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学科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探析

2018-10-13洪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物理学科高中教育教学改革

洪伟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广泛关注,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重点研究的问题。在对高中阶段物理学科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也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现实需求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和创新,切实增强教学组织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从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教学入手,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进行了适当的研究,希望可以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

【关键词】高中教育;物理学科;教学改革;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147-02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物理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入手进行教学改革,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基于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进行系统的探究,为教学改革活动的深入开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唯有如此,才能科学指导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教学改革,在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的情况下,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也能得到适当的强化,有利于学生未来针对物理知识体系进行更为深入系统的探究。

一、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和重要性

对物理学科教学组织活动进行分析,发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物理思维方式方面,即教师要结合物理学习的需求对学生的物理思维方式加以培养,确保在对学生思维能力加以强化的基础上,学生的理解能力、辨识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得到适当的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严谨的探究精神也会得到有效的强化,可以实现对学生深入学习物理知识动力的激发。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组织活动中,全面强化对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相关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按照特定的物理思维框架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高学生在应用物理知识方面的延伸性,确保学生可以将物理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1]。此外,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还能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增强,让学生对所学零散知识点进行整合分析,在头脑中逐步完成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切实增强学生物理学习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为了对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进行强化,教师在全面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探索教学改革措施,切实增强教学科学性和有效性。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

学生在针对物理知识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指导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增强,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师结合学生物理学习的基本情况,应该对抽象的物理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需求向学生传授相应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动态化的探究,确保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可以得到积极有效的培养。

例如在针对“摩擦力”方面知识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形成深刻的认识,并且将这部分物理知识作为基础对其他相关物理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数形结合的方式对物理知识进行转化,将力的相互作用以图形的方式充分的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2]。如此学生不仅可以对摩擦力方面的物理知识进行学习,并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还能对多种力的相互作用加以处理,学生的物理思维方式和发散思维能力会得到适当的培养,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

2.在互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有效的互动完成,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互动交流中使學生接触更多的学习思想和解决问题方法,学生的思维能力会进一步增强,可以逐渐养成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习惯,学生的综合学习成效也会得到有效的培养。

例如在针对“重力势能”方面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过山车的动态视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其中涉及到的物理现象,并且将其中涉及到的物理现象和原理罗列出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分析“无动力的过山车为什么速度会越来越快?”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交流,能够形成小组成员思维的互补,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和分析问题,课堂教学更加开放,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适当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3]。

3.在丰富活动中强化学生意志品质。

学生意志品质的强化以及正确学习态度的形成也是核心素养的一部分,所以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还应该针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进行适当的探究。在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目的的在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探索、勇于质疑、严谨分析的良好习惯,实事求是的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和验证[4]。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加以培养,从实验素材的准备、实验过程的操作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等不同环节有目的的对学生实施思想引导,确保学生能端正学习心态,客观看待自身学习情况,促进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有效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取得更好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推进新时期物理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并在全面把握学生成长需求和物理学科教学特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促进学生物理思维意识的形成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当前教育背景下,还需要结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教学改革活动进行更为系统的探究,基于教学改革需求提出合理化建议,为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引导。

参考文献

[1]朱忠海.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体现[J].文理导航,2017(29):33-33.

[2]余华云.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探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19):2-5.

[3]李富忠.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8(14):167-167.

[4]贝婧一.立足核心素养 优化物理实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7(5):59-60.

猜你喜欢

物理学科高中教育教学改革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新探
关于物理学科探究模式的探索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试论物理教学中创新力的培养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