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中数学课堂二次生成的构建措施

2018-10-13刘益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有效措施高中数学

刘益华

【摘 要】相比较而言,高中数学知识的难度较初中而言更大,因此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必须对各种有效措施进行探究,从而选择出更适宜高中生的教学手段。首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此同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需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借此塑造创新型的人才。实践证明,各学科课堂的生成事宜笔记积极落实,当其得以构建时课堂效率便会显著提升。及时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并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个性特点进行授课,最终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均会得到提升。就高中数学学科方面来讲,构建生成性课堂的时候必须采取科学化的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积极的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204-01

引言

实际上,高中数学具有诸多的显著特征,例如具有先进性以及灵活性。因此学生的思维必须非常靈活,并且还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及时的激发之后,随即就能够促使其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生成性课堂的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甚至能够确保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及时的发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了解数学理论与规律等,甚至能够对知识框架进行合理化的建构。若是师生之间的紧密度有所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均会得到及时的加强。落实因材施教相关措施的时候需全面了解到学生的优点以及缺点,尽可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生成性课堂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快,并且其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如今,高中生普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电子产品,借此玩游戏或者学习。甚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同样会使用到电子产品,例如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呈现数学图形以及数学相关规律等内容。部分学生还可与教师进行互动,主要针对重点问题进行探讨。由此可见,动态教学的目标便可随之出现。在这一背景下,课堂氛围会更加活跃、轻松,学生的思维会有会更加灵活的转变,还可将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挖掘。

实践证明,二次生成课堂具有极大的优势,可使得以往的教学方式得以转变。经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分析探究可知,受其影响数学教学效率还比较低,而且教学模式还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往往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学内容。综合来看,学生的主体性还无法得到相应的尊重。教师习惯于知识的灌输,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在讲授三角函数的时候,常常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特殊的函数值,而忽视对学生的机智引导,学生则难以全面的理解特殊函数之间的换算规律。可想而知,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是非常艰的。然而在生成性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可在教师的鼓励下主动交流、自主探究,即通过自身极大的努力得以提升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

二、高中数学课堂中二次生成的构建措施

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主动性的尊重,同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学生拥有主体地位,而且应该得到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学生在生成性课堂中能够充分、及时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并且可以在探究高中数学知识的同时发表主观感受以及见解。久而久之,学生还能够逐渐收获举一反三的基本能力。

1.完成课前储备的相关工作。

由于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甚至极易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出现。因此在落实生成性课堂的时候,必须及时将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设计。同时,还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从而为日后的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当课前储备足够全面、丰富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极易被调动起来,而且还能够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例如在组织素材之前,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且熟知教学大纲内容,坚决杜绝脱离实际的现象出现。例如教师可借助简单、典型的高考试题当做案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剖析数学公式的推演过程,借此加深学生的记忆。如此一来,学生便可更加深入的理解到这一公式的具体适用范围。

2.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还具有引导学生的积极作用。首先教师应坚持因材施教的重要理念,随即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渐深入。这样一来,可适当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生成性课堂的积极实施过程中,循序渐进的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此时,教师应积极承担起自己的引导职责,及时落实动态教学的相关任务。适当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还可借助激励性、灵活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兴趣。当学生在解题的时候,教师可适当渗透先进的解题方式,甚至采用多种解题思路进行解答。

3.扩大课堂反馈模式的覆盖面。

适当的表扬学生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认同感以及认知能力均可得到适度的提升。如此一来,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也会得以拉进,随即学生的表现欲也会逐步增强。由此可知,教师可及时落实学生反馈等事宜,鼓励学生主动反馈学习事宜。这样一来,教师便可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教师可借助较为常规的例题了解学生的基础能力,其次借助不同难度的例题辨析学生对整节课的把握程度。

4.及时反思教与学之间的不足。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均会对教学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授课之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及时反思。教师可借助具体的例题,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或者易错点等。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课堂中感兴趣的知识进行归纳,随后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学生可以主动发言,表达自己在学习时所重点关注的内容。这样一来,所有学生均可以在倾听他人经验的同时调整自己思路或者是改进自己的解题方式等。

结语

由以上内容可知,在高中阶段实施教学需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以此为基础来落实数学教学任务。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培样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接受高效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代玉国.浅议高中数学课堂二次生成的构建措施[J].魅力中国,2016(24).

[2]游青芸.浅析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的构建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12):168-168.

[3]张曼熟.浅析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的构建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3):13-13.

猜你喜欢

有效措施高中数学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