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阅读,个性花开

2018-10-13张维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活动化个性

张维

【摘 要】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如何尊重不同,激发阅读兴趣,展现阅读个性,最终达到提高核心素养的目的,笔者认为可以从阅读作业的布置和实施上下功夫。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阐述具体的做法:阅读任务表格化,培养自主阅读的好习惯;阅读作业活动化,搭建自我锻炼的舞台;阅读成果作品化,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

【关键词】阅读作业;个性;表格化;活动化;作品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08-01

随着中央一台《朗读者》节目的开播和走红,人们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又重新掀起了一股热潮。经典之所以经典,并成为永恒的传唱,不仅是因为它们适合所有人阅读,更是因为每个人都能从经典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讀出自己的内容。由此可见,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1]”那么如何让这种个性化的阅读体现出来呢?我认为如何布置阅读任务和作业内容以及如何评价作业成果的方式尤为重要。

名著阅读作业与一般的作业不同,学生的阅读方式、感受、经验都带有个性色彩,难以靠单纯的对错去评价好坏[2],不管是所做的摘记,还是所写的感悟都是学生个性的展现。如果能让名著阅读作业脱离纯粹的优良判断,而是以活动的方式和作品的形式展现,必将能激发学生参与阅读和写作感悟的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实践:

一、阅读任务表格化,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

书海茫茫,光怪陆离,各种各样的书目琳琅满目,名家推荐的,教育部规定的,畅销百万的,销量第一的,各种头衔名目往往会让学生眼花缭乱,不知该如何选择。《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了让学生在保证兴趣的基础上,能自主选择,开心阅读,并能主动阅读,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师列出书目表,供学生广泛自主的选择。

虽然说阅读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但学生毕竟阅历浅,见识少,很容易被市场和网络上噱头很大但实则内容粗糙肤浅的作品所吸引。再加上我们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长普遍学历较低、阅读量较少,不清楚如何正确引导。所以老师应该广泛罗列,精心挑选,列出内容精细,思想健康,又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经典作品。我在每学年开学初会给学生列出不同的书目表,既包含教育部规定的作品,如《海底两万里》《边城》《老人与海》等,也包括来自网络和市场销量口碑较好的作品,如《明朝那些事》《可怕的科学》《三体》《北京折叠》等,所选的作品涉及范围广,包括历史、文学、科幻、推理等,以供学生自主选择,让他们既得到名著的精髓,又不失自己的兴趣和快乐。

2.家长制定阅读时间表,培养学生自主定时的阅读习惯。

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会有一时的兴趣阅读,但不能长期的主动的坚持,为了保证阅读的时间,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需要家长配合制定一张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阅读时间表,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早起阅读,有的学生喜欢睡前阅读,也有的学生喜欢饭后阅读,根据学生个性特定来制定一张阅读表,表格应该保证每天的阅读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又保证了阅读的时间,长此以往,更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学生公布阅读量表,建立积极上进的竞争机制。

在家长的监督和学生的长期坚持下,学生按计划自主选择,自主阅读,阅读量会越来越多,如何让阅读量成为一种竞争的机制?我同样也是制定一张表格,上面印有姓名和阅读的篇目让学生每天把一天的阅读量在第二天到校后公布上墙,进行展示,每读完一本可以得到一颗五角星,教师每一个月统计五角星数量进行表彰和奖励。有了此表格,学生对自己的阅读进度和阅读速度有个全方位的比较,建立了良好的竞争机制,形成了你追我赶的阅读气氛。

二、阅读作业活动化,搭建锻炼自我的舞台

名著阅读作业是学生巩固阅读知识,丰富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但名著阅读的作业仅仅局限在抄摘好词好句或写一篇读后感这些毫无新意的做法上,学生往往不会有太高的热情,甚至不看名著,所有作业都可以通过万能的百度解决。那么如何让名著阅读的作业既有实效,又会让学生产生兴趣,投入更多的精力呢?我觉得以课堂为舞台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作业在活动中有声有色的进行,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在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

1.开展“我为***朗读”的活动,锻炼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名著阅读中的经典篇章和段落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适合思考,更适合朗读表达。如果以某一名著为基础,开展“我为***朗读”的活动,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名著中的句子,段落、篇章相结合,明确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段内容”“我要为谁读”,讲述自己的阅读故事,抒发自己的阅读感受,既能巩固名著知识,又能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更能让许多学生敞开心扉,增进与家人、同学之间的情谊,接受经典名著这股清风的熏陶。

2.举行个性化读书报告活动,锻炼概括能力和鉴赏能力。

读书报告活动就是让学生上台发表自己对书中人物的评价或读书的感受。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体成长环境不同,涉世经历不同,每一个人即使是对同一部经典名著的感触也是不同的。老师搭建一个舞台,让学生更多地去关注书中重要的语句、段落、篇章、思想,增加对原书引述、摘要、概括、点评的工作,使“读书”更全面,更系统,使报告更深刻,具有学生创造性的个性的见解。如关于《红楼梦人物评析》的读书报告会上,同学们各抒已见,精彩纷呈。***评五十六回中的贾探春“处事干练显精才,宝钗嬉语引真言”。***浅述贾政“不驯封建礼教事,可怜天下父母心”。***评薛宝钗:“金陵十二钗,唯有金“钗”雪里埋”。***评迎春:“迎春误嫁中山郎,举步无处诉衰肠”。***:“独爱晴雯心高自尊”……

3.举行一系列主题活动,锻炼语文实践综合能力。

名著主题活动即以某一名著为载体,在一节课里设置一系列活动,来加深对名著情节、人物、主题、甚至细节的深入理解的活动,主题活动需要主持人、安排丰富多彩活动节目,也需要设置激发全员参与的评价和奖励机制。在八年级第一学期,举行了一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题班会活动,这个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编排、自己组织的主题活动上,有主持人的运筹帷幄、有精彩的视频画面,有竞争激烈的抢答活动,有声情并茂的表演活动,有激动人心的评奖活动。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把内容生涩的外国作品用活泼生动的活动展现,用学生愿意接受的形式植入了同学们的脑海中。这次活动既让学生加深了对保尔经历的了解,领略了保尔钢铁般的顽强不屈的精神意志,展现了学生的个性解读,更锻炼了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

三、阅读成果作品化,提供自我展现的平台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和各项活动如火如荼的展开,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会越来越大,阅读的成果也越来阅多,如自行设计编排插图的读书小报、有见地有个性的读书报告、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制作品,一段自己剪辑的精彩电影片段、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都是学生的宝贵成果,这时候如果能把他们的阅读成果通过某一个平台展示,让更多的人,特别是自己的朋友和家人来一起分享,就能从中获得阅读带来的成就感。为使阅读成果作品化,我主要用以下几个平台展示:

1.利用读书笔记展示阅读成果。

看名著首先必定是做好读书笔记,如果做读书笔记仅仅局限在抄摘,写感想,老师再定期检查这样死板而老套的方法中,往往会让学生产生疲倦。我们可以根据所读名著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读书笔记摘录。如阅读故事性强的名著,像《水浒》、《城南旧事》、《骆驼祥子》等,老师可以让学生分页列表格的形式摘录人物和故事情节,还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情节里画上插图,制作成一本连环画;如阅读情感性或哲理性强的作品如《文化苦旅》、《目送》、《培根随笔》等,可以让学生以制作书签的形式摘录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配合句子的特点制作形式各样的书签,到一定的时间把每位同学的作品进行展示。由于是浸入了自己想法和心血的独特的读书笔记,学生很愿意拿出来跟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因为是要展示的作品,所以在摘录书写的过程中,学生特别注重书写的质量和制作的精良,也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真做事的习惯。

2.利用班级板报展示阅读成果。

我们把班级的黑板报改造成一个特定的读书专栏《好书推荐》,定期更换,其介绍性文字由班级同学志愿轮流担当。《好书推荐》展板上,除了推荐图书的照片、作者、出版社等信息外,需要自己用概括而简练、有弹性有感染力又有自己特色的文字介绍该书的内容和特色,揭示阅读该书的意义,引发同学阅读的兴趣,推动全班同学读书,也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如,有一同学在推荐梭罗的《瓦尔登湖》时,在黑板上写下如下文字:“(它)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如果你的心没有安静下来,恐怕你很难进入到这本书里去。”——徐迟《<瓦尔登湖>译序》

接下来,她罗列了哈丁(梭罗研究的专家)总结的此书的若干种读法:

(1)作为一部自然的书籍;

(2)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

(3)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

(4)作为一部文学名著;

(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

最后,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号召同学们走进经典:亲爱的同学,欢迎走进美国著名的作家、思想家梭罗写的《瓦尔登湖》,开始圣洁之旅!

在经典阅读中盛开个性之花,并非空言。笔者经过实践,在名著阅读作业的布置与实施上,通过正确的引领、丰富的活动和多平台的互动,学生走进了经典,滋养了心灵,同时也提升了語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2]徐鹏.《整本书阅读:内涵、价值与挑战》,《中学语文教学》,2017.01.

猜你喜欢

活动化个性
浅谈幽默式教学在中学生物课堂中的作用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活动化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活动化教学探索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活动化”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