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及发展
2018-10-14邱予声
邱予声
摘 要:随着气象服务事业的发展,国民对气象服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气象服务事业也面临着新的考验。解决气象服务缺位问题,优化气象服务体系,提升气象服务效益,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气象服务工作中科学运用微信,不断扩展气象服务平台。本文将分层浅谈微信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与发展,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微信;气象服务;应用;发展
在新形势背景下,气象服务工作已成为保障经济、科技、文化、交通等各行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体系,同时,气象服务事业也为确保国民衣食住行的安全提供了重要信息。目前,微信是国民必不可缺的社交软件,该软件具有时效性、便捷性、多样性等特征,能够及时将信息推送给微信用户,发挥微信在气象服务工作中的作用,则有助于扩展气象服务平台,实现气象信息的多途径传播,优化气象服务结构。本文将简单分析传统气象服务模式的局限性,论述微信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优势,浅谈微信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方式,并分层探索微信在气象服务中的发展策略。
一、传统气象服务模式的局限性
一般情况下,传统气象服务手段主要包括电视天气预报、短信预报、报纸宣传、LED等。通常,电视天气预报的气象播报方式有两种,即视频和图像,从总体视角来看,国内电视节目表中的气象影视节目数量屈指可数,虽然气象频道的软硬件比其他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完善,可是堪称“专业服务”的栏目所占比例仍需提升。而且,气象频道虽然会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去了解气象变化,却对专业服务的投入比例依然偏低,气象服务工作明显存在滞后性。其次,短信预报虽然比电视气象服务具有时效性,却需要订阅短信气象服务,支付相应的资费,因此,订阅用户数量偏少,覆盖范围也极为有限。再次,报纸属于纸媒产物,与信息时代的宣传技术相比,毫无竞争优势,服务水平与时效性也极为低下。另一方面,LED气象服务模式虽然有良好的时效性,却受到了分布点的阻碍,传播能力会因此被削弱。
二、微信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优势
1.影响范围广泛
2016年,腾讯公司针对微信用户数量做了一次统计调查,结果表明微信注册用户已多达9.22亿人,其中,有5.49亿人属于活跃用户,在信息时代,这个数据必然会逐年上升。此外,微信使用覆盖率已高达90%,朋友圈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如果一个微信用户添加了50位好友,该用户将气象信息分享到朋友圈之后,将会有50个用户轻而易举地获取气象信息。事实表明,微信用户添加的好友不只50名,大多在100名以上,由此可見,在气象服务工作中应用微信可以为更多用户提供气象信息。
2.时效性强
气象服务节目直播通常需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提前搜集各种信息,而卫星云图和气象信息并非一成不变,这必然会影响气象服务节目直播的时效性。对此,可以借助微信平台克服这一缺陷,提升气象服务信息的时效性,确保用户能及时获取所需信息,像短时预报、气象预警、交通气象等。
3.实现了信息多样性
在传统气象服务工作中,气象信息较为单一,通常只是用语音说明某些地方的天气状况、温度、风力、紫外线强度、感冒指数等,而利用微信平台开展气象服务工作,则能够集语音、文字、图画、视频为一体,使气象传播信息更加多样化,帮助广大用户根据具体天气状况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4.传播能力强
微信平台传播信息的原理是“蝴蝶效应”,该平台不仅可以直接为用户推送气象服务信息,而且能够实现再次转发与分享,使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能力更强、传播次数更多。
5.具有个性化设置功能
微信平台可以实现气象服务信息的再次分享与开发,自定义操作和编辑信息内容,设计各种气象信息服务栏目,使气象服务信息更加系统化、完善化,并调动用户主动关注气象服务公众号的意识。
三、微信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方式
从总体上分析,微信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方式可分为两种,即订阅号与服务号,用户在获取气象信息的过程中可以选取其中任意一种。从微观视角来讲,订阅号和服务号的应用方式存在三方面的差异:第一,定义差异。订阅号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媒体和个人,倾向于提供咨询服务信息;服务号以企业组织为主要服务对象,能够辅助企业组织根据天气状况制定应对策略。第二,显示差异。订阅号能够在每天推送气象服务消息,却不会提醒用户;服务号每个月只推送四条消息,会提醒用户。第三,功能差异。订阅号必须通过认证方能设置自定义菜单;服务号则无须严格的认证,可以更为简便地申请和设置自定义菜单。
四、微信在气象服务中的发展策略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微信在气象服务中的发展策略有三种,分别是气象信息二维码,气象公众号,朋友圈互动等。其中,气象信息二维码主要是通过扫二维码关注气象服务信息;气象公众号大多是官方公众号,这一类公众号所发布的信息更加准确、可靠而具备时效性;朋友圈互动是用户在朋友圈发布的气象信息。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气象服务宣传手段,必须全面认知传统气象服务模式的局限性,微信在气象服务中的影响范围,提高气象服务工作的时效性和传播能力,实现信息多样性,优化个性化设置功能与微信应用方式,并积极探索微信在气象服务中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渠寒花,惠建忠,何险峰等.气象服务形式概念分析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7(5:1).
[2]王超,戴蔚明,程静等.松江区部分农业气象服务调查和减损效益评估[J].上海农业学报,2016(4:2).
[3]张沈生,任姗姗,窦超群.区县级智慧城市建设路径研究——以沈阳浑南区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7(14:3).
[4]刘锐.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