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8-10-13韦家朝韦宏
韦家朝 韦宏
摘要:广西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目前形成了多种模式并存的局面。总体上仍以“双语同步教学模式”为主,针对性与操作性不强,缺少标准壮语语言环境、师资等。为提高壮汉双语教学成效,需要从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学生母语等维度,构建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加以灵活运用,以发挥其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功能。
关键词: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4-0196-02
一、广西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
1.广西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从1981年开始,广西在小学三年级安排壮文课程,从那时起,广西壮文双语实验学校就开始了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这种模式是在小学一至三年级主要教授壮文,以壮文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师用标准壮语授课,三年级以后才开设汉语课程。从1990年开始,广西在壮文双语实验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推行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比前一种模式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同一节课里,同一位教师需要使用标准壮语与普通话两种语言进行授课,教学内容也是使用壮汉两种文字进行编写。2010年之后,随着《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广西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不同改革,[1]但总体上仍属于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
2.几种主要的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1)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模式。即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小学六年级,在课堂教学中壮汉同步进行,由同一位教师既用普通话也用标准壮话教学同一种教学内容。教师既兼顾普通话教学,又兼顾标准壮语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在一堂课中,同时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授课,使学生达到既掌握汉语又掌握壮语的目的。(2)在壮族聚居区,根据壮语普及程度,从开设的时间点上划分,目前,广西又分为以下几种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一是早期壮汉双语教育二类模式教学。关于双语教育模式的分类,有以下三种分法:使用民族语文教学并教授汉语课程的,称一类教育模式;使用汉语教学并教授民族语课程的,称二类模式;汉语课与民族语课交叉进行的,称三类教育模式。[2]广西早期壮汉双语教育二类模式主要在壮族聚居区,且大部分学生的母语仍为壮语的地区实施,一般从幼儿园或学前班就开设壮汉双语课程。这种模式就是各学科使用汉语教学,另外再教授壮族标准语课程。二是晚期壮汉双语教育二类模式教学。主要在壮汉两种语言通行的地区实施,这些地区至少到小学五至六年级才开设壮语文课程。三是高中选修壯语文课模式。也是在壮汉两种语言通行的地区实施,这些地区从高一开设壮语文课程。
3.广西壮汉双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语言环境缺乏。广西壮汉双语学校虽然大多集中在壮族地区,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壮族地区的很多学生从小就不会说壮语了。这部分学生虽然居住在壮族地区,但他们却习惯了说汉语。此外,壮族不同地区有各自不同方言,这些地区的孩子习惯了自己的方言发音,因此学校里教学的标准壮语对他们来说却像是一门外语。在广西不少地区的标准壮语语言环境日益受到排挤,致使学校壮汉双语教学缺少语言环境,加大了壮汉双语教学的挑战。(2)课堂教学照搬语文学科的模式。笔者实地考察了广西百色、贵港等地壮汉双语学校的课堂教学,发现教师在教学壮汉双语课程时,往往照搬语文等学科的教学方法,按照字、词、句等顺序进行教学,课堂上缺少语言教学对话,缺少对整体语义的理解,教师没有准确把握语言学习的规律,因此,影响了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热情与兴趣。(3)师资水平无法满足壮汉教学需要。师资专业素养不足,体现在学校缺少壮汉双语教师,师资数量不足,有的学校只有一名壮汉双语教师;师资质量不高,不少学校的壮汉双语教师缺乏对专业的系统训练,多数教师是经过短期培训后“匆忙”上岗的。教师专业素养不足必然会影响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与组织,最终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二、改革广西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议
1.构建广西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维度。维度即分析的视角,课堂教学模式的维度是指研究与分析课堂教学模式的视角,是构成不同教学方法所遵循的理论体系或操作规范。研究分析广西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需要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时间维度、内容维度和母语维度等。一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内容教学的先后不同,可能会影响教学的进程与效果。优先讲解的内容意味着这是教师呈现给学生的主要知识,后安排的内容可能意味着该知识点处于从属或次要地位。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教学模式。侧重的方式有多种体现:可以是教师对有关内容花更多时间进行讲解,也可以是相同的内容,教师不断进行练习、反复或强调等。三是根据学生的母语是否为标准壮语,可以分为不同的教学模式。壮汉双语班级的学生如果都会讲标准的壮语,将使壮汉双语教学变得更加直接与容易,否则,将变得更加曲折与复杂。如果学生的母语为非标准壮语,教师所教的标准壮语和汉语,对他们都是外来语,这就如同在一堂里要同时教两门外语,将给教师的教学增加更大挑战,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困扰。当前,在广西的很多壮汉双语学校就面临这样的问题。
2.广西壮汉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建议。广西壮汉双语学校应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可以尝试从教学时间、教学内容与学生母语等维度构建新的教学模式。(1)时间维度的模式。我国学校单一的课堂教学时长一般为40至45分钟,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教师需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教学不同的内容。教师对教学时间安排是否科学合理,体现了其教学水平的高低。从教学时间维度来考察,在同一节课内,教师对广西壮汉双语两种语言的教学时间顺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模式:壮汉同步、壮汉相辅模式,即在同一堂课中,同时用标准壮语与汉语进行教学,使壮文教学与汉语教学同步进行,相互促进;先壮后汉、以壮促汉模式,即在同一堂课中,可以先教壮文或先用标准壮语进行讲解,再用普通话进行解释,通过壮文教学,促进汉语教学;先汉后壮、以汉促壮模式,即在同一堂课中,可以先教学汉语或先用普通话进行讲解,再教壮文或再用壮语进行讲解,通过汉语教学,促进壮文的学习。(2)教学内容维度的模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壮汉平等、壮汉相辅模式,即在同一堂课中,对壮文和汉语教学同等重视,在教学内容上对两者均没有偏废,均安排同样份量的教学内容;重壮轻汉、以汉促壮模式,即在同一堂课中,对壮文教学更加重视,将汉语教学作为辅助手段,希望通过汉语的教学,促进壮文的学习;重汉轻壮、以壮促汉模式,即在同一堂课中,对汉语教学更加重视,将壮文教学作为辅助手段,希望通过壮文的教学,促进汉语的学习。(3)母语维度的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的母语作为课堂教学的转换语言,充当翻译的工具,这种模式要求教师能够说与学生相同的母语,在上课时教师才能使用学生的母语讲解标准壮语或汉文。这一教学模式的采用,主要是在有大部分学生不会讲标准壮语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由于大部分学生的母语为壮语方言,不管是标准壮语或是普通话,对他们来说都是“外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借助学生熟悉的壮语方言进行讲解,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在課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灵活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才可能收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韦兰明.关于壮汉双语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西民族研究,2014,(4):90-96.
[2]马文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现状及其战略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4,(3):98-103.
Abstract:After a long period of exploration, the teaching mode of zhuang nationality and han nationality in Guangxi has formed a situation of coexistence of various modes. In general, the "bilingual synchronous teaching model" is still the main one, its teaching is not targeted and operational, and lack of standard Zhuang language environment, teachers, and so on.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the zhuang nationality and han nationality Classroom,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different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s from the dimensions of teaching time, teaching content, and students 'mother tongue. And fully play its function of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by using them flexibly.
Key words:zhuang nationality and han nationality bilingu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