“预备……开始……”同学们惊奇地发现竟然是女同学赢了,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全班同学七嘴八舌地争论、猜测,这时同学们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都跃跃欲试,但也都欲言而不能。平时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学困生也顿时来了精神,教师趁势可以揭示本堂课的课题“摩擦力”,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我经常鼓励学困生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和应用性。例如:在学习“电生磁”这节课后,可让学生自制一个电磁铁。比一比,看谁做的电磁铁磁性最强,吸的铁钉最多。这样,不仅有利于学困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而且有利于提高学困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困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困生全面发展。

4.让学困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只有体验与学习形成良性循环时,学生才会主动学习,学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被激发出来。学习兴趣的持久取决于成功的体验,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积极思考。因此。平时布置作业时应区别对待,分类处理,使优生与学困生各展所能:在平时学习效果检测中可将试题分为A、B类,使学困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每次考试不仅要看分数,而且要看到学困生的进步。对学困生多表扬、鼓励。课堂上针对他们设计的问题应尽可能简单,如在学习重力时可让他们回答:重力的定义是什么?重力的计算公式是什么?……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在学困生取得成功的时候.教师都应及时地给予真诚的表扬和鼓励,使学困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在学生成绩不佳时,或者回答问题不准确时,教师应找出其合理的成分并加以肯定。

5.正确看待学困生的“反复”

信任是一种人格力量,它促人奋进,使人努力。对学困生来说,他们的错误不可能一次性纠正,教师要耐心对待他们的错误,找机会表扬他们,让他们树立自信,消除自卑的心理,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挑战,迎难而上,这样就会不断地激发他们进步的心理动力。

总之,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学困生的智力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因而从挖掘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人手,对学困生进行转化教育。不仅能使学困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若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保持下去,就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挫折。一名好教师不但能使优秀生更加优秀,而且能使后进生不再后进。只要教师与学困生接触沟通,切实了解学困生后,认真分析、研究,并采用有效的教学对策,就能控制学困生的产生,提高学困生转化率。大幅度提高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初中物理实验多视角选择器材研究[J]金宗涛,付涛.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9)

[2]课外小实验让初中物理课更高效[J]刘珊珊.学周刊.2018(12)

[3]浅谈初中物理的教学模式[J]姜勇.中国高新区.2018(05)

[4]初中物理学习困境的原因及对策初探[J]施小叶.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12)

[5]初中物理“探究学习”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李海蓉.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03)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转化策略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
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设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