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10-13廖全林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创新培养学生能力教学过程

廖全林

【摘 要】结合化学教材,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在初中教学中,化学教学中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也显得比较关键,本文根据个人教学实践,谈谈初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过程;学生能力;创新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169-02

一、营造氛围,给学生创新空间

营造氛围,就是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氖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有利于消除课堂拘谨的场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解放,在这种氛围里,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地就得到培养和支持。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老师自己也有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在教学工作中提倡创新,善于接受学生建设性建议,养成创新习惯,并鼓励和帮助学生将大胆的假设、小心的验证。让学生品尝创新成功的喜悦,领略创新的意义。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课堂上不单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话,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师生之问、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这个氛围里,学生就能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能得到一定的培养和发挥。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即使有不准确之处也应给予充分肯定。千万不能有意无意地扑灭在学生大脑中冒起的各种神奇的创新性的火花。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这一点比较重要。

二、构建知识体系,构筑创新基础

化学课的讲授主要目的是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要领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使學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制法和用途;通过一些定性的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通过化学计算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定量地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我们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方法,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而不能放在单纯为解题而解题的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化学教学就应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化学现象出发,深入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再经过解释、练习,使学生对新知识学得实在,理解深刻,初步形成进一步学习的能力。特别是新教材比旧教材在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方面适当降低,而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方面适当拓宽,化学计算难度和数量上大幅度的降低,化学实验略有加强。这种变动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创新要求。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知识内容庞杂,涉及面广,假如归纳对比,形成知识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接受知识反馈来感知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

进行整体教学,让学生清晰了解知识结构。化学课教材传统的结构是由节到章,由章谋篇。对于编写者或者阅读者而言,这种文体应该是非常科学的。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识从总体的了解到细节的探究,然后再上升到整体掌握,这便能让学生在化学课堂学习中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从而使得学生具备创新的基础。化学教学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可遵循的。学生练习试题“氢气是将来重要的理想能源,用氢气做燃料,产物为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某地有汽车200万辆,从用氢气做能源可行性方面考虑,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即可按照“提出建议类”的学习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归类——研究——分析——建议的框架上,运用已掌握的现有知识,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课堂教学模式,达到知识点的巩固、探索创新精神的养成的学习目标。

三、联系生活,捕捉生活中的创新灵感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具有独特的魅力,它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实验。并喜欢自己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如当学生接触到原子、分子、元索核外电子排布等抽象概念时,会造成学习困难,此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感受。帮助他们形成化学概念。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哥德曾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一个对化学无兴趣的学生不会认真记忆化学知识,不会把知识信息牢固地储存在大脑里。尤其是学习化学的起始阶段。只有在教师的诱导启发下,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化学中的奥秘。新课程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人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当学生学习了物理性质的概念后。设问:“你知道醋是怎样变成的吗”?又如学习碳时,提出“美国在战争中使用的石墨炸弹是利用了碳的什么性质呢”,学生经过学习和探究。发现了问题的本质,大大激发了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兴趣。再如新石灰雕像为什么会被腐蚀?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铝和氮气的性质。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非常密切。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用化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四、结语

化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提高学生能力,鼓励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创新,这是作为老师应该努力的方向,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老师改变观念,给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尽力充实知识基础,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人尽其才,发挥专长,从而为培养人才贡献我们自己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创新培养学生能力教学过程
浅谈常微分方程与大学生创新培养的联系
优化体育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