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明敷贴应用于尿毒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深静脉置管护理的利弊分析

2018-10-13黄飞兰林丽娟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0期
关键词:血液透析尿毒症糖尿病

黄飞兰 林丽娟

[摘要] 目的 深静脉置管在临床中的应用广泛,而尿毒症患者需要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有深静脉置管的患者占很大比例。由于尿毒症患者疾病本身的特殊性,发现在深静脉置管护理操作中,常规应用透明敷贴贴敷,部分患者出现局部皮肤瘙痒,过敏等不良反应。该文就透明敷贴应用于深静脉置管护理中的优点及不良反应做统计学分析。对今后的护理操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3月间该院长期应用深静脉置管规律血透患者46例,按照护理方法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4组,对出现的不良反应如皮肤瘙痒、过敏、感染、脱管等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4组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无菌纱布,局部皮肤瘙痒和过敏的发生率较应用透明敷贴组明显降低(P<0.05)。脱管的发生率,应用透明敷贴或纱布固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合并糖尿病患者,过敏,皮肤瘙痒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观察认为,在尿毒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本身存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皮肤病变,应用透明敷贴贴敷保护增加了患者的瘙痒等不适感,同时存在一定比例的患者出现皮肤过敏,反复抓挠后出现皮肤感染,人为脱管等严重结果,但如果无任何固定措施,脱管发生率高。所以该研究认为,在尿毒症患者深静脉护理中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可以采用无菌纱布敷贴覆盖保护的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透明敷贴;尿毒症;糖尿病;深静脉置管护理;血液透析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5(b)-0152-02

目前常规深静脉置管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1],特别是在一些慢性病长期住院治疗患者中,如何预防深静脉置管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成为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尿毒症患者需要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治疗,许多患者均有深静脉置管。对于置管的护理尤为重要。而由于许多尿毒症患者均存在皮肤瘙痒症状[2],特别是一些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尤为明显。发现在深静脉置管护理操作中,常规应用透明敷贴贴敷,部分患者出现局部皮肤瘙痒加重,过敏等不良反应。而部分依从性不佳的患者由于瘙痒自行撕除敷贴导致脱管甚至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糖尿病肾病致尿毒症患者在长期血透患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达到25%左右[3-4],这类患者出现过敏及皮肤瘙痒症状的机率更高。有部分医院在操作中省略敷贴贴敷保护这一步骤或者直接应用无菌纱布来代替。该文就透明敷贴应用于深静脉置管护理中的优点及不良反应做统计学分析。分析2017年7月—2018年3月间该院收治的46例血透室长期规律血透者46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血透室长期规律血透患者46例。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具有可比性。以上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肾脏病诊断与治疗学》中尿毒症诊断标准[5];年龄在30~60岁间;均为尿毒症规律血透患者;透析时间超过1年;透析间隙身体一般情况正常,生命征稳定;依从性较好;均采用深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排除标准:年龄>60岁;合并有心功能不全,肺部疾病如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皮肤病变,过敏体质,全身其他部位感染且以上合并症均需治疗的患者;依从性差的患者。

1.3 分组

将患者根据深静脉护理换药操作的不同方式分为4组,分别1组:11例患者不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无菌纱布代替透明敷贴覆盖进行换药护理操作。2组:10例患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无菌纱布代替透明敷贴覆盖进行换药护理操作。3组:12例患者不合并糖尿病的尿毒症患者应用透明敷贴进行换药护理操作。4组:13例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尿毒症患者应用透明敷贴进行换药护理操作。

1.4 方法

对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的例次,即若同一例患者在观察期内出现2次或以上不良反应且均为治愈后再发。不良反应包括皮肤瘙痒、过敏、感染、脱管等做统计学分析。

1.5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组患者感染及脱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3>0.05)。在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无菌纱布代替透明敷贴固定,局部皮肤瘙痒和过敏的发生率较应用透明敷贴组明显降低(P=0.004<0.01)。而不合并糖尿病患者,过敏,皮肤瘙痒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2>0.05),见表1。

3 讨论

在长期规律血透患者中,常规深静脉置管护理是必不可少的日常操作,而深静脉置管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并发症的可能。良好的深静脉置管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与深静脉置管后换药及敷料固定有关的并发症主要有脱管,感染,局部过敏及皮肤瘙痒等。长期需要血液透析患者本身肾功能不全,电解质钙磷代谢紊乱,同时合并有各种引起肾功能不全最终肾功能衰竭的基础疾病,在深静脉置管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多样性。针对不同疾病患者个体化的护理可以达到更加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不适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升患者整体的满意度,减少患者疾病本身病痛的负担。通过该次研究数据证实,不良反应分析中,局部瘙痒1组有3例,2组有2例,3组有3例,4組有12例;局部过敏反应中,1组有0例,2组有1例,3组有1例,4组有6例,感染分析中,1组有0例,2组有1例,3组有0例,4组有1例。以上数据通过统计充分说明了合并糖尿病的尿毒症患者,应用透明敷贴进行深静脉置管护理,局部瘙痒及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远高于其他几组。

常规的深静脉换药过程中,通常采用透明敷贴固定穿刺管,透明敷贴具有很多优点,包括透明,对穿刺部位观察方便,无需揭除敷料;防水,无菌屏障,保护穿刺部位或伤口免遭外界液体或污物污染;相对透气;较纱布及胶布使用时间更长,减少皮肤损伤及触摸留置管的机会,减少穿刺部位污染机会;对位准确,可避免张力性粘贴;粘性温和、低敏、减少患者换药揭除敷料的痛苦;顺应性强,随皮肤一起伸缩,不限制局部运动,感觉舒适。但尿毒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特别是本身因为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糖尿病肾病,最终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本身很可能由于长期的血糖控制不佳同时存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皮肤病变。这类患者本身皮肤敏感,免疫力差,容易出现接触性皮炎、皮肤瘙痒等症状,透明敷贴较之无菌纱布通透性相对较差,通透性差的敷料本身易导致接触性皮炎。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瘙痒等不适感,反复抓挠后出现甚至皮肤感染经久不愈,人为脱管,局部皮肤感染导致导管感染甚至引起脓毒血症造成严重后果,但若如果无任何固定措施,脱管发生率高,同时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尿毒症患者深静脉护理中我们可以根据患者基础疾病的不同采取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对于合并有糖尿病患者,可以采用无菌纱布敷贴覆盖保护的护理操作方式代替透明敷贴保护的措施,通过相应增加换药的频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可以像患者家属宣教不同护理措施的优缺点,更加体现出个体化护理的优势,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及满意度。而对于其他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通过研究认为,通常应用的透明敷贴在换药护理中疗效显著,减少换药频率,且对穿刺点的保护更为周全,长期应用对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护理安全有效,且使用时间远远长于无菌纱布可以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值得临床常规应用。

[参考文献]

[1] 印庆红,李晓蓉,龚漪娜.介入科住院患者疼痛评估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5,24(11):1008-1010.

[2] 郑伟平.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在尿毒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价值对比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 16(5):18-19.

[3] 江海燕.两种贴敷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血透导管出口炎症反应的效果观察[C]//2014浙江省肾脏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杭州: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2014.

[4] 卢红华.多学科联合对1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7):3879-3880.

[5] 于晓霞,常明,刘红.尿毒症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主动脉钙化的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18):196-197.

(收稿日期:2018-04-28)

猜你喜欢

血液透析尿毒症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人物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