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物理教学探讨

2018-10-13伍祥荣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模式

伍祥荣

【摘 要】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提高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和培养物理素养至关重要。它的要素构成有四个方面:首先是物理观念;其次是科学思维;再次是科学探究;最后是科学态度与责任。本文通过介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深入探讨初中物理的常规教学课程和拓展教学过程,并在结合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可以推动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推广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学模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073-01

引言

物理学科帮助学生对自然界的奥妙进行科学的整体的认识,让学生在物理科学的学习过程中以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来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科学态度与责任。让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四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很好的把握。因此,老师既要重视常规课程的教学,也要在拓展课程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只有对初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进行提升,才能全面地提升初中学生的物理能力。

一、简单介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与初中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初中物理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基础性等特点,在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物理知识的前提下,学习和领悟科学研究方法以及感受科学精神等,为初中学生以后更加深入的探究自然科学奥秘奠定基础。

1.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顾名思义就是科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主要是指所学习的物理核心概念和规律。物理学科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进步,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人们对于物理学科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研究不同物理现象出现的内外原因,总结不同物理现象之间的共性和不同之处,从而推测和验证不同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并将其归纳概括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物理概念以及物理规律,方便物理爱好者的学习探究。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不应局限于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的背诵记忆,而要全面学习和掌握自然世界中出现和存在的各种物理现象,深化对自然界各种物质多样化、复杂化和统一化的认知,从而加快自己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2.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知识的方法技巧。物理学家在研究和推动物理学科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总结出许多切实可行、科学高效的物理研究方法,这些科学方法是物理学家经过刻苦钻研和长期实践形成的,为初中学生未来进行物理实验和物理研究指明了方向,因此,从长远发展而言,初中学生掌握物理研究方法技能比单一化的学习简单物理概念更为重要。

3.科学精神和态度。

重点培养初中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提高学生对物理研究的好奇心和热情,引导学生转变物理知识学习的敷衍态度,逐渐养成主动学习、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研究态度,更加积极主动的探索未知的自然科学世界,并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灵活应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4.科学应用。

科学应用也就是要求学生将自己所掌握的物理知识实践化,利用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独立生存的能力。此外,还应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对周围生活学习环境的观察能力。

二、在常规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1.在概念教学课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物理概念的教学要在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一是认识与理解;二是观察与探索;三是数理应用。这些都是物理核心素养的内容。因为物理概念是比较抽象的,也比较枯燥。老师就要用深入浅出的讲解或者是让学生观察实验来进行证明。将物理研究方法与概念的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分析清楚他们的内涵和外延。在概念的学习中,通过观察实验,学生能够对自然的奥妙进行探索,在实验中去体验科学的乐趣和艰辛,这对他们形成科学的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具有积极作用。

2.规律教学课。

初中物理的规律教学课,承载了三个方面的任务。首先是对学生观察与探索能力的培养,其次是对数理应用能力的培养,再次是对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规律教学中,要让学生在通过观察和实际的动手实践来对真理进行探索,培养初中学生对于物理的逻辑思维能力。老师可以采用情景导入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将物理教学的内容与物理史实相结合,让他们对物理知识和物理学家们有一定的了解,从而让他们领略物理的美,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实验教学课。

在实验教学课程中,主要结合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问题导入法等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育。第一是,观察与探索的能力,第二是,实验操作的能力,第三是,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在实验中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观察的能力,也可以提升他们的分析能力,还可以对他们的动手能力进行培育,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行提升。从而全面地提升他们的物理核心素养。

4.习题教学课。

学生通过物理习题不仅可以巩固知识,也可以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领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对物理知识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习题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这样就能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5.情境教学与目标教学相结合。

初中物理老师在新学期开始时就应制定难以相当的教学目标,在以后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来不断创新教学方案,及时调整教学规划,坚持物理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物理精神和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学习技巧,逐渐扩大物理核心素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使用范围。初中物理理论知识比较琐碎,有些物理概念比较拗口难懂,而核心素养教学则会将空洞复杂的物理概念变得简单生动,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物理老师可以根据物理知识的特点进行情景教学,即可是物理老师利用物理模型和日常生活用品创造而成的真实情境,也可以是物理老師利用ppt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技术所形成的虚拟化的教学情境。比如在讲解凝华现象时,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使用很长时间的电灯泡来更加深入了解凝华知识。

三、在拓展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拓展课程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验拓展课;二是竞赛拓展课;三是课题研究课;四是制作发明课。而这些课程对学生的学习基础的要求相对较高,也更能够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1.老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拓展课程的教学对于基础课程来说,难度又上了一个台阶。因此,老师要對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细致的了解,对于学生们的爱好进行把握,对他们的特长有清楚的认识。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才能进行拓展任务的分配。只有这样才能在难度适宜的课程中来提升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从而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2.注重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能力。

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基础差一点的学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让他们参与到实验拓展和课题研究上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而对于学习的较好的学生,老师主要对其进行竞赛拓展和制作发明课的教学,在这样更高要求的拓展学习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们对于物理的创造能力得以提升,从而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四、注重物理老师的言传身教

物理核心素养必须是由老师来传达的,老师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老师的一言一行和专业知识水平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物理老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对于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进行培育。

因此,初中物理老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物理专业知识,而且还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对抽象的、枯燥的物理知识进行讲解。只有这样,老师的剖析、示范才会达到信手拈来的娴熟地步。老师必须适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启发,让他们在学习中处于主体的地位,提升学习的动力和热情,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学生物理实验的成功率并非百分之百,在实验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各种失误,这就需要物理老师帮助学生一起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总结物理实验失败的经验,逐渐引导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物理老师应多鼓励学生学习和应用物理知识,发现在物理实验中出现的新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做物理实验的自信心。

结束语

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不仅要求老师转变教学观念,还要求老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过程,将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把握,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都产生积极的态度,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以提升,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曹义才.彰显学科核心素养 回归物理教学本质——2016年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例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6(12).

[2]汤伟,张静.基于“5E”探究教学模式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以“液体的压强”为例[J].物理老师,2016,37(8):32-35.

[3]孙宏志,解月光.信息技术应用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2):31-36.

[4]简春姑.通过实验促进初中物理电学的深度学习:初中物理电学“懂而不会”现象原因及其问题解决策略[J].中学理科园地,2016,12(5):28-30.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