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探索

2018-10-13盛丹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 要】在当前新形势下,需要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训以及其本身的实践进行不断地加强,并将其放在高校工作的重点部分。在高校建设中,学生工作是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需要更加充分地发挥出学生工作本身的优势,使其能够成为当前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较为重要平台。而且当前的大学生,实践活动较多,那么也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的实践活动之中,使学生能够在进行实践活动探索的同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本文主要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意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现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实践活动;实际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017-01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意义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以及实践要求,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结和集中表达。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并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并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领作用,并将它们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以及行为习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是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现状

1.融入内容模糊。

目前,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实践活动中还面临着融入内容模糊的情况,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过程中,还存在融入过于简单、过于片面等问题,对培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不够重视,缺乏实质内容以及成果的支撑,效果不明显。除了高校方面的原因外,学生自身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缺乏重视,忽视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作用,相比实践活动的参与,更加注重自身学习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的提高,对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比较低,同时也会受到学生家长的影响,家长更倾向于学生的就业问题,对大学生实践活动关心程度较低,甚至会不赞成学生参加学校所组织的实践活动。

2.融入途径尚在探索。

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实践活动还面临着融入途径不确定以及不够完善不全面的情况,不能激发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的形式主要是政治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在上课期间,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在寒暑假期间要求学生返乡分散实践或者是跟随学校所组织的实践团队进行实践活动,活动形式过于单一,不富有趣味性,同时活动形式也过于表面,并没有产生过于深刻的效果,成果不够明显。融入途径的形式缺乏规范性、有效性以及系统性。

3.融入评估不够完善。

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实践活动还面临着融入评估系统不够完善的情况。同时,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过于被动,不够积极主动,评价体系过于单一、过于主观,不管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如何,对于学生并不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不够显著,还缺乏比较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使得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换为真真切切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建议

1.重视融入教育,将观念深入到各方面。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实践活动是融入内容过于模糊的情况,高校应该对融入教育形成重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学校各个组织以及各个社团的作用,以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学校的各个活动中去,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去,自主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转换为行为习惯。

2.完善实践活动平台,丰富活动形式。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活动的平台不够健全、形式不够新颖的情况,应完善实践活动平台的建立,并对活动形式进行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因此应该打造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平台,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所体会,能够将所学到理论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3.完善相关机制体系,建立长效机制。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活动的激励机制以及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的情况,还应将这些相关机制体系进行进一步完善,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学生们的心中,产生积极的作用。在激励机制上,要奖罚分明,树立好的模范并其事例进行推广,起到榜样的作用,形成榜样的力量,将被动化为主动。在评价体系上,评价应尽可能减少主观的成分,扩充评价体系的维度,多维度的进行评价,避免产生过于片面的结果。

总结

在当前的高校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其进行融合,将其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融合,就是一个重点部分。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着融入内容模糊、途径较少、评估不够完善等方面的特点,需要对其进行较为有效的分析。为了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发挥出其本身的作用,首先需要重视融入教育,将观念深入到各方面;其次,需要完善实践活动平台,对活动额的形式进行一定的丰富;最后,需要完善相关机制体系,并建立一个长效的机制,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发挥出其本身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钟天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路径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2):109-113.

[2]管秀雪,王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匯,2016(25):8-9.

作者简介:盛丹(1982-),男,辽宁锦州人,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高职院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整体合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