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磷酸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2018-10-13孔霞路盈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0期
关键词:西格列汀磷酸

孔霞 路盈

[摘要] 目的 探讨磷酸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2月该院门诊40例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口服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药物基础上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及胰岛功能各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PINS)及HOMA-β较治疗前升高,HOMA-IS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西格列汀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磷酸西格列汀;2型糖尿病;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5(b)-0067-02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所有糖尿病的95%以上,具有发病率高、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多、临床预后差等特点,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针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目前临床上主要为通过口服或注射降糖药物来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从而预防各种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该研究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2月该院40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磷酸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门诊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被确诊2型糖尿病,入组时血糖都控制不佳,无临床观察禁忌证,患者自愿参与该次研究,且排除急性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合并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病史、药物过敏史及治疗依从性差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原则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51~81岁,平均年龄(64.32±3.57)岁;病程1~13年,平均(6.21±2.75)年。研究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0~83岁,平均(65.34±3.28)岁;病程1~14年,平均(6.35±2.33)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组后后给予严格饮食运动及其生活方式指导,对照组根据监测血糖水平给予最佳口服磺脲类,双胍类药物联合阿卡波糖药物,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药物基础上,加用口服磷酸西格列汀治疗,100 mg/次,1次/d,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均取患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3~5 mL离心分离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浆中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采用酶学法测定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水平,并采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 hPINS)水平,计算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HOMA-β)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血糖水平变化

治疗后两组FBG、2 hPBG及HbA1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各血脂指标变化

治疗后两组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LDL-C、TG及T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治疗前后两组胰岛功能各指标变化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INS、2 hPINS及HOMA-β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HOMA-IS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抵抗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长,2010年全国性数据调查成人患病率达11.6%,目前我国超重人群中,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已经高达15.4%,远远高于美国人8%~9%,正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

磺脲类药物,胰岛素在控制血糖方面应用较广,但是增加体重,低血糖等副作用明显;阿卡波糖能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水平,但容易腹胀、胀气;二甲双胍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磷酸西格列汀作为一种新型降糖药物,属于高选择性的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可以增加肠促胰素水平从而改善血糖,对于体重无不良影响,可以依赖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释放,低血糖反应不多[2]。

2型糖尿病常合并血脂代谢异常,因此在2型糖尿病治疗期间还应积极纠正血脂紊乱来提高治疗效果。磷酸西格列汀应用临床以来,临床报道观察到可以有效增强胰岛素合成与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提高胰岛B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3]。磷酸西格列汀与阿卡波糖或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可协同性的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现象,从而有效提高脂肪水解能力,改善血脂紊乱[4-5]。

该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新型口服药物磷酸西格列汀,治疗后血糖、血脂水平较常规药物治疗组显著改善,且证实两组患者的FINS、2 hPINS及HOMA-β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HOMA-IS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提示在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西格列汀可有效增强胰岛素合成与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纠正血脂紊乱,控制患者血糖、血脂水平,间接增加胰岛β细胞数量,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现象。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仅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后期将会在合并高血压、高血脂、肥胖或超重患者中对磷酸西格列汀进行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磷酸西格列汀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Limin Wang, Pei Gao, Mei Zhang, et al. Prevalance and Ethic Pattern of Diabetes and Prediabetes in China in 2013[J].JAMA.2017,317(24):2515-2523.

[2] 张秀芳,杨秀红,董陆玲.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4,36(18):2785-2787.

[3] 敬仁芝,曹晓红.磷酸西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及GLUT4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7,28(9):1204-1207.

[4] 阮勇,王秀景,谭擎缨,等.西格列汀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及对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J].中国药师,2015,18(7):1160-1162.

[5] 干异,杨成会.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12):1442-1446.

(收稿日期:2018-02-23)

猜你喜欢

西格列汀磷酸
西格绍尔名枪汇
混血“帮派”西格绍尔
国际磷酸—铵市场再次走跌
上半年磷酸二铵市场波澜不惊
2018年下半年 国内磷酸一铵市场走势简析
磷酸二铵:“钱景”如何
西格列汀对肥胖合并脂肪肝大鼠的干预疗效
HPLC法测定维格列汀片中主药的含量
肥胖2型糖尿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价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