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应用及防御对策
2018-10-14宋菊花周芳闫飞龙
宋菊花 周芳 闫飞龙
摘 要:洪涝灾害一直是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暴雨所作用的对象不同,对其所造成的后果也是不同的。针对地区性进行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区划,不仅能够有效的为农业管理部门提供洪涝灾区的现状,还能够为地方提出度过洪涝灾害时期的措施,对洪涝灾害能够进行有效的防治。本次论文主要针对同心县的地理位置,天气特点以及地区地貌等,进行了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的叙述,并对暴雨洪涝灾害的特点、类型以及防御对策提出了具体方法。
关键词: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防御对策;同心县
暴雨洪涝灾害一直以来都是制约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同心县南部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北部属于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在同心县容易发生大风、沙暴、干旱、冰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这对于当地的农业生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开展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具有重要的意义,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对于同心县在减灾规划、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以及进行灾害管理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以前原有的自然灾害风险区划是根据各地历史上灾情的资料统计出损失的多少,然后进行自然灾害的大小分为几个等级,分别求出各个等级所出现的概率。这种方式需要具备完整的历史灾情资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做到。另一种方式是依据各地致灾因子发生的概率,画出当地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图。这种方法因为县级是区域范围较小,乡镇或者是个别区域站内资料缺少,导致了灾害出现的概率统计不完善,不能够作为事实的依据来考虑,因此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一、同心县情况概述
同心县地处鄂尔多斯台地与黄土高原北部的衔接地带,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东与甘肃环县相邻,南与固原市接壤,西与海原县相邻,北与中宁接壤。同心县境内沟壑纵横,其中丘陵、沟壑、山地、沙漠等占有较大比例,同心县的南部气候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北部属于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在同心县境内容易发生大风、沙暴、干旱、霜冻、冰雹、暴雨等灾害性自然天气,这对于农业的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同心县的降水量相对而言是比较平稳的,主要降水量仍然集中于夏季,其次是春季。但是在2016年8月20日凌晨至4时,同心县东部下马关镇遭受短时强降雨灾害,最大累计降水量下马关镇张家树达到126.8毫米,20日00时降水主要集中在申家滩,最大小时降水量26.6毫米,短时强降水造成下马关防洪坝漫堤3公里,洪水夹杂雨水冲入农户院内。可见同心县洪水的特点多为局部性,较强突发性,山区洪水频率较高,这种洪水具有时间短、强度大的特点,在进行天气预报中存在相应的困难。
二、同心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1.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致灾因子危险性指的是降水的强度以及降雨在某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次数,众所周知降水的强度越大,次数越多,所造成的灾害损失也就越强。根据同心县内各站资料分析,能够看出暴雨洪涝灾害可能出现的区域在同心县南部、东部地区。
2.孕灾环境敏感分析。孕灾环境的敏感性主要与同心县的地形、海拔高度、地貌、当地的土壤、植被等有密切的联系。孕灾环境的敏感性等于0.2倍的土地利用率加上0.4倍的高程再加上0.2倍的高程標准差,再加0.2倍的河网密度,模型计算后能够得到中部地势较为低洼处较为敏感。
3.承灾体易损性分析。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所造成的损失通常与同心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口密度等有密切的关联。在同心县人口数量以及同心县GDP的两因子权重系数均为0.5。承灾体易损性等于0.5倍的同心县GDP加上0.5倍的人口数。经过计算后能够得出乡镇的受灾损失相比较其他地区受灾较为严重。
4.防灾减灾能力的分析。因为同心县区域较小,防洪设施以及对于抵抗洪灾的能力相差较小,因此全县均进行统一化化处理,认为防灾减灾能力一致相同。
5.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指数的分析。结合对同心县的气象以及国土资源农业等各部门专家对气象研究的意见,再参考各个乡镇对洪涝灾害的历年经验,确定了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以及承灾体易损性权重系数之间的关系,我们能够确定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指数等于0.4倍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加0.5倍的孕灾环境敏感性,再加0.1倍的承载体易损性。通过对模型计算后,我们能够得出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同心县的中南部地区。
三、同心县应对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时的缺陷
1.河道泄洪能力明显不足。同心县河流的特点是水流较急,洪水容易暴涨暴落,再加上地形较为复杂,绝大多数的河流都存在不设防状态,因此一旦发生洪水时容易造成洪涝灾害。特别是最近几年,基础设施的增加以及城市化规模的扩大,造成了河道的乱采滥用现象特别严重,使得河道的泄洪能力不断减少,这对两岸城乡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2.同心县的气象监测能力存在不足。同心县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在进行项目观测以及所观测的精度存在一定的不足,气象观测站点在布局上存在不合理现象。在观测时一些农村及部分山区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地区存在观测空白,不能够及时对其进行监测,无法准确的预测到当地的暴雨雷电等恶劣性气候。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对城市气象环境与大气成分监测上存在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的需求。
3.对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方面制度建设不完善。同心县目前在对暴雨、冰雹等洪涝灾害风险区划方面缺乏精细研究,特别是对城乡规划以及重点工程建设方面,对洪涝灾害的风险评估以及气候可行性论证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使得对洪涝的防御措施不完善标准性较低,无法满足相应的基础评估要求。
四、同心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的防御对策
1.在全县内开展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工作。为了能够有效的对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进行有效的防御,同心县全县内必须要开展洪涝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工作,对同心县内的洪涝灾害分布以及洪涝发生的规律形成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对于各类自然灾害能够有着重了解,对于重点防御区加强重点防护工作。
2.加强同心县气象监测系统的建设工作。为了能够有效的对于暴雨洪涝灾害进行有效的防御,必须要在同心县城以及重要的乡镇建设暴雨雷电监测系统和交通气象监测系统。推进地方对气象监测预报工程的建设,不断完善同心县各乡镇区域的自动化监测站建设。
3.建立起洪涝灾害预警预报平台。为了能够有效的巩固防洪减灾,在同心县必须要形成统一的业务服务以及管理,对同心县的洪涝灾害预警平台进行有效的建设与完善。不断对预警平台的数据处理、信息共享以及预测预报等相关气象系统业务进行完善,提高气象灾害精细化预警能力,保证同心县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够达到85%以上。在同心县内建立起完善的洪涝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当同心县遭受洪涝灾害时可以用手机短信发布相应的预警信息,保证市民们能够及时了解洪涝灾害预警信息,使遇洪涝灾害预警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传递到暴雨洪涝灾害影响的农村以及城市公共场所。在农村学校以及企业或社区都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突发洪涝灾害的预警情况,最大限度的对洪涝灾害进行有效的防御,减轻洪涝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危险。
4.加强暴雨洪涝防御能力建设。对同心县可能发生的各类暴雨洪涝灾害必须要制定准确的防御方案,为同心县在防汛期作出正确的防御指导。为防洪调度、抢险救灾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使防洪抢险工作能够有理可循,并且要建立起各部门之间协同作战的机制,做到发生防御标准时,暴雨洪涝可以不出现任何安全问题。通过对其进行科学的调度以及全力的抢险,确保同心县水利工程的安全,避免同心县人员的伤亡情况,减少经济损失。
5.推进同心县洪涝灾害防御应急体系的建设。在同心县建立洪涝灾害防御体系,逐步形成防御重大洪涝灾害的分级响应,对于各个乡镇的纵向组织指挥体系以及各乡镇之间信息共享,分工协作的部门进行协作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明确各个乡镇及部门洪涝灾害应急预案的制定,组织各部门开展应急预案演练,能够有效的推进洪涝灾害防御应急体系的建设。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次论文主要对同心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以及发生洪涝灾害风险时应该如何进行防御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论述。主要针对同心县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进行了风险区划应用分析,针对目前同心县在应对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时所存在的缺陷,列举了应该如何有效的对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进行相应的防御。这些工作只是对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如果需要对其进行更高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必须要进行进一步的大量研究与探讨,为相关的政府部门对暴雨洪涝灾害能够进行有效管理,为减灾决策的制定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使防御暴雨洪涝灾害的工作能做得更好,降低灾害对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基于GIS的山东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J]. 李楠,任颖,顾伟宗,陈艳春. 中国农学通报. 2010(20).
[2] 气候变暖背景下东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变化[A]. 温泉沛,周月華,霍治国,李兰,吴立,张蕾.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2 提升气象科技水平,保障农业减灾增效论文集[C]. 2017.
[3] 基于GIS的松花江干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J]. 蒋新宇,范久波,张继权,佟志军,刘兴朋. 灾害学. 2009(03).
[4] 崔亮,张继权,严登华,等.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青岛市暴雨洪涝风险评价.首届中国沿海地区灾害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学术研讨会, 277—282, 2011.
[5] 王博,崔春光,彭涛,等.暴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暴雨灾害,2007,26(3):281-286.
[6] 张婧,郝立生,许晓光.基于 GIS 技术的河北省洪涝灾害风险区划与分析[J].灾害学,2009,24(2):51-55.
[7] UN/ISDR (United National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Living with Risk: A Global Review of Disaster Reduction Initiatives. UN/ISDR, Geneva,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