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方法指导,有效提高历史成绩
2018-10-13宛克炎
【摘 要】高考备受考生和教师的关注。文科综合历史难度大,得分难。近年历史主观题得分有所提升,但又觉“区分度”小,阅卷主观因素过多。高考以“分”论“英雄”,以分定终身,中学历史教师不断寻求提高得分的良方。本文就主观性试题解题技巧与方法进行解析,以期有效提高考生历史成绩。
【关键词】高考;历史主观题;历史概念;解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248-01
一次学习的机会我聆听了两位历史教学专家对高考的解读。南昌某中学王老师对他所命的十三所名校联考历史试题的分析与总结。他指出:主观题区分度不大,有老师阅卷的主观因素,如28题,大多学生得分在6—7分,教师如果再细读、详阅得分会高一些,不过高考阅卷比平时更马虎,考生成绩有时是阅卷“阅”出来的。随后,长沙名校许老师对高考一些情况做了介绍:湖南省高考历史选择题多年来人平保持在22—23分,总分在2015年前人平都在50分以下,最近3年才超过50分,2017年达到最高(近58分)。数据表明选择题得分并未提高,总分提升的原因,主觀题“贡献大”。
主观题之所以称为“主观题”,就是阅卷尺度受人的主观因素所影响。不过,它总能游离于“标准”左右,因此,“标准”是值得尊重的。
现在高考文科综合历史主观题共3道,第1题25分;第2题12分;第3道选作题15分。
下面我就这三道题各自的特点及要求作一探讨:第41题分值大,问题集中,我习惯称之为“大问答题”,它最常见的是把大题提问分成两小问。此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思维发展更好地适应将来学习与工作的需要,因此,命题设计往往从对历史概念不同侧面和层次寻找角度进行切入,要求考生通过对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整合而形成历史概念。问题涉背景(原因)、过程(内容)、作用及影响、性质、本质等,这些元素是历史概念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课程教材分模块教学,导致学生思维以发散为主,这不利于抽象形成概念,高考试题有针对地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把握解题要领和技巧整合形成完整概念。
命题既从“对历史概念不同侧面和层次寻找不同角度切入”,那我们就得认识历史学科应有的“侧面”与“层次”。历史解题围绕概念思维,它一面有“广度”或“宽度”,另一方面有“深度”或“层次”。从“广度”或“宽度”讲,历史有三大模块: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大块中人物、事件都有背景(原因、目的等)、历史特征(发生、发展、结果)、作用及影响,这些要素中还会涉及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层次”涉及概念的现象与本质、特殊与一般、由此及彼等关系。“角度”是命题者的厉器,他们可以自由运用。我们把握这些“要素”为学生思维指路,再注意考试中的几个技术问题:①历史评卷按“采点记分”,对问题解答“点到为止”,不能纠结问题某一“点”,要顾全大局;②“材料至上”,必须充分利用;③近年采用网上阅卷,每个评分值设置一个按键,但评分可选按键有限,我参加了2012年高考历史阅卷,小题总分9分,仅有“0”“3”“6”“9”四个可操作按键,也就是说学生的得分仅限于这几个分数值,这时“准”被轻视,以“全”为重。④根据题的分值,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把握高考历史每个得分点分值特点(一般为2-3分),以攒足得分点为目标,最终只要攒足“要点”就行了。用概念导向与技术结合,相信八九不离十。
从“广度”或“宽度”命题常规常见,以“深度”或“层次”命题,我举一例以作示范:2012年高考历史全国卷(Ⅰ)第40题第三问: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本小题是小切口,深层次试题,选择角度:技术进步改善了城市生活。考生无话可写的极少(可能得益于题目贴近生活),但全省得分率不到40%。绝大多数考生答案仅停留在对问题的表面认识(表面层次),如:方便出行、出行更便捷、保障出行安全、环境污染得到改善、人们生活更有秩序、城市生活更和谐等等,有些考生甚至写得更多,篇幅很长,但都只能得3分;再从现象到本质认识,如完善配套的交通法规或推进城市化进程等,有此提升者极少;至于能从特殊到一般(又上一层次)来认识问题者,把问题上升到“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者就是寥若晨星了,故得9分的几近绝迹。考生习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去分析理解问题,试卷中有不少这一类答案:如政治方面:社会秩序稳定,有利城市生活;经济方面:促进了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文化方面:人们生活得到了丰富。这样回答显然是得分不高。
42题是历史试题中开放性最大的,从2010年以来总体变化小(如:分值、形式、能力要求、解题要求、等级评分等),但每年都在变(从选择观点到自拟观点、从简述观点到评论观点、从简单罗列材料到把握材料的关联,从文字材料到表格、图片材料等)。此题阅卷操作最难把握,评分以等级记分。不过万变不离其宗,“要点”是必须的,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成以下几个要点:①拟写(选择)观点(2分),观点要明确;②简释观点(2分),要做到简洁明了;③论证观点(论、述、说明、评,千万要看清楚),史实清楚、准确,支持材料不少于2个(6分);④总结(2分),从支持材料的方方面面是如何围绕观点最终得出观点。在教学中我体会学生最难把握的是第一步和最后一步。当然,这第一步是关键中的关键,没了第一步,后面的都是空,因此,教师要着力训练好第一步。
下面选了2016年高考历史全国卷(Ⅰ)第41题为解题示例: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题示例:“三权分立”学说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得到实践,同时也有所发展(自拟并明确观点。2分)。
开头:启蒙运动中,思想家们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制度构想。其中“三权分立”学说作为制约权力的一项重要构想,在资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实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简释观点作为开头。2分)。
论证: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权三部分,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不过,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主张由国王行使行政权。而美国根据自身建立共和制国家的目标,不设君主,将行政权交付总统,且三者独立平等(6分)。
可见,制度构想可以引导实践,实践对构想亦有所发展(总结。2分)。
此答题有开头、论证、总结,小论文结构完整。
选作题的解题要求、技巧和规律并无特别,它是三道主观题中得分最容易的。我只从教学时间安排及学生选作某题谈点建议。我省某名校的做法是:不单独为选修课教材安排教学时间,把选修课内容结合到必修部分中进行教学,我认为是可行的,是一个很好的课程安排方法。我每年只用24课时讲授选修课教材中的改革部分,且只搞一轮。理由是这部分每年在高考中得分较高,低时有近10分,高时超过12分。指导学生高考就是要尽可能得高分,这种做法“经济实惠”。
以上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应试,但在得分为王的高考中,针对高考的阅卷模式,我认为在指导学生考试中还需注意一些常识性的问题:①学生注意书写工整,条理清晰,层次分明;②注重对材料的充分利用,如对材料理解不太有把握,可直接使用题中材料,甚至抄一抄;③选择题得分难,在时间分配上要合理安排,不要纠结于选择题,历史主观题一定不能留空白,答不上或把不准“抄”也不能放弃。
主觀题阅卷有阅卷者的主观因素,有时确存在“考生成绩是阅卷‘阅出来的”现象,但只可能是个别现象,不会成为普遍现象。把握“标准”与“规律”才是致胜的法宝。各位同仁,本人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参考,望我的“砖”能引出你的“玉”。
作者简介:宛克炎(1964.7—)男,汉,湖南省新宁县,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