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中学数学教学
2018-10-13赵涛
赵涛
摘要:新课程改革将克服现有教育模式的一些弊端,传统的教学模式必将受到巨大的冲击。新课程标准更注重学生的发展,重视知识与能力,强调过程与方法,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就如何开展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数学教学发表了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数学教学;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016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观,它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认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领会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主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教师在新课标下要尽快转变角色,不能再作为知识的权威或化身,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应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学会学习。
二、创设情境,引领问题探究
情境是一个人在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从认知的角度看,情境可被视为一种信息载体,或者说,情境可被视为人的认知活动的信息来源。教师要创设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情境,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在这样的情境中,不仅能激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也能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其中,问题情境放在首位,要求教师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问题探究的情境,以引领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帮助学生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为学生发现新知识创造最佳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的理想阶梯。
三、把握新教材的精髓,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新教材的精髓和实质表现在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模式,它着意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以及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注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而不唯教材,自觉改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充分发掘例题的发散性、变通性,启迪并引导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从多角度看问题,在变式、推广和引申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努力创设出问题解决的各种情境,设计新颖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发现、猜想、探索、验证等思维活动过程中受到不同层次的思维训练,使学生真正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感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适当建立数学模型,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背景材料,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归纳,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是运用数学能力的关键一步,理解应用题实际上就是建造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体会数学建模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数学的应用性,这既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又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五、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教会学生思考和探索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将由“知识传授”转向“共同探索”。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向学生传授知識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定理、公理的发现与证明过程,切忌以死记硬背结论代替探索发现。
六、强化反思,实现知识升华
反思即元认知,是人们以自己的认识活动过程及结果为认识对象的认识活动。数学教学反思,即对数学教学的反思性活动,是指师生借助于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行为研究,不断反思自我对学习数学的规律,学习数学的目的、方法、手段以及对经验的认识发展的活动过程。通过师生对自己教学活动的反思,促其内化所学、内省新知、内悟新理、发展智慧、提升素养。
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模型、幻灯、录像以及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把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新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资源,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学生对多媒体授课很感兴趣,如果适时培养他们制作多媒体,这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具有更大的透彻性。计算机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乐意学数学、乐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牛杜中学 044100)