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能力递进、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
2018-10-13赵晶
赵晶
摘要:《中国制造2025》和新工科对人才培养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结合厦门理工学院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和特色,通过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和创新教育体系,构建协同育人平台,探索适应于新时代新要求的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能力递进;协同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0-0173-03
“工业4.0”以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智能化促进第四次的产业变革[1]。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2]。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在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3]。
2017年2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拉开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序幕。在我国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但工程教育与行业企业实际脱节太大[4],工科学生存在综合素质与知识结构方面的缺陷。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生需要在更广泛的专业交叉和融合中学习。
为此,高等院校(尤其是工科类院校)如何顺应教育发展潮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新一轮工业转型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以厦门理工学院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为例,探讨适应《中国制造2025》和福建海西经济发展、“智能制造”、“智能装备”的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厦门理工学院自动化专业在培养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坚持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一条理念贯穿、两大体系支撑、八个平台协同”,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和创新教育体系,围绕“夯基础、拓实践、锤技能,提素质”,不断增强专业特色和优势,逐步建立了更加完善的“工学结合、能力递进、协同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一、一条理念贯穿始终
将工程化教育CDIO和素质养成相结合的教育理念贯穿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始终。面向工程,以项目驱动为手段、能力培养为关键、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改革,设计工学结合、能力递进、协同创新的OPC(Profession orders、Project progressive、Double certificates combination)人才培养模式:行业订单是源头、项目递进是途径、双证结合是标准。
同时,确立了“三依托、三合一”人才培养思路,即:依托学院创新平台,实现“学做合一”;依托校内实训中心,实现“工学合一”;依托校外实训基地,实现“顶岗与就业合一”。引导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协同育人,提高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
二、两大体系支撑框架
(一)三维渗透、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
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出发点,依据“专业学习为基础、能力学习为根本,素质养成为目标”的原则,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养成三大课程体系。通过“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先进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拓展服务能力”,三个体系互相渗透,逐级递进,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1)理论教学体系
结合《中国制造2025》,以及“新工科”对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的需求,围绕“打牢学生控制理论基础,增强掌握信息、网络等技术能力,结合自动化技术应用领域”,2016年及时增设了与新兴产业相关的课程和实训,如《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综合实训》《智能控制》《机器人视觉》等。
(2)实践教学体系
设计“学训合一、三层次五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包含基础性实训课程、专业性实践选修课程以及综合创新实践项目,满足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基础性、连续性和方向性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层层相扣,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工程意识、设计应用、创新能力、实践技能的锤炼。
(3)综合素质养成体系
一方面,利用短学期灵活设课的特质,通过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教育相结合,把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创业计划、校内外辩论赛、学生素质拓展等教育环节纳入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拓宽学生学术视野。
另一方面,注重职业素质的养成,在校企合作协议框架上,通过定期邀请合作企业资深工程师前来开设讲座,校企合作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暑期顶岗实习等等形式,引入企业信息、企业技术、企业文化;针对性地设置、强化与相关领域职业资格有关的课程,强化学生在一定行业范围内职业迁移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与厦门理工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合作,开设了高级维修电工、可编程控制器程序设计师等多个技能培训班,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既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又提升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二)自主开放、内外兼修的创新体系
主要以项目为驱动,学科竞赛、科研项目为媒介,校企合作、创新团队、研究所等等为平台,搭建了自主开放、内外兼修的创新体系,為培养个性化、拔尖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提供了资源和保障。创新体系的软、硬资源结构如图1所示。
三、六个平台协同育人
此外,我们还构建了三栖并进的师资平台、三轴联动的产学平台、多元拓展的科技平台、信息交互的网络平台、开放兼容的国际平台、四维协同的导师平台。
(一)师资平台
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为龙头,学术梯队建设为重点,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国、内外进修、培训;积极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教育部产学合作教师培训专项,加强与企业技术专家的交流;以学校2013年“青年教师学历、学位提升计划”为契机,加大选送教师出国留学、读博、工作等的力度。经过多年的建设,逐步形成业务能力过硬、企业经验丰富、外语水平高、国际视野广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二)产学平台
以“产业引导专业、专业服务行业、行业促进就业”的原则,实现学校、学院、企业三者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逐步形成3种产学合作教育机制模式:面向行业的专家咨询模式、依托行业的企业资助模式和服务行业的校企融合模式。与38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知名企业如ABB(中国)有限公司、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GE(中国)有限公司等建成了4个校企共建的联合实验室。通过“企业拜访计划”“首选毕业生计划”“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等方式,将实习基地、科研合作和人才输送相结合,全方位拓宽就业渠道,使学生与企业之间零距离对接,“顶岗即上岗,上岗即就业”,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科技平台
本着充实内涵、注重实效、提高科技水平的原则,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层次化课外科技活动,围绕各项大学生科技竞赛,举办系列专题讲座,将教学活动延伸至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大一重在专业引导、大二重在专业训练、大三重在专业竞赛、大四重在专业实践,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创新与工程结合,能力与素质结合”,系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科研开发能力,丰富教学内容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网络平台
借助校园网资源,加强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建设,建立主干课程资源库,共享(网络)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条件。建立“电气智能控制虚拟仿真实验中心”,进一步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自动化专业数字化网上实践教学资源和网络虚拟教学平台的建设水平。
(五)国际平台
先后多次互派多位教师和学生到日本、韩国、加拿大、我国台湾等国外、境外高校讲座、考察、学习、进修。2014年开始,定期走访境外高校、企业,如: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东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利用暑假的时间,选派学生到境外高校进行短期研修,并在学校大框架下,与台湾元智大学电通学院签订学院间的联合培养协议。“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成果共享、科研深度合作”的开放兼容的国际交流、合作模式初具规模。
(六)导师平台
在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下,将传统导师制模式延伸为多元导师制模式,构建由学业助航导师、思想生活导师、社会实践导师和研究生助理导师组成的四维协同指导体系,其中,以班主任、高年级志愿者主打的生活思想导师和学生助理导师相对面向低年级本科生;以专职教师、企业导师主打的学业助航导师和社会实践导师相对面向高年级本科生。满足了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形成多样化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大环境,全面提升学生的科研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质。
四、结束语
面对工业4.0和新工科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厦门理工学院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始终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依托学校、学院强大的校企合作和对外交流资源,立足海西、服务厦门,不断强化目标引领、问题驱动、成果导向的融合,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分阶段、分模块地满足不同层次人才发展的需求,有效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切实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和职位提升潜力。
参考文献:
[1]吴晓蓓.《中国制造2025》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5,(8):9-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A/OL].(2015-05-19)[2017-04-05].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content_9784.htm.
[3]張拓,李丹丹.《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校自动化专业改革与发展研究[J].教育探索,2016,(6):70-72.
[4]周权锁,李荣,徐国华.推进深度“产学研用”合作、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4,(12):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