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看法

2018-10-13董淑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例题效率教材

董淑杰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乐学。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落实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大家长期共同研究的话题,长期教学中积累了以下几点经验,愿与各位同仁分享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171-01

一、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参和教材,领会教材意图,备好课

充分备课,做到两个“吃透”。首先是吃透教材,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读教材,研究和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思想内容、知识基础和基础训练的要点,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便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目标做必要的准备工作。其次是“吃透”学生。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差异情况等,从而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从而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在备课时除备常规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炼的语言,更准确的语气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大多数时间的主人,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这样做才会在有限的40分钟获取最佳教学效果。

二、教师要把握好教的尺度

教师可根据不同课型安排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然后再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讨论等,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均有所获。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自己应心中有数,哪里该启发引导,哪里该讲解,哪里该重点强调,把握好“讲”的尺度,要少讲,学生多读、多思、多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更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让学生会学习。

三、课堂上,重视让学生带着目标学习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长期以来都是教师备课时确定好教学目标,然后按教学目标授课,很少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往往从课一开始顺着老师引导方向学到最后才知道这节课学了什么,但是,究竟学了哪些知识点,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是什么?这些内容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多数同学都处于混沌状态。教师通过习题检验,了解学生对本节内容掌握情况,学生本人并不知道自己哪儿学会了,哪儿没学明白。教师在每节课前最好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出示给学生,然后由教師把应教的内容根据课标要求转化为一组组面向全体学生的序列性较强的问题,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动机和行为。通过多次试验证明这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在导入课题后,出示了以下学习目标:(1)乘法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2)什么是乘法;(3)怎样把加数相同的连加法改写成乘法算式;(4)会读会写乘法算式。学生带着这些学习目标在教师引导下有意识的参与到知识的研究学习过程中,很快掌握了本节学习内容。在巩固环节,再次出示学习学习目标,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完成习题,对照目标出自己没学会的知识点,通过教师辅导点播当堂消化理解所学知识。这样,不但让课堂结构严谨,还能让学生清晰掌握知识点,在最短时间高效学习。

四、重视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领会例题编排意图,掌握学习方法

古人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现代学生的数学素质,不仅要求他们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具有会学的能力。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读不懂数学书,知识学完了却不知道所学新知在课本哪一页,打开例题不知道讲的是啥,这与教师的引导有直接关系。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教会学生用好手中这本学习工具。首先开学前要引导学生读课本目录,让学生了解本册要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授课时引导学生读懂本节课内容,这样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可以有三种方式:

1.放在课前读,教师布置好预习,带预习目标预习读。

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给学生布置好预习任务,简单知识先独立学,没看懂的做记号,课上认真听。

2.放在课中读。

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教学基本上都有相应的例题,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指导学生掌握自学例题的方法。如教材中很多例题的教学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分层逐步呈现解题过程,且留有不少需由学生填写内容的空格,要让学生根据解题思路自己去思考填写;有的例题旁附有虚、实色线框,要让学生明白线框的意图;有的例题有“想”的内容,要让学生知道这是思考过程;有的法则、概念、结语等用色字表示,要让学生清楚这是重点内容;有的例题中的示意图和操作程序是为突破难点安排的,要让学生懂得根据图示顺序去分析、推想,从而掌握数学学习的思考过程。这样长期引导学生读懂教材,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放在课结束读。

新课结束后,让学生读新课内容,并填写空白,如果学生填写不明白,证明这个孩子没学懂,需要辅导。

五、重视情景创设,调动情感因素,唤发学习激情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习的本身除了认知因素之外,情感因素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而课堂教学中教师每一丝亲切的微笑,每一个鼓励的眼神,每一句温和的话语,每一个明确的手势……都会触及学生学习的情绪,都可以促使学生放开胆子,亮开嗓子,都会诱发学生情感的积极投入。这一切又能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民主和谐,使大家无拘无束,尽情发挥主动作用,激起学习热情。让学生尽情发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柏春岩.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4):192.

[2]付红丽.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6):141-142.

猜你喜欢

例题效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教材精读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