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

2018-10-13苏惠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苏惠

【摘 要】随着国家对教育重视度的提高,针对各个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有了新的要求和标准,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科,其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养成和提高成为了目前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环节。本文笔者主要针对高中生物在核心素养的上的需求进行分析,将高中生物学科在核心素养上的要素基础以及其背景进行深入研究,着眼于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育进行核心素养方面的落实,根据其核心素养在内涵特点、内容属性以及其要素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可以给相关的教育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认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070-01

目前,国家为了更好的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以及任务进行落实和贯彻,促进各个阶段的教学活动以及课程可以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发挥其真正的核心作用,在进行高中化学的课程标准要求的改革和修订中,主要根据高中生物学科在课程上的特点以及出台的中国学生在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针对性的提出高中化学学科进行核心素养的养成和提高的思维模式以及微宏观辨识,同时,还要和学科教学实验以及创新意识进行结合,关于科学素养,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述。但随着课改,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我们所认知。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具体而言,是指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高中阶段的学生所初步形成生命科学的核心素养,并逐步具备生物学科中所要求的品格及关键能力,主要包括看待生命的观念、严谨富于理性的思维、进行科学探究精神以及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一、对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认识

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了不同学科理论知识的素养,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通常涵盖四个方面:

1.看待生命的观念生命观念。

指的是通过观察及体验,实现的对生命的顿悟与认知,这种经过证明后的顿悟与认知,有助于客观地描述对周围世界相关事件和现象。通过形成生命观念,能够运用并认识生命世界、解释生命现象。这是一种对世界达到了科学理性的认知能力。

2.严谨富于理性的思维。

崇尚并形成科学理性思维的习惯,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能够通过运用归纳、概述、推理、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及规律。这是一种宝贵的能力形成。

3.关注科学的探究精神。

即在学习掌握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基于观察与分析,从中体现出对周围世界生物学概念的认知,同时,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

4.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通过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提高自身解决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既要有意识地关注并讨论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得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具备向世界传递健康生活理念、关爱生命及养生、环保等理念的责任意识。

二、探析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当今世界,国民的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已得到共识,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与灵魂。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不是变动不居的,它具有动态发展规律,这就要求生物教育工作者持续深入研究,实现对高中生物改革正确的导向作用。

1.树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

教师对核心素养理念的认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进度与质量,故应在教学中高度重视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特别是高中生物教师承担着学生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的重任,能否达到教学要求与其有着密切关联。所以,高中生物教师更应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质教育理念。

2.注重学科逻辑及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

核心素养的培养应遵循高中生物的学科逻辑,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按照高中生物课程的独特认知过程,进行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高中生物学科知识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知识载体,教师只有融合高中生物学科逻辑思维,才能有效培养生物核心素养。

在促进学科逻辑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把握如下三点:

(1)课程教学情景化。

高中生物教学中,最不提倡教师的强硬灌输、学生的死记硬背,这样无助于建立学科逻辑思维。正确做法是设计合理的问题情景,这也是培养学科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关键。

(2)多环节活动中体现综合性。

培养学科逻辑思维,不是仅仅通过一两次训练就可以形成的,而是在科学实验、探究性活动、概念教学等综合环节中注重经常性训练。学科逻辑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检测来提升,也可以通过教学加以显性化体现。

(3)同步训练系统化。

即通过培训学生逻辑思维来促进其学科逻辑形成,具体操作可以设计逻辑混乱的材料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评价观点、分析证据和辨析逻辑,提高其思维提升。

3.进一步加强探究式教学。

探究性教学包括独立自主探究和建立合作探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意识,是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素养的重要方法,能够培养高中生对生物问题的探究意识和精神,实现学生的自我有效管理。合作探究教学是在学生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见解与智慧的碰撞,应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加强。

4.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教学情景。

情景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掌握生物技能与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的形成。可见,核心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情景,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创设贴近真实的教学情景。

5.对核心素养进行外显化评价。

核心素养因其不便描述,需在教学中,由教师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可视可感的评价。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建立相关的测量标准等,开展具体可感的评价。例如,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是学生参与社会责任、体现自身道德素养的内容,对其评价方式如果太过单一,很难做到客观公正。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和评价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学生日常行為评价他们的环保意识程度。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应以关注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为主要方式,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高中生物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持续加强对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与研究,运用好探究式教学、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教学情景、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外显化评价,更好地培养高中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以达到课改目标,满足学生未来的成长的素质需要。

参考文献

[1]柳夕浪.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坦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3):5-11.

[2]谭永平.中学生物学课程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教育价值[J].生物学教学,2016.11(5):20-22.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第三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 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