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县级培训基地与培训团队建设研究

2018-10-13周天明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40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教育信息化

周天明

摘要:为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促进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而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作为教师成长与进步的主要途径,日益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为提高全市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我市开展了教师培训基地和培训团队的探索工作。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基地;培训团队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0-0065-03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国家进行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直接影响到有效开展教学。目前,中小学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方面还存在应用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水平较低的问题,远远没有达到信息化教学的要求。因此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以满足中小学教师的教学需求。我国于2013年底出台了“提升工程”政策,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目前各地对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基地与培训团队建设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此背景下,研究基地建设和团队建设,以有效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天长市教师进修学校承担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任务,以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为背景,以《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为基础,依托国培计划项目为平台,积极探索搭建新的培训基地和培训团队,构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新模式,从而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结合现有的条件和开展工作所获得的经验,针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基地和团队建设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一、现有的培训基地和培训团队情况

天长市教师进修学校与天长市工业学校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建于1965年,校名为“天长县农业技术学校”,1979年创办“安徽省天长师范学校”,1989年调整为“天长县教师进修学校”,1997年成立天长市职业教育中心。2013年被滁州市政府批准成立天长市工业学校。2005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5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天长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2006年,天长市技工学校合并入学校。2012年被三部委列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计划。

学校目前承担天长市成人教育、电大教育、职业教育、师资培训教育、中小学教育教学行政干部培训、职工下岗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中小学素质教育劳动实践等办学培训任务。

学校占地360余亩,建筑面积8.7万平法米。教学楼、实训楼、培训中心、风雨操场、学生公寓楼、食堂等办公学习生活设施齐全。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00余人,兼职教师60人,高级工、技师20人,双师型教师90多人,研究生15人;4名教师被聘为省中职教育专家库成员,25人被聘为滁州市职业教育中心教研组兼职教研员。

二、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为掌握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情况,本课题组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开展了基本情况调查。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2015年和2016年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国培计划和省培项目”的受训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本项目共分2期,涉及全市所有中小学的老中青教师,反映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共发放调查问卷242份,回收229份,有效率为94.6%。

2.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现有信息技术能力、以往参与培训情况和培训需求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受训教師学历、性别、教龄、职称、职务等基本情况,涉及到5道题。第二部分旨在了解受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包括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的主要困难及教师个人业务水平,涉及到6道题。第三部分旨在了解受训教师以往接受培训情况,了解以往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完善的地方,涉及到6道题。第四部分旨在了解受训教师的需求,了解受训教师急需掌握的技能、较喜欢的培训方式、希望获得的资源、培训意见或建议等,涉及到8道题。

3.调查结果分析:教师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知识能力结构等的不同,必然导致他们在培训需求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需对他们进行基本信息的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显示我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熟练程度总体不高,创设教学情境如数字故事的设计、视频动画设计等信息技术应用技能非常熟练的极少,比较熟练的也仅占约7%,微课设计甚至为3%,5%的教师还处于完全不会的水平。创设数字教学情境的方法在教学中已不是一个新名词,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发现,相当一部分教师竟没有听说过“慕课”和“翻转课堂”,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教师信息的闭塞。值得欣慰的是受训教师已基本上可以采取信息技术手段去选择教学策略、制作课件、获取教学资源,仅有个别教师完全不会。一般情况下,教师工作年限越长,其信息技术应用的积极性就越低,随着培训工作的开展,完全不会采用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师人数已降低很多。我们从调查中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选择水平一般的人员占了将近50%,这说明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仍然偏低。在交流调研中了解到,虽然大部分教师已基本掌握了信息技术手段制作课件、优化课堂等,但没有涉及到更深层次的应用。从整体来看,受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仍然偏低。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设备条件差、缺乏软件和素材、遇到问题缺乏指导这几个方面,占约40%,这说明我市针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软、硬件水平比较低,且校际之间建设不均衡。在培训时与教师交流得知,所有学校校校通、班班通建设得很好,有的学校软硬件配置很完备,像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室等配备齐全,少部分学校有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录播教室也逐步配备。全市学校生机比达到7.2∶1,师机比达到1∶1。

三、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基地建设探索

按照“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原则加速我市教师信息化培训基地的建设,积极促进学校教师培训基地与市教体局电教、师训、教科研等相关部门的资源整合与合作,将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基地建设成为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本市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培训、研究和服务中心,中小学教师教育的政策咨询和指导中心,本市各级教师培训的协调和管理中心,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推广中心。提出“1+N”模式的信息培训基地,以学校教师信息化培训基地为中心,辐射到基层学校,培训种子教师,让种子教师培训身边的教师。参训教师在工作中培训和实践相结合。

1.根据培训需求,探索加强基础条件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基地的校园环境、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建设,其标准在滁州市区域内处于领先水平。依托天长市教育城域网平台,按照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适应教师信息化、专业化发展的特点,重点加强适用于各学科教师培训的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以及计算机网络、教育资源库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上与全省教师远程培训与管理平台相互衔接、优质资源共享,下与基层学校紧密相联的网络系统。

2.根据工作实际,研究加强基地软实力建设。研究制定相应的管理及配套制度、后期保障措施。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培训及维护、管理队伍,实现互联网的高效运转,为当地中小学校的“校校通”和“班班通”提供服务和指导。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宣传活动。

四、依据调查分析,加强培训团队建设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分析调查法作为获得真实数据及了解情况的基本途径,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针对培训项目的调查问卷,并结合个例访谈,深入挖掘细节信息,调查他们的具体水平及在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情况,以期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并为培训设计提供参考。

1.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加强培训基地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成员,必须思想政治觉悟较高、品德良好、热爱教育事业、懂得教师教育规律、富有团结协作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较高理论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中小学从教或管理经历,熟知本市教师队伍状况,在广大中小学教师中享有较高的学术威望。

2.本着“少而精、专兼结合”的原则,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对培训者的培训等措施,建设一支集培训、教学、教研于一体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新型培训者队伍。专职教师的管理纳入中小学教师管理体系,促进教师在基础教育系统内合理流动,确保从事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人员有一定的中小学从教经历。专职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和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熟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熟悉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情况,能够深入中小学课堂,参与和指导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我市教师培训基地的性质和任务,聘请有关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社会各行业专业人员以及优秀中小学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和顾问,参与我市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学校具体负责培训者的规划、组织、协调及考核工作,市教体局师训管理部门做好相应的组织配合工作。学校从以下方面做起:首先,广泛吸收市内的教育精英作为专职教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师进修机构的立足根本,也是教育发展的起码需要。教育行政部门要认识到培训机构的重要性,不要把它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上。其次,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培训制度,定期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再次,组建一批市内知名的兼职教师队伍。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最好的教育培训资源,可以引入这些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五、培训基地投入及研究所取得的成效

1.学校培训基地2015年共投入107.22万元用于添置培训教学计算机设备,其中投入28.65万元为电脑教室购买80台电脑;投入51.48万元采购培训和教学用液晶一体机30台;投入27.09万元购买技能大赛训练用计算机54台。

2.2014年基地共组织710人參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全部培训合格;2015年710人全部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2016年共组织4132人参加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这些人也参加了2017年的能力测评。

3.2015年12月17日,学校组织开展了一次基于互动教学的视频课例制作培训活动,354人参加了培训,培训围绕如何进行视频课例拍摄、后期视频编辑进行。

4.2016年4-5月份,学校举办了三期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全市268名校长、园长、主任参加了培训。邀请了上海市闸北区八中副校长谢元,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张新明,肥西县教育局电教研究员张富胜等教育信息化方面知名专家以及我市教育系统的专家授课,全面提升我市各校领导班子的信息化领导力。

5.2016年4月16-17日,学校举办了翻转课堂培训,全市335名学校骨干教师参加了培训。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张红娟,上海市复旦万科实验学校高级教师黄亚男两位专家授课。

6.2016年8月16日,学校举办了视频拍摄、编辑培训,全市186名教师参加了培训,使“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教师“晒课”工作顺利完成。经过再培训,全市中小学教师积极参加2016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全员参与,共有413节获得滁州市优课(滁州市级优课2865节,天长占比14.4%);共有69节获得省级优课(滁州市共有省级优课442节,我市占比15.6%);共有23节部级优课(滁州市共有部级优课142节,我市占比16.2%)。

7.2016年8月23日,学校培训基地在实验小学举行了在线课堂、同步课堂使用培训,全市各主讲课堂学校授课教师、设备维护管理员,各接收学校接收教师,中心校管理员近50人参加了培训。

8.2016年12月19日,学校培训基地举办“支持乡村教师计划——名师送教送培下乡”之“天长市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骨干研修者培训班”。全市中小学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等近400名教师参加了培训。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实践,我市已初步建立全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基地和培训团队运行的长效机制,将进一步挖掘研究培训的方式及内容,紧密结合基地建设和团队建设,依据教师培训需求,确定培训方案,完善“1+N”基地建设模型,探究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任瑞红.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J].山东师范大学,2009,(4).

[2]梁雁.昆山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分析与培训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2.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Z].2013.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教育信息化
国外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认证实践的特点与启示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对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证的启示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