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里健康和教育问题的探讨

2018-10-13谢权玲曹记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教育问题农村学校留守儿童

谢权玲 曹记文

【摘 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这种趋势是各个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在农民工中有子女的,把子女留在老家占绝大多数,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交由其他亲戚照管。目前农村学校里学生中比例较较大的是留守儿童,在班集体中成为了较有影响的特殊群体。一个人的性格在中小学阶段容易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除了受到学校的教育外,起非常重要作用的还有家庭教育,由于长时间缺失家庭教育的留守儿童,他们表现的学习和人格都与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有明显的区别。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育问题;留守儿童;探讨

【中图分类号】G47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088-01

一、教育留守儿童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

1.心理健康问题。

在儿童成长中,父母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是父母的关爱和关心,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并且至关重要。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所在,生活在特殊环境里成长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沟通交流,因而心理健康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突出方面:一是自卑心理。人际间的比较产生自卑心理。看到其他同学经常与父母朝夕相伴的留守儿童,别的同学有父母疼爱和关心,自己没有这样的幸福时刻,比较之下必然产生自卑和失落,不喜说话,内向自卑,不爱交往。负向的自卑感,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严重影响。二是逆反心理。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的留守儿童,其内心更敏感于其他儿童,对监护人及老师的教育产生很大的对抗情绪,总感到别人在欺负自己。这种负面的情绪使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很大的逆反心理,自以为是,正确管教不听从,与监护人及老师对立。三是任性心理。任性并不是生来就有,而是在实际的生活中,他人盲目满足对其有理或无理的要求形成一种心理特征。这主要是其祖辈对孙辈的各种要求不知如何去对待,放纵溺爱过度造成的。

2.品行道德的问题。

长期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的父母,没法对孩子进行照顾,对孩子大都有一种愧疚感。因此他们给予金钱和购买大量的物品方来对孩子亲情缺失的补偿。这使孩子极易衍生拜金主义、好逸恶劳好等思想,形成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人生观,他们不懂得爱别人,只知道接受别人的爱,社会责任感缺乏,冷漠少情地对待老师、家人、朋友、邻居。这样有效的管教长期缺乏,部分留守儿童的品行道德处于放任的自然状态,必要的自觉性和自律性缺乏,薄弱的道德意志,与一些不良少年进行交往,一些不良的习惯形成了,如喝酒吸烟、沉迷上网、赌博等,甚至有的触犯了刑法。

3.安全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想法对孩子尽到了责任的标准就是吃好穿好,而且家庭与学校之间安全衔接上存在监管盲区,在校外留守儿童想做啥就做啥,成了脱缰的野马,同时孩子由于自身缺乏在心理上的安全防范意识,自我保护在生理上也没有足够的能力,由此这些孩子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很容易成为坏人的猎物。此外,就是留守儿童车祸、溺水等发生致残致伤甚至死亡的意外比其他儿童高得多。除了来自以上这些的外部伤害,另一种安全问题部分留守儿童还有存在,即不辞而别出走。留守儿童想念在外打工的父母,对城市生活向往,在农村再加上缺乏监管,他们就会不辞而别出走,走失在寻找城里务工的父母的路上,从而发生安全问题的可能性被增大。

二、农村留守儿童解决面临教育问题的建议

1.加强建设农村学校,农村学校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尽量实施寄宿制度。

寄宿制度尽量落实,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力度要加大。白天在学校留守儿童有老师的监管,下午放学从学校离开后,这个时段本该由父母管教,但没有人管理,出问题最容易的时段。如果寄宿制实施了,让学生在学校里24小时学习和生活,把他们集中监管在学校里,这样既把孩子的学习监督了,孩子的生活也照顾了,同时孩子的安全也保障了,避免发生很多问题。

(2)建立留守儿童的管理档案。

实行寄宿制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特殊档案,分类登记留守儿童并备案,对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学习与生活情况进行有效地掌握,与孩子的父母及监护人不但随时能联系,而且也起到了对父母及监护人的督促作用。

(3)开设有针对性的一些课程。

学校应该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设一些课程。如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道德教育等课程。心理辅导教师可在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对留守儿童进行疏导各种心理问题,他们的各种困惑可以帮助解决,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学习生活的良好习惯得到养成,使他们能健康发展。

(4)开展有益的各种活动。

学校要对各种文体活动及有益身心的活动的开展,使留守儿童心中的压力得到排解,自身的教育要加强。可以把道德模范、德高望重的学者、或是外出打工的家长请到学校作报告,传递正能量,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学生,他们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集体主义得到培养。

2.家庭应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1)父母要把子女的教育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把子女的教育父母要放在重要的头等位置,不怕困难,创设条件尽可能地把孩子放在身边,处理教育子女和创收的正确关系,不能眼前暂时的收益来换取以牺牲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条件不成熟时,与孩子的沟通更要注意,常给自己的孩子通电话,同时还要与监护人、老师联系,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要及时了解,同时也让孩子对父母的爱护和关心时刻都能得到感受,身心健康成长得到促进。

(2)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的认识被提高。

监护人要认识到留守儿童的良好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对留守儿童不能光轻教育而重物质,让孩子穿暖吃饱就可以,为留守儿童要尽可能地创造良好学习的家庭环境,孩子学习生活良好的习惯得到培养,要经常联系学校的老师,随时对孩子表现和学习进行了解,教育方式要改变,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促使孩子学习快乐,健康成长。

总之,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在留守儿童对待问题上我深感自己的重大责任,帮助他们努力学习我必须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同时为了常年在外务工的孩子们父母分担一些后顾之忧,也算把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是为和谐社会的建立而贡献。

参考文献

[1]阮梅.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万明钢,毛瑞.當前我国“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2-117.

猜你喜欢

教育问题农村学校留守儿童
浅谈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