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读写结合,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优化

2018-10-13牟晓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探析初中语文

牟晓平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活动的实行。教育部门对学生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不再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将注意力放在综合能力培养上。针对初中语文而言,能够体现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内容分就是阅读与写作。因此,本文将对初中语文中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旨在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探析

【中圖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31-02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读写部分一直是重点的学习内容,也是学生提升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力的关键。同时,新课标规定中明文指出,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将其和理结合,共同发展。此外,所谓读写结合,就是教师通过训练学生培养阅读习惯,进而提高其写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在学习中获得感悟,得到升华。

一、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当今时代是网络时代,多数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手机甚至是电脑,虽然这些电子产品的出现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但是其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大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社交软件或是网络游戏,为了方便舍弃传统书籍而使用电子书籍进行阅读,如果学生对这些电子产品把握不当的话,不仅会延误学习,还会对自己的视力和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所以,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应该做出一定程度的措施。比如,现今大多数初中都会设立自习课,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课程安排学生进行课外书阅读,要求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书籍带到学校,与其他学生分享交流,并记录书中的好词好句,将其收集并以手抄报的形式展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并且记录也可以帮助他们对优秀作品形成短期记忆,为写作积累一定的经验。

二、运用教材设计写作,培养学生写作意识

通常来说,语文教师都会认为能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都是课外资源,但是殊不知,教材才是最合适学生培养写作能力的材料。因为初中语文教材所编订的内容都是适合学生阅读并且容易接受的。比如,教师在讲解完鲁迅先生的《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可以要求学生对书中内容进行短期复习,然后面对其他学生进行复述,内容不必和原文一样,但一定要尊重原文发展,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家的写作方式,间接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同时,由于初中生年纪普遍不高,都具有一定的表现意识,所以这首教学手段一定会引起其注意。在学生具有一定写作意识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仿写,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写作意识。

三、注重语言积累,为写作打下基础

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是要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新课标改革中也对语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为: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应该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以及思维的发散。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只有不断的积累写作素材,才能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语文是一门系统庞大且注重独立意识的课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切忌为了教学成果而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而是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和思考时间,尊重学生的想法。比如在讲解与景色有关的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默读课文,锻炼学生的阅读速度,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时,用笔将喜欢的句子勾画出来,稍后让其进行交流,赏析,学习作者的写作方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定期对积累的语句进行背诵,并进行抽查。先让学生记忆这些知识,当其融入脑海后,就可以在日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长期进行积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语言能力,还能为其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四、要抓好以读促写,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读是语文学习的开始,以读促写是要求学生站在作者的位置上去理解和感受阅读材料,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思路,并教学作者所描述的场景进行还原,从而逐渐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准确把握阅读材料的中心,并从中学习到作者的写作技巧,为写作做好铺垫。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分析和研究阅读材料,学习不同作品中作者不同的写作方式,逐渐积累语言知识。

五、用好课文范例,引导学生参照仿写

仿写是写作的开始,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锻炼写生的写作能力。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许多专家和学者经过千挑万选才最终确定的文章,都是经典的优秀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仿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仿写不是彻头彻尾的模仿,要抓住课文中一个细节而进行,进行“短平快”片段训练,让点滴的写作成功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具体操作中,要明确仿写的重点,可以提高学生哪些方面的写作技能,比如结尾的写法,段落的结构等等,要有选择有重点的进行仿写,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后,笔者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梳理,让学生对故事情景和对话内容有一个准确的把握,然后要求学生仿写文章中“我”和叔叔的对话。这样学生在准确把握课文写法的基礎上再进行仿写,训练效果就会有明显的不同。

六、强化积累训练,不断夯实写作基础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应该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积累语言知识,并在写作过程中进行应用。为首先这一目标,完成学生语言积累的过程,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外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活动,并将阅读过程中学习到的写作技巧和精彩语句照抄下来,时常进行阅读和翻看,在不断的复习中学生会逐渐将这些语言所记忆,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从而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在写作时可以将这些优美的语言和写作方式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如笔者给学生推荐了一些教材之外的阅读书籍,如《读者》《意林》和一些与教材联系紧密的阅读写作材料,要求学生在课后自行阅读,并把看到的写作技巧记录下来。而且学生也可以将课文中精彩的语句摘抄下来,进行背诵,如《紫藤萝瀑布》《生命与和平相爱》等课文都有很多可以摘抄的词句。这样学生在阅读训练中可以积累大量的语言,在写作中就不会再言之无物了。

只要我们有责任心,有爱心,敢于付出和实践,在语文教学中坚持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或以写促读,或以读促写,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逐渐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爱敏.初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读与写,2014.3.

[2]张克本.初中语文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中学课程辅导,2016.16.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探析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VR阅读探析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HTTPS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