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区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2018-10-13马建建谢伟
马建建 谢伟
摘 要:新形势下,一校多区成为高校建设发展的普遍趋势。面对复杂的办学环境,研究生党建工作存在管理难度大、校区间分散性强,传帮带机制难以形成等诸多问题,构建和创新多校区研究生党建工作方式成为一种现实需求。在一校多区的格局下,党建工作需与时俱进,探索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路和对策,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多校区;研究生;党建工作
前言:新时代,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要求强化党的领导,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多校区办学是当今高校的一大特色,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增,部分高校都在至少两个地理位置上拥有多个校区。在校生中,尤其是在校研究生,不仅党员人数显著增加,新入党学生数量也急剧增加。多校区研究生的党建工作开展遭遇一定的困难。在一校多区的格局下探索研究生党建工作思路与对策,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的重要性
党的十九大提出:“高校要坚定不移地强化党的领导,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分党委的作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重视育人工作,建好人才队伍,担当文化传承使命,为中国高等教育跻身世界一流做出应有贡献。”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基本保证和战斗堡垒,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重要基层组织,肩负着贯彻落实党的政策方针、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因此,新时期必须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研究生作为高学历群体,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一群体的思想倾向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高校研究生群体整体素质较高,但受生源、社会经历、自我意识等因素影响,个体差异比较大,思想具有多元性特点,价值取向呈现复杂多样性。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可为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和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人才保证,也可为高校研究生教育提供思想和组织保障。因此,开展研究生党建工作意义重大。
二、多校区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
多校区办学开拓了新的教育发展空间,弥补了高校教学资源不足,增强了高校的竞争优势,解决了一些矛盾,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多校区带来了运作成本的提高、校区师资力量分散、校园文化建设受到冲击等等。同时,多校区办学给党建工作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归纳起来,多校区研究生党建工作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研究生党员与申请入党学生较多,培训管理难度加大
一方面,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党员数量较多,但党员质量参差不齐。受多种因素影响,本科阶段对入党学生的发展考核指标较为单一,在研究生阶段,学生多以学术科研为主,在党史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方面有所欠缺,对研究生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难以保障落实。另一方面,研究生阶段申请入党人数也较多,热情很高但动机多样。因此,对研究生党员教育工作和入党培养工作尤为重要。但是,多校区高校校区分散,研究生数量逐渐增多且分布在不同校区,这无形中增加了学校党校的工作量,党校任课老师安排难,不仅无法满足广大入党积极分子的要求,对正式党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也带来了一定困难。
(二)多校区学院党建惯例体制分割性强
一校多区存在的一种情况是迫于实际困难,不得不将同一学院的学生安排在不同校区进行学习管理。有的学院是按照学习专业进行划分,有的是按照年级进行划分。但是,无论哪种划分方式对于学院管理制度与发展方案的实施都会带来一定难度。一般情况下,研究生是以年级和专业划分党支部,一校多区情况下,学院党委和研究生党员、党支部之间的联系较弱,不利于对党建工作的指导与协调。
(三)校区间师生和学生之间交流缺乏,传、帮、带机制难以形成
由于功能定位不同,多校区办学易造成各校区学生构成单一或按照专业相近原则划分校区,但不同年级学生会划分到不同的校区,这就使得师生之间、老生新生之间缺乏交流。在低年级学生入校后,能给予其帮助的除了老师就是高年级的老生了。但多校区办学,受到距离、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后果是新生无法及时有效的得到老师和老生们的帮助,高年级的传、帮、带作用得不到体现。这不仅给研究生同学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不便,也对研究生党建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三、做好多校区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对策思考
在一校多区的条件下,如何解决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培养又红又专的优秀党员,把群团学生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是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多维度构建研究生党建工作双强网络
新形势下,协调多校区学生党建工作成为各高校关注的工作重点。鉴于多校区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构建多校区在纵向、横向上紧密联系、有序运行的机制对于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党建工作中,既要继承原有党建工作较强的纵向管理,又要加强各校区间的横向联系,促使校区间党建工作协调、有序运行。为此要加强主体校区的总体协调联动能力,保证校区工作的即时性、协同性和有效性。可按照文、理、工、经、艺等学科属性,将学院划分为几个书院,聘选专职党建辅导员负责书院党建工作。书院内党建资源共享,党建工作人员可进行集体办公,相互学习。党建辅导员紧跟年级,随同研究生一起搬入不同校区办公,保证工作的延续性和针对性,建立健全传、帮、带机制。
(二)创新研究生党支部建立管理方式
鉴于学校生活园区已不单纯是学生休息的场所,而是集学习、生活、活动为一体的重要场所,将研究生党建深入生活园区,促进学院、社区、学生骨干合力育人,构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新平台,不仅可以加强研究生党员的自身建设,还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辐射园区全体学生。首先,建立生活园区党建工作站,完善组织结构。党员工作站可由研究生党总支负责,各公寓学生党员组成工作分站。党总支成立工作小组负责协调规划分站的具体工作安排,园区内可设各分站长一名、宣传委员、后勤协调委员各一名,分站项目组负责人若干。第二,以分站为依托,建立党建活动载体。立足园区学生的实际需求,设立党员先锋服务岗、特色图书角、职业规划咨询室、心理健康工作室等小组,实行项目责任制。项目组负责人需为党员,项目组成员可由党员、积极分子、学生群众组成,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服务广大学生。第三,建立完善园区党建工作制度。在园区内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需要理顺关系、明确职能、健全机制,制定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如园区党小组工作制度、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管理制度、党员示范寝室制度、预备党员继续教育培养制度等。从而提升园区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做到有章可依、有据可循。
(三)加强研究生党务队伍建设,完善党建工作制度
通常情况下,高校学院都设有有专职老师负责学生党建工作,但在一校多区情况下,专职党务老师的精力分散,会出现力不从心的问题。因此,建立一支具有党务工作经验的研究生党建工作团队是十分必要的。团队成员定期参加党建业务培训,提高理论能力和业务水平。在专职党务老师指导下负责不同校区的学生党建工作。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如推优入党制度、党支部、党员考核制度、优秀党员选拔制度等,这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实措施。在此基础上,还需做到规章制度的严格落实,按照规章制度促使研究生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性开展。
(四)建立研究生朋辈互助组织
根据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向同学或朋友求助,而向家长或老师求助的比例不高。可见,建立学生朋辈互助组织对帮助学生排除困扰、解决困难是十分必要的。由此,可成立朋辈互助微团队,充分发挥党员学生的先锋作用,调动广大党员、积极分子、群团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讲座、沙龙等方式在价值观念、学术科研、论文写作、职业规划等方面给予相关学生帮助。对于积极入党的学生而言,可通过朋辈互助微团队了解详细的入党流程,向优秀党员学习,培养党员应当具备的修养素质,从而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朋辈互助微团队的建立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由于多校区情况带来的系列问题。
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因此必须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大胆创新,用发展的眼光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作为党的基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对高校党建工作非常重视。在做好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同时,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工作的有效性,注重工作方式、方法的总结、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徐敏华.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路径探析[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7(07).
[2]王佳宁.如何通过“牵手行动”创新研究生党建工作——以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为例[J].学理论,2016(07).
[3]李雪斌.多校区党建工作新视角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15-16.
[4]吳小玲.多校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挑战与对策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2):31-33.
[5]王芝眉,陈兴珍.构建多校区学生党建工作协调运行机制——以沪上H高校的实践探索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2(04)59-62.
[6]周静.基于多校区模式下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机制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5).
[7]林秋磊.多校区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