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农业高职院校中大学英语面临的新困境和新出路

2018-10-13黎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31期
关键词:出路高职英语困境

黎源

【摘 要】本文基于本校大学英语面临的主要困境,从课程定位、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模式、新型师生关系、优化评价方式等几方面来探索高职大学英语的新出路,旨在深化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英语;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49-0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在国际经济中地位的逐渐提升,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日益紧密,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作为吸收和传播世界文明成果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工具,在我国起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英语是我国中、高等教育中一门重要课程。在过去二十年里,举国上下几乎出现了全民学习英语的热潮。但是最近几年,英语热逐渐褪去。唯英语为语言类课程首的现象已然不再出现,高等院校,特别是重视专业发展高职院校中的大学英语课程面临巨大的困境与挑战。

一、高职大学英语面临的新困境

1.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被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了方向。全国自上而下掀起了国学热,教育部发文,把中国传统文化类课程归类为公共基础必修课。这政策对本校英语课程开设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2.高职英语课程课时调整。

近几年,教育领域上至高等学院,下至学前幼儿园,或多或少或重或轻的开始进行课程和考试改革,各省份在教育部推行的高考改革思路的指引下,也进行了高考改革。有些省份调整英语分值,有些省份增加英語考试次数,取最高值计入总分,这些对高等教育院校中英语课程对开设有很大了影响。以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为例,自学院归类为高等职业院校以来,学院一直把英语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学时规定为120个。在2017年新生入学后,英语仍然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但学时调整为96个,在2018级新生入学后,根据学院文件,英语列为公共基础课(可必修可选修)范围,学时调整为70。学时减少后,课程内容随之减少,对于学生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要相应降低标准。

3.高职英语相关水平测试取消。

在2016年之前,省内各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都应参加湖北省英语英语能力测试(简称英语三级),与大学英语四、六级类似,每年6月和12月举行,通过该考试后可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但在2016年该考试被取消,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没有了过级压力,对于英语的学习基本靠学生自己对于英语的认知和热情,学习动力难以保证。这让高职英语教师对于课程教学和课堂管理有了一定难度。

二、高职大学英语的出路探索

针对以上本校大学英语面临的困境,我们拟从课程定位、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模式、新型师生关系、优化评价方式等几方面来探索高职大学英语的新出路。

1.调整课程定位。

高职大学英语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主旨,尤其在以水产、园艺、生物等农业高职院校中,重视农业专业的发展,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英语教学要与学生职业教育相适应,在教学中侧重对学生将来可能从事行业进行相关英语教学,达到高职英语中基础性与实用性的平衡,使英语课堂焕发新的生命力。

2.增加课程设置模块。

为赋予英语学习更多的活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动力,在英语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上增加中西文化知识的学习,并将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英语表述这一环节加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能力,不仅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3.采用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本校生源来源复杂,有统招生、单招生和技能高考生,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自2018年9月新学期始,本校在英语教学上采取了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统招班为A层,单招和技能高考班为B层,使用外研社不同难度的教材,选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

4.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今英语教学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课程模式,师生关系也应当与新的课程模式适应。教师改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运用一些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以启发式教学,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有针对性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和学习的主动性,进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5.探索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

考核评价评价方式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起到重要反馈作用的环节,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可采取过程性评价的新型评价模式,以往采用的结果性评价模式弊大于利,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学英语应重视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加口语考试力度,考查学生的口语应用和反应能力,以形成性评估为主,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和潜能。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愈加重视,职业教育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应秉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教育部,2009)的教学指导原则,结合自身学校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教学,因材施教,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乘着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东风,为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找到一条可行的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蔡基刚.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路在何方[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3]邓春梅.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出路[J].中国成人教育,2009,(13).

[4]束定芳,陈素燕.大学英语教学成功之路——宁波诺丁汉大学“专业导向”英语教学模式的调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出路高职英语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出路分析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