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设计与实施

2018-10-13曲涛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3期
关键词:设计与实施信息化

曲涛

【摘要】当前,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发展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国家各领域信息化的应用过程中,教育信息化已然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信息化设计就是将信息化融入到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中,建立突出职业教育教学属性、强调全面融入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设计。文章从探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含义出发,对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设计的意义、作用及途径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现代职業教育 信息化 设计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248-01

一、教育教学信息化设计的含义

(一)广泛的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具体的教学设计是根据既定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对象的自身特点,将教学要素有序安排,制定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是教师的综合能力的体现。

(二)所谓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指以教学对象为中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优化,构建信息化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优化。

信息化教学的特征:教学过程的设计和信息化资源的结合,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强调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教学更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

二、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设计的意义

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未来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将带来革命性影响,运用信息化手段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将是未来教育发展大趋势,因此,信息化教学设计将成为未来教师的基本能力。

(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供了硬件支持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系统,包括计算机、投影仪和操控台等设备,开设实训中心,演示沙盘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硬件的保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带来的优势,借助各种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适应教学对象的变化符合现代学生的认知

职业院校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他们更喜欢动手操作,喜欢在互动、游戏中学习,喜欢体验式学习,不喜欢只是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学习方式上,也不仅仅满足于在课堂通过教师讲解和看书获取知识和信息,环顾课堂,能够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听讲的学生寥寥无几,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手段更加多样,这也对信息时代的教学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变化,吸引学生回归课堂,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将成为教师的必备技能。

(三)丰富的教学资源提供了软件的支持

进入信息时代,教学的资源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材和参考书,新的传播媒体极大的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多媒体技术手段将图文、声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将抽象的、晦涩的理论以及难以想象的情景再现,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感知。通过建立模拟、仿真操作系统,可以对一些不能实际操作的设备、设施进行模拟操作,获得传统教学不可能达到的教学效果。互联网的普及,使能够从更广泛的渠道、丰富的形式中获得教学资源,将传统地教师 “讲” 学生“听”单一的讲课式式教学过程转变为实境训练、思维拓展、主动探索、互动协作等新的教学过程。通过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与利用,为教师实施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发挥职业教育的特点体现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有别于普通的院校,很多教学内容是需要通过现场教学、实践操作来体现,如展示大型设备的结构、原理、操作、维修、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等,在课堂中实现现场教学有一定难度,通过传统方法很难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而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采用信息化教学设计,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真正发挥职业教育的特点与优势。

三、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实施途径

(一)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软” “硬”资源建设

首先,培养“信息人”作为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教师及相关人员信息素养的提升,教师作为信息化教学的具体实施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拓宽信息化资源获取的渠道,如数字教学软件、专业性网络平台等,使自身能够走在信息化教育的前沿。学校方面要面向教师开展专题、专向培训,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其次,要想在职业教育中应用信息化教学,那么首先配套的硬件设施必须要跟上,建设大型的机房和多媒体教室是必要的。实训设备的昂贵使许多职业院校在开展实践操作时缺乏资金上的保障,捉襟见肘而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而实践操作是职业院校的特点,在通过软件平台的模拟操作可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时,通过装配仿真实训室,模拟工作环境,营造信息化环境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二)坚持信息化实施中的校企合作

首先,企业专家与教学专家要共同研讨如何使企业的需求与教学目标统一,企业岗位的核心与教学的核心要点相一致的问题,在校企合作中探索信息化教学的应用目标,明晰信息化教学的方向。

其次,进行课程教学与信息化资源整合,建设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课堂,基于校企合作的平台,将教室、实践实训室、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使校内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等教学资源及空间,整合成信息化的整体教学空间,以“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完成课程教学信息化的整体设计,做好教学实施准备。

参考文献:

[1]李真.基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职业. 2016(17)

[2]施捷.信息化“云端”风景助推职业教育教学转型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 2016(20)

[3]高艳.信息化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6(09)

猜你喜欢

设计与实施信息化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Pro/E设计机械零件》学习情境设计与实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设计与实施研究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