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创造性能力策略探讨
2018-10-14孙静
孙静
【摘 要】创造性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中重要的一方面。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重传授知识,轻培养能力,没有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也导致很多看似优秀的小学生到初中、高中后却逐渐跟不上学习进度,学习效率低下。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适应新课标要求,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造性能力 培养 策略
创造性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中重要的一方面。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是传授知识,轻培养能力,没有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也导致很多看似优秀的小学生到初中、高中后却逐渐跟不上学习进度,学习效率低下。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适应新课标要求,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本文试着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一、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小学生由于其特殊的成长阶段,他们天性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及探究欲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学过程中,作为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应注意保护学生质疑和好奇的天性,并创造各种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设置各种各样的趣味问题,调动他们的想象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到问题的解决和讨论当中,培养他们通过一步步探究获得真知的能力,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教师的知识点传授,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二、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小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小学教师可以让学生静动结合,在静中学,在动中鞏固新知识,如此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又抓住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可大大提高数学教学效果。静动结合,课外活动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课外活动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与延伸,教师可根据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不同爱好和兴趣,积极地开展一些形式多样且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比如数学知识宣传、数学兴趣小组、数学知识竞赛等等,通过类似于这样的数学课外活动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切磋和交流,并且相互之间进行启发,进而将所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在不知不觉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当中得到思维的锻炼。但当下有部分孩子惰性较足,遇到问题不愿思考,特别是碰到稍微文字比较长的应用题,就望而却步,不做或者是随便给个答案,甚至有学生直接拿手机软件搜索答案。而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因而结合学情需要,数学教师应当打破常规,避免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和解题思路,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具有创造性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并将现实和理论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勇于探索难题,喜欢迎接挑战。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教师尽可能多地采用直观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具体模型、操作实物和感知的前提下,通过推理、综合和逻辑性的分析方法,以及一些非逻辑性的灵感、想象与直觉,来不断地优化自身的思维模式,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充分发挥教师作用,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阶段,教师对一个学生身心的影响比初中、高中阶段都要重要得多,可以说一个孩子的成长的前景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小学阶段的启蒙教师,因而有很多家长十分依赖我们小学教师。在这种状态之下,本着对孩子的负责任的态度,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主动的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为他们提供一个发挥自身个性以及充分展现自己的平台。营造和谐轻松的氛围,以有效地消除学生的恐惧和胆怯的不良心理,敢于表达出个人的认识和见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进而充分的调动起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爱上数学课堂,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总之,我们小学教师要站在时代的前沿,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以人才培养为基准,在小学数学教育阶段中,通过转变教学理念,进一步探究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大胆创新,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勇于探究学习,有自己的建构体验和思维过程,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为他们在今后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地学习,提高个人素质,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让我们的孩子在我们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将来成长为一个身心素质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